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1.
目的 研究补体C3 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对 5 0例脑梗死患者和 4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了血清C3 水平测定。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C3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血清C3 水平增高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2.
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物质,但药物在治疗人体疾病的同时。其毒、副作用对人体能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这种损害在药物滥用时更会加倍地产生,其严重程度有时甚至可以危及病人的生命。尽管不时有因药物滥用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件发生,而药物滥用的状况并没因此而减少;或者某些旧形式的滥用有所停止或减少,新种类的药物滥用又随时产生。本文仅就滥用药物者的心态作一浅略分析。一、保险心理因受自身医疗专业技术水平及所在医疗单位辅助检查设备条件的限制,造成医者对病情的判断不  相似文献   
23.
24.
金友雨  蔡海波  洪庆 《海峡药学》2009,21(6):181-182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和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80ra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mg·d^-1.每日3次。口服,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漓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5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和69.64%(P〈0.01);NDS评分两组在治疗15d后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30d后有显著变化(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组尤为显著(P〈0.01)。结论奥扎格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康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
病人男,63岁。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查体无显著体征。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示食管下段长约5cm不规则狭窄,局部黏膜中断,内见纵行腔内龛影,管壁僵硬。电子胃镜显示距门齿33—37cm处一溃疡病灶,边缘不齐,底部不平,触之易出血。术前诊断为溃疡型下段食管癌。  相似文献   
26.
目的:使用抗氧化剂调控胞内活性氧物质(ROS)水平, 考察其对脐血CD34 细胞体外扩增特性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过程中, 分别采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或N-乙酰半胱氨酸(NAC)3种抗氧化剂降低脐血CD34 细胞内的ROS水平, 研究了CD34 细胞在抗氧化剂清除ROS后的体外扩增特性.结果:体外培养时细胞因子的应用会使细胞内的ROS水平显著上升.3种抗氧化剂均能有效地清除细胞内ROS, 且清除程度随使用剂量的改变而变化.在培养体系中添加2 000 U/mL SOD、 200 U/mL CAT 或2 mmol/L NAC, 扩增后培养物中CD34 细胞及CD34 CD38-细胞的比例、 集落生成细胞的密度均有明显提高, 但对CD34 细胞扩增倍数影响不大; 而加入8 000 U/mL SOD、 1 000 U/mL CAT 或5 mmol/L NAC, 抑制CD34 细胞的扩增能力.结论:采用细胞因子体外扩增脐血CD34 细胞时, 使用低剂量的抗氧化剂适度清除细胞内的ROS, 明显提高培养物中造血干/祖细胞的含量, 同时并不影响扩增后CD34 细胞的再扩增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不同激活方式对CIK细胞(Cytol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使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IN,PHA)或抗CD3单抗刺激细胞增殖,从脐血单个核细胞定向诱导CIK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分析法分析细胞毒活性,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不同培养条件下CIK细胞的纯度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抗CD3 mAb刺激生成的CIK细胞在扩增能力、纯度和细胞毒性方面都优于使用PHA刺激生成的CIK细胞。在细胞因子和有丝分裂原加入3d后,将其洗脱,但仍加入IL-2,有利于提高细胞的扩增能力。另外,使用包被的方法将抗CD3 mAb固定在孔板上比悬浮加入效果好。结论:这一结果对于CIK细胞的大量扩增和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基因表达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分析,理解造血干/祖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MiniMACS免疫磁珠法从脐血细胞中分离CD34^+造血干/祖细胞,提取总RNA,用SMART-PCR技术从微量RNA中扩增产生足够量的cDNA用于高密度点阵膜分析检测CD34^+造血干/祖细胞表达的基因。结果:在所检测的588个基因中,发现63个基因具有显著的表达水平,其中18个基因强表达。这些基因主要涉及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应激响应、凋亡、转录调节以及细胞周期等。结论:对理解脐血干/祖细胞生物学性质以及指导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29.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内科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49%-71%,我院自1999年2月-2000年10月采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技术治疗6例少尿型ARF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0.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71岁。因腹痛、进行性腹胀12天于1991年4月3日急诊入院。该患无明显诱因于12天前出现腹痛,腹胀,呈进行性加重。停止排气排便3天,曾自服香油缓泻,并在门诊进行腹部颠簸疗法,症状无缓解。尿色黄,量少。无发热。因既往经常腹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