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4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70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70例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用成组t检验的方法比较COPD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结果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HAMA、HAMD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102.
王昱 《吉林医学》2015,(3):433-43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重症肺炎患儿应用免疫荧光法于入院时和治疗后进行PCT、CRP、WBC三项平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结果:23例细菌感染患儿血清前降钙素水平明显升高,17例病毒感染患儿血前降钙素水平正常或仅有轻度升高。血清CRP在两组间有数据重叠。PCT2ng/ml作为区分细菌性肺炎和非细菌重症肺炎的临界值,其敏感度(0.804)和特异度(0.824)均优于CRP。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血清前降钙素水平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血清CRP的下降幅度(P分别为0.028和0.196)。结论:PCT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方面有客观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患者女,67岁,因“全身乏力、头晕”于2013年3月20日前来就诊。查体: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2/75mmHg(1mmHg一0.133kPa),神智偶尔不清,心率80次/min,无杂音,腹平软,双肺呼吸音清。初步诊断:脑供血不足。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04.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程护理的实施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建立入院前一入院时一住院时一出院后全程护理服务模式.方法:入院前实施责任护士门诊接诊制;入院时实行首接负责制;住院期间采取逐个单独面授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知识.提高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意识;出院时及时做好出院指导,建立出院跟踪服务卡;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程护理的建立与实施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s)是配体活化的核转录因子,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有PPARα、PPARβ、PPARγ 3种亚型.1990年Isseman等首次发现PPARγ,因可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而得名.三者在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不尽相同,PPARγ表达于脂肪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肺泡及气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PPARγ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在这些研究中,活化后的PPARγ抗纤维增生性疾病的有效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PPARγ与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两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uG-CSF)惠尔血和特尔津,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动员疗效.方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52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的同胞供者52例,随机采用两种rHuG-CSF特尔津和惠尔血分别进行供者造血干细胞动员,对供者千细胞动员参数及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惠尔血组和特尔津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高峰时间均为第4天(38.9±3.0)×109/L和(37.8±2.9)×109/L(P>0.05).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对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参数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采集物MNC计数(4.8±0.7)×108/kg vs(5.1±0.4)×108/kg;CD34+(1.6±0.3)×106/kg vs(1.9±0.7)×106/kg;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对供者骨髓血造血干细胞参数有诸多方面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采集物MNC计数(3.8±0.5)/L vs(3.9±0.7)/L;CD34+(1.3±0.7)×106/kg vs (1.5±0.4)×106/kg(均P>0.05).特尔津和惠尔血两种动员剂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其结果分别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14.6±0.9)d vs(15.2±1.6)d;血小板的植活时间(18.1±0.8)d vs(17.0±1.9)d(P>0.05);两种动员剂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惠尔血和特尔津两种动员剂分别对供者外周血及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动力学,以及对患者造血重建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特尔津能可靠用于造血干细胞供者的动员及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评价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Q-PCR)法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浆巨细胞病毒(CMV)DNA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之间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318例患者,自移植应采用RQ-PCR每周监测血浆CMV-DNA水平,6×102拷贝/ml视为CMV-PCR阳性.结果 共136例患者(42.8%)检测出1025例次血浆CMV-DNA阳性,首次阳性出现的中位时间为42 d,最高拷贝数及初始拷贝数中位值分别为1.5×104拷贝/ml和4.5×103拷贝/ml.318例患者中共发生CMV肺炎及肠炎23例,累积发病率为7.2%.14例患者在发生CMV病之前出现CMV血症,4例在出现临床表现后方检测出病毒阳性,另有5例CMV血症阴性的患者诊断为CMV疾病.发生CMV病的患者其CMV-DNA最高拷贝数高于未发生组患者(4.3×104拷贝/ml比1.3×104拷贝/ml,P=0.009),但初始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103拷贝/ml比4.7×103拷贝/ml,P=0.63).CMV-DNA最高拷贝数随着发生CMV感染的次数增加而增高,在发生CMV感染1~4次的患者中,中位数值分别为82.6×102、261.3×102、440.8×102和10 659.0×102拷贝/ml(P<0.01),且CMV肺炎及CMV肠炎发病率也从2.7%(5/182)明显上升至50%(2/4)(P=0.001).结论 采用RQ-PCR法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血浆CMV-DNA水平对CMV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意义,高CMV-DNA拷贝数及多次感染者预示着CMV病发生概率升高.  相似文献   
108.
轻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罗哌卡因目前已广泛用于硬膜外阻滞、外周局部神经阻滞和术后镇痛,但其用于轻比重腰麻的报道尚不多见.文中研究观察轻比重罗哌卡因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65岁以上、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 Ⅰ~Ⅲ级、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于L2-3行腰部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联合穿刺后,根据注入腰麻药液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第1组为0.75%罗哌卡因2 ml+灭菌注射用水1 ml,第2组为0.75%罗哌卡因1.5 ml+灭菌注射用水1.5 ml,第3组为0.75%罗哌卡因1 ml+灭菌注射用水2 ml;对照组为0.5%布比卡因2 ml+5%葡萄糖溶液1 ml.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麻醉维持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并观察术中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4组患者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完全阻滞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Ⅲ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对照组和试验组Ⅰ相比显著延长(P<0.01).患侧最大Bromage评分、麻醉持续时间、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P<0.05或P<0.01).试验组Ⅰ有1例出现心率、血压下降现象,试验组Ⅲ有2例(10%)出现阻滞不完全. 结论 轻比重罗哌卡因11.25 mg腰麻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手术可达到完全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9.
微炎症在尿酸致早期CKD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炎症反应在尿酸所致早期慢性肾脏病(CKD)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右肾切除的方法建立早期CKD动物模型,以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灌胃10周稳步升高大鼠血尿酸,检测实验组(伴尿酸升高的CKD组,C组)大鼠血清指标尿酸(UA)、肌酐(Scr)、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等,光镜下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的病变以及Ⅰ型胶原在血管壁沉积等情况,并与单侧肾切除组(CKD组,B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A组)相比较,分析伴尿酸升高的CKD组与其他两组间微炎症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探讨微炎症在尿酸致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各组大鼠肾病理均未见明显病变,且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组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1),表明成功地建立了伴尿酸升高的早期CKD动物模型。A组血管壁及内皮细胞未见明显病变,管壁可见少量Ⅰ型胶原;C组可见内皮细胞脱落,内皮间隙增宽,细胞水肿,管壁炎症细胞聚集,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结构紊乱,血管壁大量Ⅰ型胶原沉积;B组病变与C组相似,但程度较轻。C组血管壁Ⅰ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C组NO明显低下(P〈0.01),ET-1明显增高(P〈0.05),NO/ET-1比值明显降低(P〈0.01),血清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尿酸与ET-1(r=0.9374,P〈0.01)、Ⅰ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r=0.8403,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NO(r=-0.9462,P〈0.01)、NO/ET-1比值(r=-0.9230,P〈0.01)呈显著负相关;尿酸与CRP(r=0.7251,P〈0.05)呈显著正相关;NO与CRP(r=-0.7554,P〈0.05)呈显著负相关;ET-1与CRP(r=0.7447,P〈0.05)呈显著正相关;NO/ET-1比值与CRP(r=-0.8042,P〈0.01)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微炎症是尿酸致早期CKD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100 d内腹泻的临床特点及病因谱.方法 总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125例Allo-HSCT患者移植后100 d内的资料.结果 76例发生移植后腹泻的患者累计发病114例次,总发生率60.8%(76/125).病因分析显示,预处理毒性62例次(54.4%),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32例次(28.1%),感染性腹泻15例次(13.2%),血栓性微血管病(TMA)及植入综合征各2例次,治疗相关性腹泻1例次.76例移植后腹泻治愈72例,死亡4例(5.3%).Cox回归分析显示,HLA配型不合(R=6.643,P=0.026)及高危疾病状态(R=3.749,P=0.001)是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腹泻是Allo-HSCT后的常见症状,其病因包括感染和非感染因素,针对病因的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