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手术切除肺转移灶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手术切除肺转移灶的疗效及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结直肠癌肺转移行肺转移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8.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6.0个月,5年生存率为33.0%。19例患者死于肿瘤进展:16例生存患者中,10例带瘤生存.6例无瘤生存。其中1例至今已无瘤生存16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瘤间期(DFI)时间的长短对肺转移瘤切除术后的生存有影响(P=0.036):而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肺转移瘤大小和位置、手术方式、肺转移瘤手术前CEA水平及复发后再次行肺转移瘤切除均未见与其术后生存时间有关。结论对于部分选择性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手术是有潜在治愈可能的治疗方式。DFI可能与肺转移瘤切除术后生存相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中下段直肠癌远端壁内浸润和系膜转移的频率、类型,确定合适的病灶远端切除长度.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肿瘤医院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中下段直肠癌标本34例,山东省立医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中下段直肠癌标本28例,分别用HE和CK20(cytokeratin,CK)染色,观察中下段直肠癌远端癌灶存在形式及分布规律.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中下段直肠癌发生远端壁内浸润和系膜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直肠癌远端肠壁浸润形式为:黏膜下或肌肉间浸润发生率为16%(10/62),扩散距离0.5~1.0 cm.直肠癌远端系膜转移形式为:淋巴结转移、脉管转移、周围神经转移、孤立癌灶,发生率为24%(15/62),扩散距离0.5~4.0 cm.CK20染色观察3例患者存在远端系膜癌灶.Logistic单因素分析显示,血CEA水平、淋巴结转移、环周切缘癌浸润(circumferential margin involvement,CMI)和TNM分期与中下段直肠癌远端肠壁浸润和系膜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是中下段直肠癌远端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Wald=9.567,P=0.002).结论 TNM分期是影响中下段直肠癌远端壁内浸润和系膜转移的独立因素.直肠癌手术切除远端肠管长度达1.5 cm即可,但必须保证切除远端系膜长度不少于5 cm.  相似文献   
43.
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收集自1986年7月至1989年11月在我院施行根治性切除的结直肠癌172例,用Cox模型分析术后远期疗效,旨在发现影响大肠癌根治术预后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因素,探讨提高其疗效的措施。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结肠癌66例,直肠癌106例;男100...  相似文献   
44.
[目的]阐述社区常见肿瘤的筛查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方法]结合分析,评价各种常见肿瘤筛查方法和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筛检方案。[结果]用优化筛检方案可较有效地检出早期肿瘤,提高病人生存率。[结论]优化筛检方案较为高效,节省,可在社区肿瘤普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p53蛋白表达与胃窦癌根治术后远期疗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p53蛋白在胃癌细胞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1例胃窦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与胃窦癌根治术后远期疗效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2%(55/131);p53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肿瘤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胃壁浸润深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N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组根治术后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3.6%和45.9%,其中p53阴性组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1.1%和49.7%,中位生存时间为107.8个月;而p53阳性组的5、10年生存率均为42%,中位生存时间为35.3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6).[结论]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细胞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是胃癌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6.
Survivin在Dukes''''C期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Survivin在Dukes'C期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根治性术后,行标准辅助化疗的Dukes'C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14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肿瘤组织Survivin阳性率为51.76%,正常组织中无Survivin表达,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大体类型、组织分型、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部位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复发转移显著相关,Survivin阳性者复发转移率54.52%,显著高于Survivin阴性者(26.83%)(P=0.009).Survivin阳性患者3年、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Cox模型多因素分析,Survivin是影响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的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Survivin在Dukes'C期结直肠癌中表达上调,与辅助化疗的疗效相关,可作为预测辅助化疗疗效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47.
Telomeraseistheenzymethatsynthesizestelomere(hexameric,5'-TTAGGG-3',repeatstotheendsofmammalianchromosomalDNA).Morinll]firstreportedthattheactivityoftelomerasecouldbedetectedintheculturedHelacells.Counter[2]foundthatlate-stageovariancarcinomatumorcel...  相似文献   
48.
1126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性别、年龄、血型、围手术期输血量、病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转移淋巴结数目、肠壁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s分期等14项临床病理指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其对1 126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围手术期输血量、病程、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大体类型、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转移淋巴结数目、肠壁浸润深度、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影响预后的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仅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远处转移、Dukes分期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通过94例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Dixon)术患者的胃管引流量的统计与分析,探讨大肠癌手术患者留置胃管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统计我院行经腹前切除术的患者的胃管引流液量,对可能影响引流量的因素:性别、年龄和用药等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患者的胃管引流量与是否使用制酸药密切相关,用药组胃管引流量明显减少,而用药组之间引流量多少无显著差异,患者年龄、性别等则对胃管引流量亦无显著影响。 结论 直肠癌患者行经腹前切除术后常规使用制酸药物可以明显减少胃管引流液量,而较少的胃管引流量可不需留置胃管,减轻患者不适,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50.
大切片上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研究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的规律,为临床保肛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6年8月-1997年10月间直肠癌手术标本98例,制成大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直肠癌的远端壁内扩散,运用等比回缩规律,得出活体情况下的远端壁内扩散长度。结果 98例标本中,48例发生远端壁内扩散,最短0.1cm,最长2.5cm,其中<0.5cm者37例,≥0.5cm且<1.0cm者6例,≥1.0cm者5例。从大切片上可以观察到肿瘤发生直接侵袭、神经侵袭、淋巴侵袭和血管侵袭。远端壁内扩散可同时或分别沿黏膜层、黏膜下层、内环肌层、外纵肌层和浆膜层进行。结论 直肠癌远壁内扩散范围大多在0.5cm以内,扩散≥1cm的很少。临床保肛手术远切缘≥3cm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