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EB病毒引起鼻咽细胞癌变(始动因子)抑或对巴癌变的细胞起促进作用(促进因子),至今尚未有定论。不过癌前期增生细胞甚至正常鼻咽上皮细胞检出可能与细胞转化有关的EB病毒基因产物(EBNA)和EB病毒核酸的存在,是EB病毒在鼻咽癌变中起重要作用的线索。对于这种外加基因的进入方式,我们提出过不需通过病毒颗粒直接感染或细胞融合传递,可以通过DNA插入的基因转移方式进入宿主细胞。本文着重报导采用超声超滤方法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分析EB病毒DNA的大分子和  相似文献   
62.
颈淋巴结清除术系头颈癌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对手术合并症进行分析和讨论。临床资料从1956年6月至1962年8月共在70例头颈癌病人行73次颈淋巴结清除术(包括两侧分期手术1例和复发后第二次手术2例)。其中联合根治切除术33次,根治性颈淋巴结清除术25次,原发灶与部分颈淋巴  相似文献   
63.
本文旨在对鼻咽增生性病变患者血清VCA-IgA抗体水平进行分析,并在前文的基础上,就鼻咽增生性病变与癌前病变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4.
在广东省胸部恶性肿瘤中,肺癌的死亡率(男4.81/10万,女2.4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5位,但近年在广州市上升至第1位,中小城市亦比农村高。食管癌的死亡率(男11.44/10万,女8.13/10万)占第2位,病例来源主要为汕头、梅县地区。乳腺癌的死亡率(女2.86/10万),占第9位,散发。近20年来,肺癌的门诊初诊人数逐年递增,而食管癌及乳腺癌较恒定。上述三种肿瘤的生存率,在20年来不同时期的统计中,均无改善,关键在于病期别的构成无变化(Ⅲ期居多)。外科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只能让0.9%的肺癌,1.1%的食管癌及13.0%的乳腺癌患者获得5年或以上的生存率。本文对今后的防治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本文20例全部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经外照射治疗后的鼻咽癌患者,其中7例为第二次外照射治疗后复发者;本组后装腔内治疗法是经口腔将专门容器连同固定模一并送入鼻咽腔内。每次治疗剂量为500—800rad,总剂量为1600—6500rad,每周1—2次,总治疗次数最少4次,最多9次,大多数在5次完成一疗程,从近期3—4月观察,仅1例无效,原鼻咽肿瘤均能控制,而治疗的副作用以鼻咽部不适和轻度干燥感外未见有严重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6.
一、前言 1984年3月28~29日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癌症研究中心主持举办了第一次美中科学家癌症联合会。邀请了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区六位和美国六位癌症科学家出席会议。会上,对每一个专题分别由美国和中国各一名科学家各自作45分钟的报告,然后进行讨论。我国癌症科学工作者在会上提出的报告内容包括我国癌症发病情况和地理分布,食管癌和肝癌的病因探讨,鼻咽癌的流行病学和早期发现,以及我国抗癌药物研究概况等。会议之后,我们又分别到美  相似文献   
67.
用肌皮瓣整复是近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它在重建和整形外科多方面的应用己取得较好效果。带神经血管蒂的胸大肌肌皮瓣(Pectoralis Major NeurovascuIar Pedi-cIed Muocutaneous FIap简称P.M.F)由Heeston等首先提出,Arigan于1979年首先应用于头颈部癌瘤术后缺损的修复,Theogaraj Marugama、Cuono等相继提出报告,均对P.M.F予肯定评价。我们从1980.11~1981.10共使用P M Fll例修复头颈癌瘤术后大面积缺损,现提出报告并讨论。  相似文献   
68.
鼻腔鼻咽的癌前期模型与维甲酰胺阻断癌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用DNP诱发大鼠鼻腔鼻咽的癌前期模型及癌变,绝大多数癌发生于鼻腔,用20mg/kg体重的DNP皮下注射32次,154—210天可发生100%癌前病变,有50%发生癌,最早一例癌发生于160天,如果剂量不变,潜伏期延长至273—302天,癌发生率增至85.7%。用国产维甲酰胺(RI)有抑制癌变作用,发生率下降至38.4%,文献上未见报导。DNP除诱发鼻咽鼻腔癌变外,160—302天内亦能引起20%的动物发生食道癌。RI对DNP引起的食道癌变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9.
我院1990~1995年应用尿激酶(UK)脑室洗涤治疗经头颅CT证实的脑室内出血(IVH)56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院收治的IVH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22~72岁,平均48.5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37例,动脉瘤破裂4例,外伤性血肿6例,动静脉畸形(AVM)5例,烟雾病2例,原因不明2例。Graeb评分:1~4分9例,5~8分28例,9~12分19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讨鼻咽癌的复发和转移规律,现收集我院1971~1972年间经根治性放疗的78例Ⅰ期鼻咽癌病例进行分析。随诊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