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4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上世纪80年代,英国Heald教授[1]提出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的概念,显著降低了直肠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远期生存.近30年来,TME原则在直肠癌外科治疗中不断地得到验证及推广,目前已被视为直肠癌根治手术的规范化术式并获得广泛应用[2].在直肠癌外科学飞速发展的同时,结肠癌外科手术治疗因其标准不统一,治疗效果始终未有明显突破.为提高手术质量,改善结肠癌患者预后,2008年德国Hohenberger教授[3]首次提出全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概念,清晰地定义了结肠癌手术入路的解剖层次和淋巴结清扫范围,降低了局部复发,掀起全世界范围重视结肠手术质量的新纪元,为结肠癌规范化手术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概念、技术要点及发展现状的总结,旨在与同道探讨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意义及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单纯手术与肿瘤"单打独斗"的局限性逐渐显现,而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直肠癌的治疗策略近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参与使直肠癌的疗效得到极大提高,其中同步放化疗理念的提出、术后同步放化疗转向术前同步放化疗,使更多的患者降低了局部复发风险、减少了放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还可使一部分保留肛门无望的患者重新获得保留肛门的可能性。因而同步放化疗作为直肠癌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是值得普遍推广应用的。下面我们就直肠癌同步放化疗的一些基本问题为大家阐释其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直肠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上海市的男女性直肠癌发病率分别从1973年的7.68/10万和6.51/10万上升至2005年的11.45/10万和8.28/10万。  相似文献   
104.
在日本,由于胃癌预防及筛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其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已达50%~70%,而中国目前总体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仅为7.5%左右。近年来,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胃镜及相关诊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超声内镜、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等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我国早期胃癌的发现率逐年增加,在一些较大规模的医院已达15%左右。  相似文献   
105.
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外科治疗方法及其长期疗效。方法对1966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的74例直肠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危险因素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手术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结果 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8.9%、94.3%和89.2%,直肠类癌最大径≤2.0 cm组与最大径〉2.0 cm组的生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侵犯肌层组与浸润肌层组的生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肿瘤大小和肌层浸润是决定直肠类癌手术方式的关键,也是影响预后的两个重要相关因素,肿瘤最大径〉2 cm、肌层浸润的直肠类癌预后不良,应综合考虑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治疗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直肠类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癌是一种特殊类型肿瘤,其组织结构似癌,但发展缓慢,又极少转移,与癌不同,故称类癌,因具嗜银性,又称嗜银细胞瘤。Oberndorfer于1907年首先命名本病,Saltyknow于1912年报告首例尸检直肠类癌,1954年Lembeck在类癌中发现5羟色胺(5-HT),同年Walden首先描述了5-HT所引起的“类癌综合征”。典型症状包括:腹泻、潮红、气喘、紫绀和右心瓣膜病等。  相似文献   
107.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外科手术,意味着长长的刀口疤痕、术后生不如死的疼痛以及机体功能的丧失,这些创伤曾在多少病人和家属的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曾令多少肿瘤患者对外科手术望而却步……因而,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带来的创伤,成为外科医生的夙愿。以腹腔镜手术为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同期手术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探讨同期手术是否存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的53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转移灶切除时间的不同,分为同期手术组(同期组)40例,分期手术组(分期组)13例,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同期组和分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2.9±72.3) min和(326.5±140.2)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37.5±298.0) ml和(594.6±430.5) 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2±8.1)d和(25.8±8.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期组和分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5.0%和53.8% (P =0.053).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患者.同期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57.0%和37.4%,中位生存时间为40.0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4.0个月;分期组患者l、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58.7%和36.7%,中位生存时间为38.0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3.0个月.两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手术是治疗可切除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安全、有效的措施,与分期手术比较,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9.
结直肠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腹膜为结直肠癌第2常见转移部位, 早期诊断困难, 预后不良。既往多采取全身性系统静脉化疗作为腹膜转移的主要治疗策略, 其全身不良反应明显, 且不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近年来, 外科技术、理念、设备的不断发展以及新的化疗药物与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善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可在有效清除腹腔内游离癌细胞与亚临床病灶的同时, 减轻化疗药物带来的全身不良反应, 最大程度上实现宏观与微观的肿瘤根治, 目前, CRS+HIPEC已被国内外作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一线治疗方案。文章分析总结了CRS+HI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生存疗效、预后因素分析、化疗安全性等问题, 探讨了HIPEC治疗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争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三种结直肠高度恶性腺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医科院肿瘤医院1988-2006年收治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48例结直肠黏液腺癌、55例印戒细胞癌和281例低分化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分析其相关因素,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结直肠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和低分化腺癌在性别、发病年龄、肿瘤部位、有无肠梗阻、手术方式、脉管瘤栓、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分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7,38.4,86.0,14.5,93.7,17.3,62.1,24.4,56.17,P<0.05),印戒细胞癌中位生存期为24个月,黏液腺癌中位生存期为47个月,低分化腺癌中位生存期为4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P<0.05).结论 三种结直肠高度恶性腺癌(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与低分化腺癌)是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不同的结直肠恶性肿瘤,印戒细胞癌的恶性度最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