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实验犬下腔静脉内放置可扩张性内支撑后血管的形态学变化 ,确定支撑的内皮化进程 ,以期为临床减少内支撑阻塞、合理应用抗凝剂提供组织学的依据。  方法 :在 14只杂种犬下腔静脉内放置金属内支撑 ,于术后 1个月起 ,逐月取下腔静脉作光镜和电镜检查。  结果 :术后 1个月左右 ,内支撑基本内皮化 ,5个月完成血管的重构。  结论 :早期抗凝治疗是防止内支撑阻塞的关键 ,首次提出内支撑放置后血管重构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1993年7月~1995年1月,作者对110例晚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TIPSS治疗,成功率为95.15%(7例门静脉血栓放弃TIPP操作)。与TIPSS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1%,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2例,右侧胸腔内出血1例;术后1个月内死亡率是3.88%,死亡原因是急性肝功能衰竭和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无1例与TIPSS操作有关。1~19个月随防,出血、腹水复发5例,肝功能衰竭死亡3例。肝癌死亡2例。作者总结TIPSS操作的经验,讨论与TIPSS操作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静脉内支撑治疗布-加(Budd-Chiari)综合征的应用价值。方法:①下腔静脉完全梗阻者,根据阻塞长度置入可扩张性内支撑架;②门静脉高压者,在下腔静脉球囊扩张的同时行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治疗后再置入内支撑架;③肝静脉狭窄或闭塞者,扩张肝静脉远端后再植入内支撑架。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操作成功。手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下腔静脉压差和门静脉压力显著下降。随访8例下腔静脉内支撑和肝内门体分流道通畅良好。结论:静脉内支撑治疗布-加综合征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正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为少见病,仅占因急腹症入院病人的千分之一,但其死亡率高达60%~80%~([1-2])。而由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所致的急性肠缺血最为常见,其会导致缺血肠管迅速进展至缺血性坏死,进而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最终危及病人生命。与其他常见消化道疾病不同,ASMAE病人肠道以缺血为主要表现,常存在肠道结构及功能的损害,导致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蠕动功能及肠粘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ASMVT)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缺血性疾病。随着血管增强CT、血管造影以及腹腔镜探查等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发病率不断提高,更多患者能够获得早期诊断。抗凝、介入技术以及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综合应用不断提升着临床疗效。当前,诊断技术主要为血管增强CT,同时以血管造影对血栓范围及程度进行评估,必要时行腹腔镜直接评估肠道缺血情况;治疗则以全身抗凝为基石,局部介入导管抗凝和溶栓使血管再通为主要治疗核心,辅以肠系膜动脉解痉及多种腔内操作治疗,必要时行坏死肠管手术切除加两端造口或腹腔开放等损伤控制性手术;形成ASMVT进阶式诊治模式,有望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整体疗效。本文将该治疗模式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门-奇断流术是治疗门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胃瘘则为其术后少见并发症。我院自1978年开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ab)以来,3例术后并发胃瘘,现报道如下。①1病例简介例1男性,48岁,因门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重度曲张并出血行择期断流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十四肽和八肽对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外周静脉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管内皮素(ET-1)、胰高血糖素(GLU)、一氧化氮(NO)浓度变化.方法采用两交叉设计对14例门脉高压症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患者经颈内静脉留置于门静脉内支架下方的导管,直接测静脉压,动态观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同时检测IGF-1、ET-1、GLU、NO血浆浓度.生长抑素十四肽(6 mg/d)、生长抑素八肽(0.6 mg/d)分别于TIPS术后24 h采用微量泵持续24h经周围静脉输注.用药前及用药后8、24 h进行检测.结果生长抑素十四肽和八肽用药前后门静脉压力最大差值分别为(9.4±1.0)cmH2O和(5.0±1.0)cmH2O,两者用药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生长抑素十四肽与八肽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GF-1、GLU用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O、ET-1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十四肽(6 mg/d)、生长抑素八肽(0.6 mg/d)均有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但生长抑素十四肽的降压作用更为显著.两者用药后显著降低血中IGF-1、GLU浓度.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中IGF-1、GLU等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降低肝的代谢,减少肝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8.
严重腹部创伤,常并发休克,出现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和机体代谢功能的失调,导致患者出现低温、酸中毒和凝血障碍三联征,处于生命极限状态,不能忍受长时间的确定性手术。此时应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理念,不追求手术的一次性成功,而通过各种暂时性措施维持患者最基本的生命状态,通过复苏纠正各种代谢紊乱,提高患者耐受确定性手术的能力,最后通过确定性手术或分次的确定性手术来挽救患者的生命,方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30%~70%,其中9%~36%为高危出血患者,一旦出血,再出血的发生率为50%,病死率高达31%~77%[1-2].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微创技术和器官移植的发展,针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形成了以药物、内镜、介入、手术和肝移植为主要体系的综合治疗模式,显著提高了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现综合近年文献,介绍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是近年来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的重要方法,成功率较高,术后有一定的肝性脑病发生率。由于TIPS形成门体分流,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肝性脑病预后差,始终作为TIPS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与TIPS后肝性脑病的相关因素较多,文献对不同因素的意义有争论。以下就TIPS与肝性脑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