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1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解我院2006—2009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药品消耗的变化规律,掌握临床用药趋势,为药品的采购、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我们对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抗体药物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治疗领域表现非凡,成为当前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比,抗体药物具有结构功能复杂、药动学特殊及免疫原性等特点,使其对临床合理用药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抗体药物的结构和药动学特征为基础,从抗体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免疫原性和药物警戒五个方面,阐述如何将药学监护手段应用于抗体药物,旨在为抗体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目的: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和阿糖胞苷(cytarabine,CAR)为标志物评估我国10家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环境污染情况及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效果。方法:将同时检测环磷酰胺和阿糖胞苷的UPLC-MS/MS方法用于检测工作环境以及混合调配后的口罩和手套样本。结果:洁净区和一般控制区CP和CAR残留总检出率为73.5%。混合调配以及非混合调配岗位的工作人员口罩以及手套内侧均有残留污染,混合调配岗位污染残留更严重,口罩和手套的内侧污染物检出率分别为47.10%和61.85%。增加口罩和手套的层数同时注意及时更换有助于降低渗透性。结论:现有的不同防护措施表现出不同的防护效果,但并未完全阻隔药物渗透,政府和医院应更加关注PIVAS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优化防护措施,并制订标准操作规程,提升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 采用HPLC法考察3厂家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溶出度,为药品的采购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度实验,以HPLC-UV法测定含量,计算累计溶出百分率;以威布尔方程拟合溶出度参数T50、Td、T80、m,再利用f2相似因子法对3厂家药物的溶出行为进行分析.结果 3个厂家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体外溶出度均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的规定,但溶出参数T20、Td、T80、m存在一定差异(P<0.01).结论 不同厂家生产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溶出参数存在一定差异,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和分析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 UST)导致脓疱型银屑病(pustular psoriasis, PP)的发生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3年12月收录在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期刊数据库有关UST致PP的病例报道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共计8例患者,其中男3例(37.50%),女5例(62.50%),年龄(30~58)岁。发生PP的时间为UST首次治疗后2 d~10周,其中4例(50.00%)发生在第1次注射后。病变部位包括躯干(50.00%)、四肢(37.50%)、后背(12.50%)、手掌(50.00%)、脚底(25.00%)、头皮(12.50%)。病变表现为散在红斑、脱落斑块或鳞片、散在脓疱,伴或不伴有炎症、疼痛、瘙痒。预后较好,5例(62.50%)患者在停药后采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快速好转,总治疗周期为1~8周。未停用患者亦全部好转,但再次发生脓疱性病变概率较高(66.67%)。结论 临床在使用UST的过程中应意识到其可能导致银屑病(psoriasis, PsA),尤其是...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某院老年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阿培南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64株铜绿假单胞菌(PA),采用2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比阿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蒙特卡洛模拟计算比阿培南6种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比阿培南所有方案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CFR均<90%,对敏感铜绿假单胞菌(S-PA),65~74岁组中300 mg,q6h方案的CFR为93.02%;≥75岁组中600 mg,q12h和300 mg,q8h/q6h方案的CFR分别为95.66%,96.18%和98.52%。结论:不建议某院老年人PA感染时单用比阿培南,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应换用其他抗菌药物,对S-PA可选择300 mg,q6h方案。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不同规格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哮喘患者进行疗效与经济学评价,评估药师在提高吸入装置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将52例中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成A、B 2组,分别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 μg)每次2吸,bid,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20/9 μg)每次1吸,bid,治疗时间为12周。分别于第0周、4周和12周,观察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价2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统计治疗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做成本分析;对患者吸入装置操作步骤进行干预,并采用问卷形式进行吸入装置依从性评价。结果:治疗前后相比,2组患者ACT评分获得了显著改善;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92%和23.08%;而B 组12周人均每日治疗费用更低;经过药师的干预后,2组患者装置依从性显著提高。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20/9 μg)成本-效果比最低,是治疗中重度哮喘的最佳选择。药师在提高哮喘患者吸入装置依从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体内白消安(BU)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并进一步估算非清髓预处理(RIC)方案下患儿体内BU暴露情况.方法:以白消安D8(BU-D8)为内标,乙腈蛋白沉淀,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50 mm×2.1 mm,1.7μm);柱温:40℃;流动相以含0.1%甲酸的乙腈为有机相,以含10 mmol·L-1甲酸铵和0.1%甲酸的水溶液为水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进样量:2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BU和BU-D8离子通道分别为m/z 264.10→150.90和m/z 272.10→159.10.使用NextDose贝叶斯回归模型分别计算患儿体内BU暴露量,以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表示.结果:BU在0.1~10.0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下限为0.1μg·mL-1.定量下限以及低、中、高浓度质控品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4.3%~5.1%和3.2%~6.9%,平均提取回收率为(111.2±11.8)%,经内标归一化的基质效应均<15%.21例患儿经模型估算的BU AUC中位值为1191.23(775~2511.57)μmol·min·L-1),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开展BU血药浓度监测.RIC方案下患儿体内BU暴露存在个体差异性,有待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9.
用药安全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处方调剂影响患者用药安全。门诊处方调剂管理标准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核心,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内容为依据,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行业专家意见、行业现状和发展方向等多方因素,坚持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对处方审核、处方调配、药品发放、用药指导4个环节进行规范,可成为指导医疗机构处方调剂工作开展的依据。  相似文献   
40.
阿奇霉素注射液引起结膜炎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杰  缪丽燕 《抗感染药学》2007,4(4):163-163,180
<正>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男性,57岁,62kg,因副鼻窦炎,于2005年8月30日来我院门诊就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阿奇霉素注射液(商品名:芙琦星,苏州长征-欣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50511)0.5g,加地塞米松2mg静脉滴注,约15min后患者双眼出现结膜炎症状,表现为双眼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