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97篇
医药卫生   1164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亚低温的不同时程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常温组,亚低温1/2h组,亚低温1h组和亚低温3h组。每组各6只大鼠。参照Zea Longa的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于再灌注24h断头取脑,行HE染色,观察脑组织中自细胞浸润及神经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常温组在缺血梗死灶周围区可见白细胞浸润明显及深染受损的神经元;随亚低温时间的延长,白细胞浸润逐渐减少,神经元亦表现为淡染的轻度损伤。结论:亚低温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白细胞浸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浅谈大黄配乌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诗黔  杨倩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0):630-630
<正> 大黄因作用广泛,疗效卓著而倍受历代医家青睐。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使用中观察到,其在少数患者中可引起明显腹痛。为此,笔者于1986年4月至1990年11月在实践中筛选出较佳  相似文献   
103.
银屑病患者从痰瘀论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病程长而难于根治的顽固性皮肤病,以青壮年发病人数为多。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中西药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尚无肯定的根治方法。本组对33例银屑病患者运用化痰祛瘀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同时对33例患者进行了甲襞微循环观察,其中20例进行了治疗前后对照观察。发现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较正常人明显异常,治疗后微循环明显改善,近期疗效较好。这对于进一步了解该病发病机制及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核转录因子Rel/NF-kappaB与乙型肝炎病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05.
岳钟  宋森  冯丽  杨倩  李威威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681-1682
目的: 评价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42例42眼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治疗NVG的患者。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出血、虹膜新生血管及滤过情况。结果: 术后6~12mo,34例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6例症状缓解,加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治疗NVG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 对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搜集关于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10月.由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评估肾动脉支架置人治疗老年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非随机研究,连续14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严重狭窄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106例,女性41例,肾动脉狭窄直径≥65%,因严重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全而进行肾动脉支架术,随诊6~66个月,观察手术对患者肾功能、血压、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147例患者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均成功.与术前基线值比较,血压随访时显著下降(P<0.01),并且服药种数减少(P<0.01).血清肌酐在6~48个月随访时下降(P<0.05),54~6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素在6~24个月随访时下降(P<0.05),30~6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操作相关并发症共7例(4.8%).失访1 7例(11.6%),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8例(12.2%),包括肾脏事件4例(2.7%)、心肌梗死4例(2.7%)、脑卒中2例(1.4%)和心脑血管死亡8例(5.4%).术后第1、2、3、4、5年的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1.0%(121/133)、90.2%(83/92)、78.5%(51/65)、73.8%(31/42)、54.8%(17/31),生存率分别为94.0%(125/133)、90.2%(83/92)、84.6%(55/65)、73.8%(31/42)、61.3%(19/31).结论 经皮肾动脉支架置入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严重狭窄有较高的安全性、中远期降血压和稳定肾功能获益.表明肾动脉支架术有可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对国内近十几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荧光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目前中药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技术,其中HPLC、GC-MS、HPLC-MS应用最广泛。结论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体内过程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用于血液或肝、肾等重要组织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测定;而且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分析仪器的灵敏度的提高,必将促进中药毒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毒理学中新技术、新理论的建立与发现,现代分析技术必将在中药毒效动力学(TD)和毒代动力学(TK)研究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山豆根不同组分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孙蓉  杨倩  赵燕 《中国药物警戒》2010,7(5):257-262
目的比较山豆根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总生物碱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山豆根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山豆根全组分的最大耐受量(MTD)及水提组分、醇提组分、总生物碱提取物的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其急性毒性症状谱,记录累积死亡数及小鼠体重变化。结果山豆根全组分的MTD为10.68g·kg-1,水提组分、醇提组分、总生物碱提取物的小鼠口服LD50及95%可信限分别为17.469(15.450~19.701)g·kg-1、27.135(24.869~29.622)g·kg-1、13.399(12.016~14.899)g·kg-1,主要毒性症状是烦躁、多动、呼吸急促、抽搐。结论山豆根不同组分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依次是总生物碱提取物、水提组分、全组分、醇提组分,其毒性成分与致毒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