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51.
[目的]评价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加速部分乳腺放射治疗(APBI)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SCI、EMBAS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并辅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纳入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APBI与全乳腺放疗(WBRT)的临床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0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个研究(91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WBRT相比,APBI后10年总生存率有差异(OR=0.56,95%CI:0.35~0.91),而5、8年总生存率方面无差异(OR=1.76,95%CI:0.67~4.62;OR=0.86,95%CI:0.44~1.66);在5、7年绝对美容满意率方面有差异(OR=2.09,95%CI:1.21~3.62,P=0.009;OR=3.42,95%CI:1.25~9.38,P=0.02),两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肿瘤专项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对侧乳腺癌发生率、远处转移率方面均无差异。[结论]APBI是一种可行的早期乳腺癌治疗方式,其明显缩短了疗程,美容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头颈部鳞癌患者放化综合治疗前、后细胞的免疫功能变化,探讨放化综合治疗对头颈部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对46例头颈部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将放射疗前、中、后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头颈部鳞癌患者治疗前、中、后的CD3+、CD4+、CD8+、NK细胞无明显变化,B细胞、CD4+/CD8+比值在放射治疗前后明显变化(P<0.05,P<0.05)。结论:头颈部鳞癌患者治疗前后T、B细胞亚群的检测对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疗效有参考作用,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增强免疫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为临床合理使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提供参考。方法: 以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说明书为基础,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参照相关文献及规范,建立基于加权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药物利用评价细则,以此为依据,对某院2018年11-12月共140例患者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评价的140份病历中,与最优方案接近程度(Ci)大于80%的50例(占比35.7%),Ci在70%~80%的20例(占比14.3%),Ci在60%~70%的70例(占比50.0%)。结论: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药物利用评价方法可用于其药物利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院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使用较为合理,但医院需在处方权限、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质子治疗儿童常见颅内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纳入质子治疗儿童常见颅内肿瘤的临床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Analyst及STATA12.0进行合并分析,对无法合并的结局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11篇研究进入系统评价,9篇为病例系列报告, 2篇为非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接受质子治疗的颅内肿瘤患儿531例,颅咽管瘤2篇(45例),星形细胞瘤2篇(59例),髓母细胞瘤4篇(228例),室管膜瘤2篇(120例),未分病理类型报道1篇(79例)。①总生存率(OS):分别有5、10和6篇文献报道了2、3和5年OS。2篇非随机对照试验中,3年OS质子治疗组分别为94.1%和94.0%,光子治疗组分别为96.8%和92.5%;1篇报道了5年OS,质子治疗组和光子治疗组分别为82.0%和87.6%。病例系列报告的文献间存在异质性(I2>50%,P<0.1),亚组采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2、3和5年的OS分别为94%(95%CI:0.90~0.97)、90%(95%CI:0.86~0.93)和87%(95%CI:0.82~0.93)。②局部控制率(LC):分别有3、4和2篇文献报道了2、3和5年LC,文献间有异质性(I2>50%,P<0.1),亚组采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2、3和5年的LC分别为 93%(95%CI:0.88~0.98)、86% (95%CI:0.81~0.92)和77% (95%CI:0.70~0.85)。③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SMN):4篇文献报道了1例髓母细胞瘤治疗后并发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④不良反应: 9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1篇未进行分级报道,8篇文献(465例)报道了3级以上听力损伤16例,3级以上视力损伤6例,需要激素替代治疗的内分泌功能障碍16例。结论:质子治疗儿童颅内肿瘤患者前,尚需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55.
蜂蜜调和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蜂蜜调和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观察组给予局部处理后用金黄散加蜂蜜调成糊状外敷,每24小时更换1次;对照组给予局部处理后外涂2%甲紫,每天2次,创面暴露。观察湿性渗液停止时间,水肿消退时间,疼痛、痒感消退时间。结果:2组Ⅱ、Ⅲ级反应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湿性渗液停止时间,水肿消退时间,疼痛、痒感消退时间观察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蜂蜜调和金黄散外敷具有促进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愈合的作用,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效果,同时能很快使渗液、水肿消失。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碳离子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碳离子治疗Ⅰ期NSCLC的研究,提取数据,对满足条件的数据采用MetaAnalyst Beta 3.13和STATA 12.0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研究(7个临床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1、3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5.1%、68.5%和45.9%;1、3和5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2%、76.7%和81.2%;1、3和5年的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82.9%、58.5%和57.3%;总复发率和原发肿瘤复发率分别为45.8%和11%;总死亡率、肺癌特异性死亡率分别为52.4%、28.3%;T1和T2期的NSCLC在5年总生存率、总复发率、肺癌特异性死亡率、皮肤1级和2级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碳离子治疗Ⅰ期NSCLC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碳离子治疗作为一种国际标准化的治疗方法应用于NSCLC患者前,尚需进行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索适用于临床药学的数据挖掘软件.方法 通过运用Prodiver数据挖掘系统,分析与药品使用相关的数据,了解该系统在临床药学的实践应用.结果 系统实现了对医院基本药品的查询、门诊处方监测、临床药物利用监测、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监测等功能.结论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处方评价、药物利用监测等临床药学工作,可及时了解药品基本信息,对处方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细菌耐药实施预警,并以此为依据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干预,为管理职能部门对医院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宏观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为了解该院2012 ~2014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12~2014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谊院使用广泛,2012 ~2014年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72.08万元,217.81万元和257.29万元,呈逐年增长趋势;甲泼尼龙片(国产)的销售金额连续三年高居首位;大部分药品的DDDs连续3年升高.结论 该院2012 ~2014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必须进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索对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一站式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一站式心脑血管造影检查,然后经心血管和脑血管介入团队共同讨论决定介入治疗策略和方案,完成介入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随访结果。主要终点是院内和随访期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复合事件)发生率。次要终点是主要终点中的任何一个(心肌梗死、卒中、死亡)及对比剂肾病、再入院。结果共入组30例患者,全部行一站式造影检查。其中,1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8例行脑血管介入治疗,包括13例同时行经皮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介入治疗者。共计一站式介入手术41次,其中一站式完成冠状动脉和脑血管介入治疗13次。所有患者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住院期间和随访1~12个月内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2例患者再入院,包括1例股动脉并发症和1例肺部感染,均经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一站式完成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模式可行,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60.
刘锐锋  聂文龙 《今日药学》2011,21(8):527-531
目的 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加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对本院2009年上报的19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和ADR发生时间、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引起ADR的抗感染药品种类、ADR累及的系统及临床表现、严重ADR所涉及药品的相关因素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