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43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血管淋巴样增生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上容易误诊,现结合病例并对该病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初学者学习0.7毫米微创白内障手术改良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门诊和住院白内障患者50人,由初学者在老师指导下应用0.7毫米微创白内障手术改良法施行手术。研究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灌注液应用量,术中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时间随着学习的进程总体呈下降趋势,从开始10例平均时间61分22秒下降到第5个10例的18分54秒。特别是30例后下降明显。共7例9次并发症发生。第4例出现后囊破裂,未行玻璃体切割的情况下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于睫状沟内。前10例中共有2例,第2和4个10例中各1例术中角膜上皮水肿。另外还有1例发生后弹力层撕裂,两例切口撕裂,1例结膜水肿。结论经过短期的0.7毫米微创白内障手术改良法训练,初学者可从传统同轴超声乳化安全转换至0.7毫米微创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53.
研究型大学的本质在于"研究"和"创新"。在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具备信息化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新学习,创新研究的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因此,了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及其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关系,对于推动研究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长期暴露于坦克舱室有害因素对乘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某坦克部队选取196名职业性坦克乘员作为坦克乘员组,并在同一部队选取基本情况相似的156名非坦克作业战士作为非坦克乘员组,采用CHESTGRAPH HI-101型肺功能仪对2组人员进行肺功能检查,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1s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F),最高呼气流量(PEF),用力呼出25%、50%、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25、FEFS0、FEF75).结果 与非坦克乘员组比较,坦克乘员组肺功能指标FEV1、MMF、FEF50显著降低(P<0.05,P<0.01);坦克乘员组FVC、FEV1和FEF25异常率及肺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坦克乘员组(P<0.05,P<0.01).与菲坦克乘员组比较,不同军龄段坦克乘员中>2 ~5年组FEV1显著降低(P<0.01);>5~8年组FEV1、MMF、FEF50显著降低(P<0.05,P<0.01).不同坦克作业岗位的乘员中,车长组肺功能指标中的FVC、FEV1显著低于非坦克乘员组(P<0.01);炮长组肺功能指标中的FEV1、MMF、FEF75显著低于非坦克乘员组(P<0.05,P<0.01);驾驶员组肺功能指标中FVC、FEV1显著低于非坦克乘员组(P<0.05,P<0.01).结论 坦克乘员肺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以>5 ~8年军龄的车长及炮长损伤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55.
手外伤患者的特点是起病急,常因突发事件或自残等原因所致,病情复杂多样,患者伤痛难忍,面对残酷的现实,心理受到极大刺激,而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愤怒、自我概念的变化和紊乱等心理[1]。因此,心理护理对于急性手外伤患者极其重要,是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医学、心理学来影响和解决  相似文献   
56.
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用于早期筛查糖尿病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探讨HbA1C和空腹血糖(FPG)在社区人群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对上海市杨浦区2个街道社区流行病学调查中的1 794名居民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HbA1C,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筛查出正常糖耐量(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IFG合并IGT和糖尿病分别为1 411、111、73、33和166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与诊断糖尿病相关的FPG最佳切点为6.15 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和92.8%,曲线下面积为0.959;与诊断糖尿病相关的HbA1C最佳切点为6.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1%和80.2%,曲线下面积为0.822;以FPG≥6.1 mmol/L且HbA1C≥6.5%筛查糖尿病,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9%和97.0%;以FPG≥16.1mmol/L或HbA1C≥6.5%筛查糖尿病,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3%和76.7%.研究结果提示空腹血糖和HbA1C在社区糖尿病的筛查诊断中均有很好的价值,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
Abstract:
The validity of HbA1C and 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for screening of diabetes in community population was investigated.A total of 1 794 subjects from two sub-districts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underwent a 75 g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and HbA1C determination.Based on 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riteria,there were 1 411 subjects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111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73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33 IFG+IGT,and 166 diabetes.According to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the optimal cut-point of FPG for diagnosing diabetes was 6.15 mmol/L with sensitivity of 89.0%,specificity of 92.8%,and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0.959.The cut-point of HbA1C for diagnosing diabetes was 6.5% with a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71.1% and 80.2%.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was 0.822.The screening model using FPG ≥6.1mmol/L and HbA1C≥6.5% had sensitivity of 66.9% and specificity of 97.0%.When the model was FPG ≥6.1 mmol/L or HbA1C ≥6.5%,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as 96.3% and 76.7%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FPG and HbA1C have good value for screening diabetes in community,and FPG combined with HbA1C may further promote diagnostic efficacy.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短期干预效果。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402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00)和对照组(n=202),给予为期1年对照强化干预。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FPG)、2hPG、HbAlc较干预前分别下降7.57%、10.55%、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舒张压(DBP)分别较干预前下降10.27%、4.92%,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较干预前升高10.85%。两组间比较,干预后收缩压(SBP)、DBP、FPG、2hPG、HbA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66,-2.932,9.784,4.942,2.539,P〈0.05)。干预组高血压知识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纽。结论①血压、血糖与血脂相比,在短期干预中有更显著改善。②与血压、血脂相比,血糖水平可能是短期强化干预的先行效果评价指标。③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是必要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58.
背景:在恶性肿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过程与肿瘤干细胞有密切联系. 目的:分析肝癌干细胞标志物 CD133和 CD34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建立肝癌细胞 HCC97H、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 L02三维培养体系,结合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分别利用 RT-PCR 和 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 CD133和 CD34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三维培养条件下,肝癌细胞 HCC97H 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肝癌细胞 SMMC7721以及正常肝细胞L02未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 HCC97H 中 CD133、CD34在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均高于未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 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 L02(P <0.05).表明高侵袭性肝癌细胞在三维培养下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而低侵袭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不能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肝癌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过程中与表达肝癌干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59.
背景:在恶性肿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过程与肿瘤干细胞有密切联系。目的:分析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34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肝癌细胞HCC97H、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L02三维培养体系,结合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分别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D133和CD34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三维培养条件下,肝癌细胞HCC97H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肝癌细胞SMMC7721以及正常肝细胞L02未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HCC97H中CD133、CD34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均高于未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L02(P<0.05)。表明高侵袭性肝癌细胞在三维培养下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而低侵袭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不能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肝癌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过程中与表达肝癌干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