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245篇
  免费   29168篇
  国内免费   19730篇
工业技术   296143篇
  2024年   1076篇
  2023年   4126篇
  2022年   9745篇
  2021年   12507篇
  2020年   9151篇
  2019年   6524篇
  2018年   6722篇
  2017年   7597篇
  2016年   6783篇
  2015年   11075篇
  2014年   13799篇
  2013年   16431篇
  2012年   20132篇
  2011年   21162篇
  2010年   20192篇
  2009年   18966篇
  2008年   19731篇
  2007年   18812篇
  2006年   16651篇
  2005年   13363篇
  2004年   9545篇
  2003年   6658篇
  2002年   6280篇
  2001年   5651篇
  2000年   4628篇
  1999年   2353篇
  1998年   1145篇
  1997年   923篇
  1996年   852篇
  1995年   676篇
  1994年   565篇
  1993年   430篇
  1992年   398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98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74篇
  1979年   45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54篇
  1951年   5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A novel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nano-Cu/Si3N4 ceramic substrate is proposed. The nano-Cu/Si3N4 ceramic substrate is first fabricated using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with the addition of nanoscale multilayer films (Ti/TiN/Ti/TiN/Ti) as transition layers.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nano-Cu metal layer and the interface between Cu and Si3N4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higher SPS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grain size of the nano-Cu metal layer and affects the hardness.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transition layer evolves significantly after SPS. Ti in the transition layer can react with Si3N4 and with nano-Cu to form interfacial reaction layers of TiN and Ti–Cu, respectively; these ensure stronger bonding between nano-Cu and Si3N4. Higher SPS temperatures improve the diffusion ability of Ti and Cu, inducing the formation of Ti3Cu3O compounds in the nano-Cu metal layer and Ti2Cu in the transition layer. This study provide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a new type of ceramic substrate.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微波加热因其高效性和清洁无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微波加热的不均匀性限制了微波作为高效加热能源的应用。通过测量和分析加热腔中的电场分布情况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改进微波加热腔体设计,提高微波加热的均匀性。现有的场强测量设备均为有线设备,应用场景极为有限。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由探头、接收机和上位机三部分组成的无线场强探测传感器。介绍了无线场强探测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采用横电磁波小室进行校准。通过一系列测量实验表明实测值与标准场强仪测量值一致性较好,可满足工程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33.
34.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re the keys to promoting high-quality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new digital fabrication method of robotic 3D printing is a research area being studied by many to tackle the issue of the declining productivity of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methods. Although many studies have been done, most of the current 3D printing projects are facing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scale. In order to bridge the gap, this article proposed a mass customization 3D printing framework system for large-scale projec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mass customization is made possible through the joint operation of the FUROBOT software and 3D printing hardware. By taking the east gate of Nanjing Happy Valley Plaza as a case study, 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and studi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large-scale mass customization 3D printing framework system.  相似文献   
35.
36.
37.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并行求解技术的发展,区域分解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计算电磁学的各个领域.针对微波管中的永磁聚焦系统仿真,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元的非重叠区域分解方法,其引入一种新型传输条件,并采用内罚的方式推导出有限元弱形式.该区域分解法的最大优势是不需要引入多余的未知量,并且最终集成的有限元矩阵满足对称正定性,适合采用预处理共轭梯度法进行矩阵方程的求解.该文仿真了多个微波管永磁聚焦系统,并与商业软件Maxwell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区域分解方法和Maxwell精度相当,却拥有着更加优越的计算性能.  相似文献   
38.
以驻村扶贫点滇西南L县X村的光棍为研究对象,侧重个体精准性,强调个体因果性的特征,运用小数据分析该村光棍的贫困特征和生成原因,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索光棍内生动力激发机制.研究表明:农村光棍趋于年轻化,形势严峻;光棍成因受到外部资源匮乏的限制,又受到自身资源缺陷的制约,内外因相互影响,但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探讨通过需求原理激发光棍群体的内生动力,构建长效治理机制,让光棍群体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提升社会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39.
杨立宁  郑东昊  王立新  杨光 《化工进展》2022,41(11):5961-5967
以具有轻质高强优异性能的蜻蜓翅脉结构为设计灵感,在分析翅脉网格结构抗冲击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传统和仿生两类对比结构。采用熔融挤出3D打印机成功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的连续碳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试样,并对不同结构复合材料试样的拉伸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拉伸力方向上的连续碳纤维含量相对较少,限制了仿生结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提高,但仿生结构的平均抗拉强度为传统结构的1.18倍;当仿生结构复合材料试样受到冲击力时,其内部六边形结构的连接角度会发生变化,从而极大消耗冲击能量,同时具有六边形网格结构的连续碳纤维可以有效阻碍裂纹的扩展,因此仿生结构的平均冲击韧性可以达到传统结构的2.46倍;仿生蜻蜓翅脉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增材制造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且对于抗冲击性能的提高具体突出效果。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有效可行的仿生蜻蜓翅脉结构设计和增材制造,可极大扩展其在高冲击载荷领域中的相应应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