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6篇
工业技术   89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徐华 《机械》2005,(Z1)
通过一个加工实例,说明了用图表法解工艺尺寸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2.
长江河口段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河道整治提出了较高要求。对长江河口段的节点进行了梳理,从节点稳定性、节点对河道控导长度、节点间河道最大摆动幅度等方面,分析了节点对河势的控导作用,认识到节点河段是控制上下游分汊河段河床变化及相互影响的基础条件。河势总体控导的基础在于加强节点河段的稳定性和控制作用,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稳定洲滩,进而稳定深槽,对局部岸线和洲滩崩退的重点部位进行守护。  相似文献   
103.
深水航道整治中新型结构淹没丁坝水流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新型结构淹没丁坝的水流力特性,基于有限体积法与自由液面捕捉法,通过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建立三维数学模型对不同流速、水深与坝长条件下新型结构齿形丁坝的水流力特性进行研究。同时,设计了比尺为1:50的物理模型对不同坝长条件下新型结构丁坝水流力进行补充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研究不仅得到了丁坝流场流速与水深的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不同流速、水深与坝长条件下新型结构齿形丁坝的水流力响应规律,进而通过量纲处理分析了相对坝长与淹没度对水流力系数的响应规律,通过独立化分析的方法分别探讨了相对坝长与淹没度对丁坝水流力系数的敏感性。研究成果为新型淹没丁坝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整治工程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与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4.
以BaCO_3、TiO_2为原料,SiC微球为微波良导体材料,原料经球磨,砂磨细化后与SiC微球均匀混合,采用微波微区加热技术合成BaTiO_3粉体。利用XRD、Raman和FT-IR确定合成温度以及定性分析、SEM进行形貌表征,PSD进行粒度分析,BET测试比表面积。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固相法,引入微波良导体SiC形成微波微区域加热制备出粒径400 nm,粒度分布均匀的四方相钛酸钡粉体,相比于传统固相法粒径更小,分散性良好。为钛酸钡粉体的微波固相法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5.
岛礁地形抛石护岸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岛礁地形是一种特殊的海岸形式,国内外学者对波浪在岛礁地形上的传播变形研究较多,但对于岛礁地形上的护岸工程研究较少,缺乏对关键设计参数的研究。以马尔代夫机场岛护岸工程为例,通过比例尺为1:10的波浪水槽物理模型试验,分析研究了3种不同岸坡宽度、4种不同水深和波浪组合工况下的护面块石稳定性。结果表明,前沿岸坡宽度,即护岸坡脚至礁缘之间的距离是影响抛石护岸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同样水深、波况及护岸块石质量条件下,护面块石的失稳率随岸坡宽度的增加而减小。进一步分析发现,为保障护岸安全,抛石护岸外坡坡脚宜布置于波浪破碎点之后,且与破碎点之间距离不应小于浅水波长的26%,即0.26T$ \sqrt{g h_{\mathrm{e}}}$。  相似文献   
106.
朱亮  徐华  成金海  朱深 《计算机应用》2022,42(7):2022-2029
针对自适应增强(AdaBoost)算法的基分类器线性组合效率低以及过度关注难分样本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间隔理论的两种改进算法WPIAda与WPIAda.M。首先,WPIAda与WPIAda.M算法都将样本权值的更新分为四种情形,从而增加间隔从正到负变化的样本权值来抑制间隔的负向移动,并减少间隔处于零点的样本数量;其次,WPIAda.M算法根据基分类器的错误率与样本权重的分布状态,给出新的基分类器系数求解方法,从而提高基分类器的组合效率。在10个UCI数据集上,与dfAda、skAda、swaAda等算法相比,WPIAda和WPIAda.M算法的测试误差分别平均降低了7.46个百分点和7.64个百分点;AUC分别提高了11.65个百分点和11.92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WPIAda和WPIAda.M算法可以有效降低对难分样本的关注,并且WPIAda.M算法能够更高效地集成基分类器,因此两种算法均可进一步提高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107.
108.
基于动态OBB层次结构的曲面相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大曲面相交算法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新的碰撞检测的曲面相交算法。该算法采用动态OBB层次结构碰撞算法获取相交区域,准确计算交点并构成交线;再利用分治三角化算法重构相交区域,以基于交线平均长度的方法去除窄小三角形,同时对空间闭合交线进行三角化,更新相交区域的三角形,并以闭合交线区分不同的区域。通过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对由大量三角形组成且相交情况比较复杂的曲面进行较快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客观特征选择方法——蒙特卡罗估计选择(MCES)方法。采用多宇宙并行量子遗传算法对MCES方法进行优化,使其具有更快速的收敛能力和更好的搜索效率,从而能更有效地优化建模。仿真实验中用该方法进行优化布点,优选出的采样点位能够有效地代表和代替原先监测的众多点位,表明该方法用于环境监测优化布点,具有简便、快速、结果合理稳定、易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0.
主要讨论由Lipschitz函数b与广义C—Z算子T生成的交换子[b,T]在加权Hardy空间上的有界性,证明了[b,T]是从Lw^p p到Lw^q q有界的和从H^pω^p到L^qω^q上的有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