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0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93篇
医药卫生   319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目的探究血流细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63例血流细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G+菌血流感染组)22例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G-菌血流感染组)41例,并随机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Ⅱ(ATⅡ)、血栓弹力指标最大振幅(MA)及凝血综合指数(CI)水平。结果G-菌血流感染组的血清炎症因子PCT水平、CRP水平明显高于G+菌血流感染组和对照组,G+菌血流感染组的血清炎症因子PCT水平、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SD-t分别=3.47、6.92、5.86、7.02、7.24、7.97,P均<0.05)。G-菌血流感染组的D-D水平、PT、APTT、TT、MA明显高于G+菌血流感染组和对照组,而FIB、ATⅡ、CI明显低于G+菌血流感染组和对照组(LSD-t分别=6.94、5.68、3.74、2.75、6.32、2.96、3.06、4.02;9.26、8.95、7.92、7.95、7.95、6.25、8.74、8.46,P均<0.05);G+菌血流感染组的D-D水平、PT、APTT、TT、M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IB、ATⅡ、CI明显低于对照组(LSD-t分别=8.96、7.96、6.83、7.06、7.03、5.38、8.36、7.90,P均<0.05)。G+菌血流感染组和G-菌血流感染组中的重症脓毒症患者的PCT、CRP、D-D、PT、APTT、TT、MA水平均高于非重症患者,而FIB、ATⅡ、CI水平则低于非重症患者(t分别=2.18、2.63、8.17、4.93、12.02、7.68、5.02、2.17、4.63、3.97;4.01、9.18、9.00、6.19、13.50、10.78、4.63、3.90、6.19、4.62,P均<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PCT、CRP以及凝血指标D-D、PT、APTT、TT、FIB、ATⅡ、MA、CI的水平与血流细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诊断和治疗.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间确诊的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AMR病例3例.移植前受者均有HLA致敏史,其中2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曾为阳性,但移植前已转为阴性,另1例移植前PRA-Ⅱ类抗体为强阳性.3例术前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实验均为阴性.移植后1周内均出现了抗HLA抗体水平的迅速升高伴急性移植肾功能衰竭.急性AMR确诊后采用反复多次血浆置换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联用硼替佐米)治疗.结果 3例移植肾穿刺病理结果均符合急性AMR的诊断标准.1例因确诊时移植肾已破裂出血而切除移植肾;1例经4次血浆置换及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抗体水平显著下降且病理损伤明显好转,于术后50 d移植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例经5次血浆置换及丙种球蛋白联合硼替佐米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于术后24 d切除移植肾.结论 HLA预致敏患者即使PRA移植前已转阴都属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AMR的危险人群,当出现移植肾早期原发性无功能或移植肾功能急剧下降时,及时检测HLA抗体水平和移植肾穿刺活检对确诊急性AMR十分重要.血浆置换及丙种球蛋白(或联合硼替佐米)治疗是目前首选的方法,预后与干预早晚及病理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3.
《舌尖上的中国2》迅速风靡,酸甜苦辣风吹遍大地,食客们饱尝“才下舌尖,又上心头”的种种滋味。让我们走进美食背后,揭秘那缱绻在味蕾间的健康密码。  相似文献   
134.
135.
大剂量柔红霉素在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治疗中,蒽环类药物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DA方案应用最广泛:常规方案DNR:45~60mg/m2,第1~3天,Ara-c:100~200 mg/m2,第1~7天.文献报道其完全缓解(CR)率可达50%~65%.而在相关文献中,不论是Ara-c加量,还是DA方案中加入其他药物,其CR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6.
目的:探讨上颌窭开窗植骨种植修复在上颌后牙骨量不足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2年2月至2006年11月.使用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上颌后牙缺失40倒,3例行双侧手术.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1.4岁(28~66岁).共植入84枚种植体.有38侧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其余5侧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延期种植.均采用埋入式愈合方式.均已完成上部结构修复,平均愈合期11.8个月(8~19个月),平均随访期为37.2个月(25~69个月).结果:植入的84枚种植体,在观察和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松动,总存活率达100%.有4侧上颌窦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粘膜穿破,但未发生上颌窦炎等并发症.随访期X线片显示种植体颈部无明显的骨透射影.结论:上颌窦开窗植骨种植修复技术安全可行,是解决上颌后牙骨高度不足区种植修复难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7.
138.
<正>咽旁间隙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咽旁间隙肿瘤的复杂性,也自然成为影像学诊断的难点部位之一[1]。发生咽旁间隙肿瘤最常见是腮腺深叶多形性腺瘤,其次为神经鞘瘤[2]。从CT上详细了解肿瘤的部位、范围、大小、肿瘤边缘以及周围组织结构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经临床病理证实9例咽旁间隙多形性腺瘤、6例神经鞘瘤,对其CT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胃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胶囊内镜的30例检查结果。结果 30例患者中诊断为糜烂出血性胃炎22例,累及十二指肠球部炎症、球部溃疡5例,小肠炎症8例,合并小肠息肉2例,小肠血管畸形并出血2例,结肠溃疡1例。30例胶囊均能自然排出体外,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食管、胃、小肠及大部分结肠均较清晰。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胃肠疾病尤其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0.
春节临近,自然少不了应酬,节日里,很多人会患上节日病,同样也会给夫妻生活带来一些反恼。喝到发热刚刚好30岁的李刚娶了貌美如花的琳琳,朋友都羡慕这一对看起来十分完美的新婚夫妻,但李刚却是有苦难言。琳琳是个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