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2篇
  免费   623篇
  国内免费   296篇
医药卫生   11691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936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545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525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267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5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忠者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病人安全、提高手术质量,关系到病人身体健康、疾病转归和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工作至关重要。若手术清点环节稍有疏忽,可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手术常规物品清点工作(术前、关腹前、关腹后清点,并正确记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但仅靠手术常规物品清点还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差错发生,针对在手术物品清点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现将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02.
背景: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以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增殖为特征。慢性期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如果不予以有效的治疗,必然演进为急变期。其预后往往非常差。因而,从全基因组水平上阐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目的:应用Applied Biosystems表达芯片系统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观察。设计:观察对比分析。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对象:两例骨髓样品(1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1例健康者)来自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9在南方医科大学基因工程研究所完成。分别从一例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与一例健康人的骨髓样品中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纯化mRNA。通过逆转录体外线性扩增的方法对mRNA样品进行标记,将标记好的cRNA样品与芯片杂交。利用ABI1700化学发光芯片分析仪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同一样品不同芯片间的数据信息,对芯片结果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估。主要观察指标:①总RNA及标记后的cRNA质量的评定。②芯片可重复性验证。③芯片杂交结果。④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结果:①利用统计学数据分析工具,通过比较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人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总共发现了6706个差异基因。其中,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密切相关的差异基因为68个,上调的有17个,下调的有51个。③位于C/EBPalpha信号通路和CD40受体信号通路中的大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其表达水平降低。③通过对重复实验结果的相关性及检测一致性分析,证实了芯片结果的可重复性较好。而两组重复实验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为0.991,健康组为0.988。④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验证了芯片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通过比较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与健康人单个核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发现了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数据将为寻找可用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疾病治疗的分子靶标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03.
肺泡蛋白沉着症肺泡灌洗术前后定量CT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定量CT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定量CT通过分析PAP患者最大吸气末肺容积、肺重量、肺含气体积、平均肺密度及平均含气体积结果,对10例PAP患者共14次(两肺13次,单肺1次)肺泡灌洗术CT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常规CT(病灶范围、密度)、肺功能(检查9次)及血气分析检查(检查14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AP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定量CT检查显示肺重量从(1594±436) g减低至(1294±374) g(P=0.000),平均肺密度从(0.5269±0.12) g/ml减低至(0.4389±0.09) g/ml(P=0.006),平均肺充气体积从(1.0989±0.5031) ml/g增加至(1.4700±0.4548) ml/g(P=0.008),肺含气体积有一定程度增加(P=0.116),肺容积在灌洗后略增加(P=0.938);肺泡灌洗前后的肺容积与肺含气体积呈显著相关(绝对系数R2=0.94,P=0.000).常规CT评价79%(11/14)CT检查结果改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后有10次肺功能检查结果示DLCO%从45.85%±22.09%上升到54.64%±19.09%(P=0.007)、DLCO/VA%从67.30%±22.62%上升到76.03%±18.60%(P=0.03);FVC%、FEV1%、FEV1/FVC、PEF%也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14次血气分析显示从肺泡灌洗前的低氧血症[PaO2(8.07±2.1) kpa]到肺泡灌洗后的明显好转[PaO2(14.7±5.24) kpa](P=0.001).结论 定量CT可为PAP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肺泡灌洗术后以定量CT结果中的肺重量、平均肺密度及平均含气肺体积改善明显.常规CT评价对PAP疗效观察具有一定价值.通过肺泡灌洗术,大部分患者病情短期内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04.
X、Y、L、B、细菌群相同步培养系统,是以需氧、厌氧、CO2环境和等渗,高渗等条件检测难治性感染(败血)症308例。检出需氧菌26.95%、厌氧菌2.27%、细菌L型71.10%(301例可检出L型,其中回复细菌型128例,稳定L型173例),总体检出率为99.02%,药敏结果报告24小时为71.75%;32-48小时累计为98.73%,按单品种,足剂量,足疗程,由静脉投敏感(或中敏)药物治疗,大多数一疗程(7-9天)治愈。文中验证了细菌L型快速直接药敏试验方法及判断评定试用标准,耐药(R)≤5;中敏(中)6-19;敏感(S)≥20,方法准确,操作简易,药敏诊断与治愈的吻合率高,适合于各级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905.
目的:高原部队军事训练致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的损伤机制,救治方法特点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20例军事训练致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行手术治疗,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分离皮瓣和骨膜注意保护皮瓣和骨膜的完整性,仔细清除每一块碎骨片对嵌入脑内或矢状窦必须充分暴露术野,防止大出血。清除伤口内异物和硬膜外血肿,切开硬脑膜清除坏死失活脑组织和血肿,探查额部、颅底破损硬脑膜。应用新鲜胎儿硬脑膜进行修补。结果:20例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经开颅手术清除碎骨片及破碎失活脑组织。修补破损硬脑膜。未发生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18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训练致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大多数患者均发生颅骨碎骨片或硬物刺人脑组织内造成硬脑膜刺破撕裂缺损。治疗的关键在于清除颅内碎骨片异物和破损坏死脑组织及血肿,然后修复撕裂缺损的硬脑膜,严密闭合颅腔,术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应用胎儿硬脑膜修补撕裂破损脑膜是临床可供选择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0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63例住院手术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教育效果进行调查统计比较。结果 56例患者基本掌握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和自我保健方法,积极主动参与锻炼,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纠正帕金森病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态度,使其掌握健康知识,建立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907.
谈到消毒,人们会想到医院,随着人门居住条件的改善,家庭电器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家庭生活中的消毒问题被人们所认识,现就家居生活的消毒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08.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表达。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该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200例(A组),单纯高血压患者50例(B组),单纯高脂血症患者50例(C组),健康体检者50例(D组),观察4组研究对象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NMD)、脉搏波转导速度(PWV)、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同型半胱氨酸(Hcy)、平均动脉压(MAP)的表达。结果 4组研究对象GLU、ALT、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A、B、C 3组患者hs-CRP、PWV、Hcy明显升高(P0.05),FMD、NMD明显降低(P0.05),A组患者CHOL、LDL、TG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B、D组明显升高(P0.05);A组患者MAP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C、D组明显升高(P0.05);B组与C组在hs-CRP、PWV、Hcy、FMD、NMD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hs-CRP、Hcy、PWV较B、C组明显升高(P0.05),FMD、NMD则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患者炎性反应较健康者严重,血管内皮功能较差,且动脉僵硬程度明显;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比单纯高血压及单纯高脂血症患者炎性反应更严重,血管内皮功能更差,动脉僵硬度更加明显,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更大,更加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09.
更正启事     
2004年8月31日上午,我区某街道居民因食用三文治引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10.
摘要:目的?验证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性能。方法?依据CNAS-GL039《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使用2019-nCoV RNA液体性能验证参考品,依次对实时荧光RT-PCR试剂的符合率、检出限、交叉反应、精密度和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及评价。结果?实时荧光RT-PCR试剂检测2019-nCoV RNA的符合率为100%,检出限为125 copies/mL。该试剂检测人冠状病毒HCoV-OC43、人冠状病毒HCoV-HKU1、人冠状病毒HCoV-229E、人冠状病毒HCoV-NL63、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无交叉反应;2.0×103?copies/mL和2.0×105?copies/mL的精密度参考品N基因检测的批内变异系数(CV)为0.70%及1.36%,批间CV为1.17%及1.72%;ORF1ab基因的批内CV为0.48%及0.52%,批间CV为1.36%及2.39%;加入内源性干扰物血红蛋白及清蛋白、外源性干扰物利巴韦林及阿奇霉素对2019-nCoV RNA的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该试剂检测2019-nCoV RNA的符合率、检出限、交叉反应、精密度和抗干扰能力均符合临床分子生物学扩增检验的要求,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