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参麦注射液的制备及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勤  祝德秋  王琰 《中国药房》2006,17(18):1436-1438
目的制备参麦注射液及制订其指纹图谱,并对图谱中的各峰进行归属。方法以水提醇沉法、醇提水沉法分别提取麦冬、红参,合并两液制成参麦注射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比值。结果参麦注射液指纹图谱共有11个共有峰。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参麦注射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2.
目的保证药品质量,保障医院药品供应高效、及时、有序。方法结合采购及出入库管理、信息服务、制度建设、人员素质等实际工作,就医院药库的规范和科学管理实践作介绍。结果与结论药库管理工作涉及很多环节,只有通过规范实践和科学管理,才能真正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疗保障.Y-作。  相似文献   
11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自备药使用现状,规范自备药品的管理,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国内自备药品使用情况。结果: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缺乏单独的自备药品管理规定,临床自备药品的使用现象相对紊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结论:相关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制定自备药品的管理政策,建立合理使用程序,医师、护士、药师相互协作,规范自备药品的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研究凌霄花提取物抗凝血作用,确定凌霄花抗凝血活性部位。方法 通过血浆复钙实验测定小鼠血浆复钙时间(PRT)和断尾法测定小鼠出血时间(BT)实验,比较凌霄花不同提取物的药效活性。结果 凌霄花水提物、醇提物及水提醇沉上清液均具有抗凝血活性;醇提物萃取后正丁醇层药效最显著;水提醇沉上清液过大孔树脂后10%乙醇部位药效最显著。结论 凌霄花抗凝血活性主要存在于极性较大部位。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凌霄花提取物抗凝血作用,确定凌霄花抗凝血活性部位。方法通过血浆复钙实验测定小鼠血浆复钙时间(PRT)和断尾法测定小鼠出血时间(BT)实验,比较凌霄花不同提取物的药效活性。结果凌霄花水提物、醇提物及水提醇沉上清液均具有抗凝血活性;醇提物萃取后正丁醇层药效最显著;水提醇沉上清液过大孔树脂后10%乙醇部位药效最显著。结论凌霄花抗凝血活性主要存在于极性较大部位。  相似文献   
116.
童女士的儿子去年因为反复咳嗷就诊,前后服用过两次阿奇霉素,今年又开始咳嗷,童女士给孩子吃了阿奇霉素后才缓解。但她在网上看见很多关于阿奇霉素有危险性的说法,不禁担忧:吃阿奇霉素是不是对身体不好?  相似文献   
117.
李洁  祝德秋 《中国药房》2023,(8):1010-1013+1024
目的 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替加环素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药学监护和替加环素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使用替加环素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案例,对替加环素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不良反应的相关性进行判断,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替加环素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可能机制;建议医师停用替加环素,并给予人纤维蛋白原和血浆纠正。结果与结论 替加环素与患者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有关。医师采纳临床药师意见,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替加环素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大剂量、长疗程用药,以及患者自身合并肾功能不全。临床药师及时给予医师停药建议,并建议在必要时输注人纤维蛋白原和血液制品进行纠正,避免了严重且危及生命的凝血障碍的发生,保障了替加环素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挖掘阿糖苷酶α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为该药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法与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综合标准法对2006年6月-2022年12月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收到的阿糖苷酶α相关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 共获得阿糖苷酶α相关ADE报告3 255份,一半以上(1 695份,52.1%)为严重ADE。女性略多于男性(1 461份,44.88%vs 1 369份,42.06%);报告主要来自欧美,其中美国报告数最多(1 683份,51.7%)。共检测到相关风险信号298个,发生频次位居首位的是发热,其次是呼吸衰竭、肺炎、呼吸困难以及输液反应等;信号强度排名第1位的是药物特异性抗体缺失。ADE风险信号共涉及22个系统器官分类(SOC),排名前10位的依次是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各类检查,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心脏器官疾病,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胃肠系统疾病。结论 阿糖苷酶α ADE信号及其累及系统器官与说明书基本一致,包括过敏反应、免疫介导反应、急性心肺衰竭风险、抗体形成风险等,但仍需警惕其说明书中未提及的安全风险,如可能存在的相关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