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13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背景:以往有研究表明了腰骶矢状面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现象的相关性,但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了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骶骨倾斜角等众多参数,且各参数对椎间盘重吸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另外目前对具体某一节段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的研究尚少,测量数据也多从数字化X射线摄影或CT中获取,而从MRI中测量的腰骶矢状面参数与L5/S1椎间盘突出后发生重吸收的相关性报道则较少见。目的:观察L5/S1椎间盘突出重吸收后腰椎矢状面参数的相应改变,筛选出椎间盘重吸收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腰骶矢状面参数。方法:选择具有完整MRI影像资料的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且单纯接受非手术治疗L5/S1突出节段发生重吸收现象。MRI测量冠状面上的最大突出层面的突出面积、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α)、L5/S1椎间盘角(β)、椎间隙高度、腰骶关节角、骶骨平台角、骶骨倾斜角、下腰椎前凸角,将腰骶矢状面参数在R软...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治疗的84例HIC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指标、血肿残余量、炎症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GOS)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3.98±5.04)mL和血肿残余量为(7.13±2.27)mL,少于对照组的(49.12±7.35)mL和(12.34±5.05)mL;手术时间为(65.83±6.16)min,短于对照组的(79.31±8.51)min;GOS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hs-CRP为(6.35±1.52)mg/L和TNF-α为(40.28±3.91)μg/L,低于对照组的(7.42±1.69)mg/L和(44.19±4.3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CH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改善患者术后生存状态方面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3.
〔摘 要〕 目的:探讨复方番石榴制剂联合西药治疗 2 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山市中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T2DM合并M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 西格列汀片)与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西格列汀片及复方番石榴制剂),各 50 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 %,高于对照组的 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 项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血脂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且观察组的各项血糖、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 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RP、 IL–6、TNF–α 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复方番石榴制剂联 合西药治疗 T2DM 合并 MS,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减轻机体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消化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37所医院的消化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70.27%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数量为1~3条,奥林巴斯品牌最多(72.97%),48.65%的医院内镜中心每日使用探头的患者例数为0~5例;83.78%的医院采用专人清洗消毒内镜超声探头,人员主要以护理员为主(51.35%);清洗方法以"酶洗-擦洗-擦干"为主(89.19%),清洗时间以>1 min为主(62.16%);83.78%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消毒方式为化学消毒剂浸泡,其中以邻苯二甲醛(70.27%)和全浸泡消毒(48.65%)为主;消毒时间以≥ 5 min为主(56.76%);27.03%的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进行灭菌,其中以"一用一灭菌"(21.62%)和过氧乙酸浸泡10 min(10.81%)为主;消毒灭菌后的内镜超声探头主要放置在内镜储存柜(56.76%);78.38%的医院对当日拟使用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再次消毒;56.76%的医院从未对消毒后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论 37所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尽快制定内镜超声探头清洗消毒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流程。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YL-1型微创穿刺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8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研究组),采取YL-1型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比同期接受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183例患者(对照1组)和保守治疗患者50例(对照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血肿消失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2组,且康复时间、治疗费用、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2个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49.85±10.22)分、(69.21±8.75)分、(78.45±12.34)分,均明显高于2个对照组(P<0.05)。结论 YL-1微创穿刺清除术的规范应用可有效减少脑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血肿消除时间与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与死亡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左心室肥厚患者72例,随机分配到缬沙坦组(口服80~160mg/d)或阿替洛尔组(口服25~50 mg/d)(n均=36),治疗8个月,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核素心室显像,对比分析组内治疗前后左心室重量指数及左心功能参数变化和两组间的差异.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缬沙坦或阿替洛尔治疗8个月后,两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下降(159/101 mmHg至142/89 mmHg;161/103 mmHg至145/90mmHg,1 mmHg=0.133 kPa)(P均<0.01).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缬沙坦治疗8个月后,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更显著(P均<0.01);而在阿替洛尔治疗8个月后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无明显变化,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显著(P<0.05).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缬沙坦治疗8个月后左心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增加(P<0.05),而在阿替洛尔治疗8个月后左心室高峰充盈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则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缬沙坦治疗8个月后可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显著逆转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改善,缬沙坦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优于阿替洛尔.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防治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0例和西药组40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治疗,西药组采用格拉司琼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化疗后第1~4天预防呕吐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升降胶囊能有效防治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急性呕吐及迟发性呕吐,且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并比较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及CT影像组学参数在预测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间于南方医院就诊的114例[男64例,女50例,年龄35~84(平均61)岁]肺腺癌初治患者的治疗前18F-FDG PET/CT图像及其EGFR表达资料。用LIFEx软件手动逐层勾画感兴趣体积并提取图像参数,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方法重复200次进行参数选择,经十倍交叉验证选择模型的最优调和参数λ,再采用logistics逐步回归进一步筛选参数建模。针对3种数据集(PET参数、CT参数、PET+CT参数)构建3种模型,分别记为MPET、MCT、MPET+CT。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预测EGFR突变的价值,获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三者的AUC。结果114例肺腺癌患者中,EGFR野生型61例(53.51%),EGFR突变型53例(46.49%)。最终从PET、CT、PET+CT图像参数中分别筛选出3、3、7个参数构成回归模型MPET、MCT、MPET+CT,三者AUC分别为0.730、0.752、0.866。当三者界值分别取0.427、0.522、0.378时,约登指数最大,分别为0.420、0.405、0.630,灵敏度分别为83.0%(44/53)、58.5%(31/53)、92.5%(49/53),特异性分别为59.0%(36/61)、82.0%(50/61)、70.5%(43/61),准确性分别为70.2%(80/114)、71.1%(81/114)、80.7%(92/114)。MPET与MCT的AU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20,P>0.05),MPET+CT与MPET、MCT之间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2.963、2.523,均P<0.05)。结论PET、CT、PET+CT影像组学均与肺腺癌EGFR基因表达状态相关,其中MPET+CT预测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利用单中心研究队列建立和验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呼吸功能障碍预测列线图。方法前瞻性分析96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缺失的数据进行多重插补。数据降维、预测变量筛选采用LASSO(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回归模型,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制作列线图。从区分度、校准度与内部验证方面对列线图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在LASSO回归模型中从8个潜在预测变量中选择了6个非零系数的预测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就医延迟天数(DMT)、临床分型、吸烟史和基础疾病,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性,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8(95%CI:0.69~0.87)。结论研究建立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1个月后呼吸功能障碍预测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该列线图的建立有助于医务人员提高对新冠肺炎患者出院1个月后呼吸功能障碍程度的预测,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降低呼吸功能障碍的风险。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