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NAFLD患者60例,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并与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相结合,判定脂联素在NAFLD中的作用.结果 NAFL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69±2.83)mg/L vs(22.83±4.61)mg/L,P<0.01)];Spearman分析提示脂联素与ALT(r=-0.643)、AST(r=-0.472)、GGT(r=-0.489)、HOMA-IR(r=-0.752)、TG(r=-0.671)、FBG(r=-0.710)、WHR(r=-0.732)、BM(Ir=-0.719)呈负相关(P<0.05),与HDL-C(r=0.567)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与HOMA-IR(β=-0.495)、BM(Iβ=-0.314)呈独立负相关(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脂联素可能是NAFLD发病过程中起保护作用的脂肪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52.
鼠类是社会公害 ,它可传播鼠疫、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多种疾病。我县是全国“四害”密度和农田鼠害监测网点 ,对鼠类的种群、分布、消长已观察多年 ,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了探索鼠害防制措施和控制高发的流行性出血热疫情 ,现整理鼠情监测和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分析如下。1 方法1 1 监测点选择 江宁县位于长江南岸 ,南京近郊 ,面积15 5 0平方公里 ,境内河川众多 ,平原、丘陵山地相间。监测按集镇、平原、丘陵、山地三种类型分别选设 1个点。1 2 监测方法 各监测点固定采用中型铁板鼠夹 ,于每月上旬布 …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合作药物治疗管理(CDTM)模式在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取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营养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五阶梯营养治疗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CDTM模式干预。比较2组肿瘤患者综合营养(PG-SGA)评分、总热量及蛋白质摄入量、生活质量(QO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营养治疗成本。结果:治疗后,2组PG-SGA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且干预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首日总热量及蛋白质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干预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乏力、皮疹、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检查费用、总药物费用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M模式应用于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成本,在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药学服务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mid-term clinical results of primary implantation of a selfexpanding nitinol stent and primary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 for long range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f the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5 to February 2007,109 patients who had moderate-severe claudication or chronic limb ischemia (CLI)due to stenosis or occlusion of the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were treated by endovascular technology. 53 patients (73 limbs) were treated by primary stenting and 56 patients (76 limbs)by PTA. We compared the clinical data of stenting group and PTA group at 6,12 and 24 months. Results The mean length of the treated segment was (16± 8)cm in the stenting group and(15±7)cm in the PTA group. At 6 months, the rate of restenosis on duplex ultrasonography was 13.7% in stenting group and 30.2% in PTA group (X2=4.09, P<0.05);at 12 months the restenosis rates were 25.5% in stenting group and 46.9% in PTA group(X2=4.75, P<0.05);at 24 months the restenosis rates on duplex ultrasonography were 38.1% in stenting group and 65.9% in PTA group(X2=6.66, P<0.01). Rutherford stages in stent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PTA group. Conclusion In the mid-term, primary implantation of a self-expanding nitinol stent yielded results that were superior to those with PTA for 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or long range stenosis of the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基因组DNA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启动子甲基化在D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分为糖尿病组48例、DN组42例和健康对照组30例.提取各组受检者外周血白细胞DNA,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基因组DNA整体甲基化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及测序方法检测CTGF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CTGF蛋白水平.结果 DN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为5.23%±0.09%,与糖尿病组(4.71%±0.03%)和健康对照组(4.37%±0.0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CTG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为22.02%±12.90%,明显低于糖尿病组(49.18%±8.01%,P=0.019)及健康对照组(72.18%±19.3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N组血清CTGF蛋白水平为(193.44±11.9) mg/L,显著高于糖尿病组[(127.65±10.30) mg/L,P=0.031]及健康对照组[(95.84±5.1) mg/L,P=0.001].结论 DN患者CTGF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明显低于糖尿病非肾病患者,而CTGF表达则高于非肾病患者,提示CTGF基因启动子的低甲基化可能参与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6.
施波  杨淼 《中国医药导报》2014,(15):13-16,24
目的 探讨药物干预和长期随访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优化本病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金华市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氯丙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干预,观察组在药物干预的基础上,通过长期随访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家庭干预、康复训练和药物指导。干预1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的评估结果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暴力行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暴力行为发生率为23.08%,显著低于对照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9个月时,观察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估结果 为(41.28±8.54)分,干预第12个月时评估结果 为(34.59±9.8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第12个月时,观察组心理健康评估结果 为(49.59±3.71)分,社会功能评估结果 为(47.19±5.47)分,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同时间对照组评估结果 (均P〈0.05)。干预第12个月时,观察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估结果 为(17.85±4.4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干预和长期随访能够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PCIA)以评价其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骨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舒芬太尼组( C组),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组( T组)。T组: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前30分钟30mg静注,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90mg+舒芬太尼2ug/kg,加生理盐水配制至200ml镇痛泵自控镇痛;C组:舒芬太尼2ug/kg,加生理盐水配制至200ml术后镇痛泵自控镇痛,均在术后48小时拔除镇痛泵。观察术后6、12、24、48小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48小时内不良反应。结果:T组术后6小时、12小时VAS评分低于C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时点VAS评分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PCI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T组明显低于C组(P<0.05);2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舒芬太尼行术后PCIA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及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8.
目的识别、分析苯抽提生产装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提出防治措施对策。方法对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依据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进行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该装置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正庚烷、戊烷、液化石油、溶剂汽油、抽余油、硫化氢和噪声。检测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均符合职业限值要求,作业点和样品数合格率为100%。噪声8 h等效声级符合职业卫生限值要求,合格率为100%。结论该装置采取的防毒、防噪等设施运行有效。应重点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职业卫生管理,确实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9.
目的对某金矿堆浸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该类工程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控制措施,为该类工程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系统工程分析、现场检测、实验室分析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矽尘和氰化氢;检测结果表明,堆场、采矿场挖掘机司机接触矽尘浓度(总)范围为0.25—1.70mg/m^3,超标率为30%;喷淋浸出、堆场等岗位作业人员接触氰化氢浓度范围为0.07~1.34mg/m^3,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应重点关注存在矽尘危害的工作岗位,并加强电解间的事故通风设计,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明确某采油厂集油站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水平,分析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提出集油站在职业病危害防护和日常工作中的建议。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综合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采油厂集油站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非甲烷总烃、硫化氢、一氧化碳、噪声等,工作场所化学毒物的浓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工作场所生产性噪声在74.8-90.6 dB(A)之间,其中天然气锅炉、往复泵、输油泵属于噪声作业环境。结论 该集油站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运行有效,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重点是加强日常检维修和个体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