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评估高糖对肾组织干细胞(kidney stem cells,KSC)条件培养液修复缺氧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um cells,RTEC)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离肾乳头处的KSC,分别用正常糖浓度(简称“正糖”,5.6 mmol/L)和高糖(30 mmol/L)培养基对KSC进行预处理后制备KSC条件培养液。建立大鼠RTEC缺氧/复氧模型,比较高糖与正糖刺激后KSC条件培养液对缺氧/复氧RTEC修复作用的差异。结果: (1)缺氧4 h/复氧2 h为RTEC缺氧/复氧模型的最佳时间。(2)缺氧后,RTEC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升高,采用KSC条件培养液干预12 h和24 h后,与缺氧/复氧对照组相比,正糖缺氧/复氧组和高糖缺氧/复氧组RTEC的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正糖组和高糖组比较,干预24 h后,正糖组RTEC的总体凋亡率显著低于高糖组(P=0.02)。(3)缺氧后,RTEC上清液的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明显降低(P<0.01)。采用KSC条件培养液干预12 h和24 h后,与缺氧/复氧对照组相比,正糖缺氧/复氧组和高糖缺氧/复氧组的LDH和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正糖组和高糖组比较,高糖组的LDH和MDA水平要显著高于正糖组(P<0.05),SOD水平要显著低于正糖组(P<0.01)。结论: KSC条件培养液对缺氧损伤的RTEC有修复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来实现的,而经高糖预处理的KSC条件培养液的抗氧化应激、抗凋亡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在新生儿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方法:临床药师在治疗方案调整、特殊用药会诊、用药干预、不良反应上报、用药教育及培训等多方面参与儿科药学工作。结果:对新生儿实施了药学监护,规范了儿科用药,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的数量。结论:临床药师从用药多方面细节入手,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临床医师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3.
周敬  杜婧 《大家健康》2016,(1):290-291
目的:对医学院校当中的外科护理学在教学过程当中实行现代教育技术所具备的实际价值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附属医学院当中的2014届外科护理专业的学生,并且从中抽取80名学生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将80名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40名学生,对参照组学生应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实验组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一个学期作为一个周期,以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学生对课堂满意度为主要考察项目。结果:实验组的学生对于课堂的总体满意概率为95%,期末考试成绩的优秀概率为87.5%;比起参照组的总体满意概率65%以及期末考试成绩优秀概率67.5%相比,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学院校当中,进行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实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可以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4.
从撤机困难病人自身疾病因素、呼吸肌功能障碍、营养相关问题、心理及其他因素分析撤机困难的原因,并归纳其干预措施,以期为今后开展相关护理实践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充分利用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等网络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情况下,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与清华大学电教中心就《药理学》教学内容模块的构建、教学互动体系的配置及教学成效评价的搭建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师生互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92岁,因“发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17年余”于2012年7月16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病史45年,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clopidogrel sulfate,75mg/d)等药物,  相似文献   
109.
临床问诊是接诊患者的重要一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详细和有条理的问诊,不仅可以尽快确立初步诊断,而且还可以指导初步的治疗策略,减少临床的误诊误治。国内文献报道,详细问诊后初步诊断与最后诊断的符合率高达51%左右,问诊不详细的平均误诊率则为20.8%,而且单纯依靠辅助检查并不能降低因问诊不详细所引起的误诊比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上述比例仍无明显变化,这些研究均提示接诊医生的详细问诊对于临床诊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应用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Corvis ST对圆锥角膜、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和健康角膜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测量,探讨圆锥角膜与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及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6年11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已确诊的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63例(96眼)作为圆锥角膜组;另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1个月的患者60例(120眼)作为术后角膜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角膜健康者51人(102眼)作为健康角膜组。应用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Corvis ST对三组入选者角膜的第一次压平长度、第二次压平长度、第一次压平速率、第二次压平速率、最大变形幅度、顶点距离和曲率半径等进行测量;数据之间总体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进行对比分析,角膜形态学参数与生物力学参数之间进行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三组间第一次压平长度和第二次压平长度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圆锥角膜组第一次压平速率为(0.189±0.230)m·s-1,大于健康角膜组的(0.151±0.017)m·s-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圆锥角膜组第二次压平速率明显大于健康角膜组和术后角膜组,而术后角膜组小于健康角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圆锥角膜组最大变形幅度大于健康角膜组和术后角膜组,术后角膜组小于健康角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角膜组顶点距离大于健康角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圆锥角膜组、术后角膜组、健康角膜组曲率半径分别为(5.696±0.881)mm、(7.129±0.681)mm、(7.012±0.728)mm,圆锥角膜组曲率半径小于健康角膜组和术后角膜组,术后角膜组大于健康角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圆锥角膜组前表面平均角膜曲率与最大变形幅度和曲率半径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205、0.184,P=0.023、0.041),后表面最大高度与第二次压平速率、最大变形幅度和曲率半径之间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579、-0.307、0.256,P=0.022、0.002、0.000)。术后角膜组前表面平均角膜曲率除了与第二次压平长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297,P=0.026)外,与其他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后表面最大高度与各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圆锥角膜及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均有所下降,圆锥角膜下降更加明显,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可作为角膜屈光手术后早期排除继发性圆锥角膜的辅助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