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65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个月的颢颢拿着画笔在客厅墙壁上描绘自己的艺术,当他听到妈妈愤怒地喊"停"时,很是不能理解,于是回复妈妈一个灿烂的笑容后,又继续他的创作。妈妈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释虽然他画得很漂亮,但画画的地方选错了,即使解释给他听,他也不会懂。都说1岁以后的宝宝最让人头疼,自从他们学会走路,能和你对话后,他们就变得无组织无纪  相似文献   
32.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医院文化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碰撞,正在打破城市与城市之间、 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和发展。本文在阐述历史上中西医学文化交流和现代医院 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揭示了医院文化全球化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ICAM-1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胶质瘤组织中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 82例人脑胶质瘤腊块组织中全部呈ICAM-1阳性表达,阳性率100%.实验对照为脑外伤手术减压的脑组织11例,未见ICAM-1表达.胶质瘤高度恶性组ICAM-1阳性表达强度高于低度恶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ICAM-1表达与胶质瘤各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ICAM-1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变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并有助于胶质瘤恶性度分级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4.
治疗方法 主穴取华佗夹脊穴15、16、17穴(位于腰椎3、4、5),配穴取风池、阳陵泉、涌泉。针刺时,患者取侧卧位,腰部呈弓字形,下肢屈曲。术者用左手拇指揣准夹脊穴15、16、17穴后,右手将针快速刺入皮下,行轻慢推转,不捻转,深度视患者胖瘦而定,一般约3寸左右,使针感传到足部为佳。若进针受阻或无电麻传感时,可将针向外退出部分,调整角度再进,直至找到较强传感为度。留针6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20分钟行捻法1次,每日1次,双侧穴交替使用,10次为一疗程。配穴双侧交替,用平补平泻手法。治疗结果 经治疗少则用1疗程,多则用3疗程。痊愈者(肌力达正常,…  相似文献   
35.
DSA下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股动脉穿刺插管,并酌情作选择性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肝固有动脉造影,用DSA作实时减影,发现出血动脉及其他异常动脉显影,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或弹簧钢圈和/或聚乙烯醇(PVA)栓塞靶血管。结果:79例患者DSA呈阳性者60例,阳性率76%(60/79),2例开腹后找不到出血动脉,DSA检查发现出血部位,其中75例均作栓塞,71例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96%(75/79),疗效满意,4例介入治疗后仍出血,行手术治疗。结论:DSA检查对胃肠道出血有较高的敏感性,多数能作出病因诊断及治疗;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疗效高,止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6.
低氧血症对胰岛功能影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低氧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发绀,缺氧的无糖尿病史病人19例,采用吸氧,抗感染对症治疗,进行治疗前后多项指标观察。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缺氧改善,血氧分压明显上升,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15岁,初中学生。于失踪2d后被人在一公厕后的化粪池内发现。将尸体打捞后,见衣着完整无破损。尸检见:面部及左手食指局部擦伤,双球睑结膜淤血,口唇及双手十指指甲发绀。解剖见:双肺明显气肿,心脏及双肺表面有散在出血斑点,脾被膜轻度皱缩,双肾淤血。胃内容有约150mL筛糊状物,其中可辨小米粒及一虫子;气管、左右支气管及小支气管内有大量糊状胃内容阻塞,内可见豆瓣少许。组织病理学示:心肌间质淤血、水日中,心肌细胞自溶;肝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轻度自溶;脾脏未见异常;肺淤血、水肿,部分支气管及部分肺泡腔内充满异物(胃内容);肾间质淤血、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自溶;胰腺及胃肠黏膜自溶;脑淤血、水肿,甲状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GCP指导原则开展多中心Ⅱ期随机临床研究:A组奥沙利铂单药130mg/m2静脉滴注2h,每3周一次;B组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2hD1,加甲酰四氢叶酸钙(CF)200mg/m2+5氟尿嘧啶300mg/m2静脉滴注4hD1到D5,每3周一次。治疗3周期后评定疗效,有效病例在4周后确认疗效。结果:共收入114例,在可统计近期疗效的100例中,CR1例,PR26例,SD32例,PD41例,总有效率270%。A组36例单药治疗有效率为139%;B组64例有效率为344%。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贫血和感觉神经毒性。对白细胞和血小板影响较小。结论:经考核奥沙利铂对大肠癌疗效和不良反应与欧洲的结果相近,和氟尿嘧啶合用疗效突出;多数病人耐受良好,是一治疗大肠癌有希望的新药。进一步考核,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联合有望成为治疗晚期大肠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9.
PINCH(Particulary interesting new cysteine—histicline rich protein)蛋白是新近发现的LIM家族一个成员,它在整合素和生长因子信号的传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接头作用,参与了基本的细胞进程如细胞基质黏附作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细胞的寿命,增殖等过程,可能促成了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比如肿瘤和糖尿病并发症等。近年来通过对病理状态下PINCH-1蛋白在肾脏固有细胞中表达变化的研究,认识到PINCH-1蛋白可能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PINCH蛋白在肾脏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全麻气管插管治疗小儿咽后脓肿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2年2月至2005年5月收治小儿咽后脓肿18例,均接受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治疗,现将诊断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