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7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1,乙醇处理组小鼠经口给予6 g/kg的乙醇。小鼠分别于乙醇处理后3、6、9、12 h处死,取血和肝脏组织。实验2,乙醇处理组小鼠经口给予6 g/kg的乙醇,NAC预处理组小鼠于乙醇处理前30 min经腹腔给予NAC(150 mg/kg,ip),NAC后处理组小鼠于乙醇处理后4 h给予NAC(150 mg/kg,ip),2个对照组均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或NAC。小鼠于乙醇处理后6 h处死,取血和肝脏组织。结果小鼠给予乙醇后,血清ALT活力显著升高,且呈明显时间-效应关系;NAC预处理显著抑制乙醇引起血清ALT活力升高,NAC后处理加重乙醇引起的肝损伤;NAC预处理组肝脏组织MDA水平显著低于单纯乙醇处理组,而NAC后处理组肝脏组织MD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乙醇处理组;NAC预处理组肝脏组织GSH含量显著高于单纯乙醇处理组,NAC后处理组肝脏组织GSH含量与单纯乙醇处理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小鼠经口给予乙醇显著上调肝脏组织TNF-αmR-NA表达。结论NAC预处理通过抑制乙醇引起的氧化应激和肝TNF-αmRNA表达,预防急性酒精性肝损伤;NAC后处理加重乙醇引起的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TNF-α在细菌脂多糖(LPS)引起小鼠宫内胎儿死亡(IUFD)、生长抑制(IUGR)和骨骼发育迟缓中的作用。方法:LPS组小鼠在受孕晚期腹腔给予LPS(75μg/kg);LPS+PTX组在LPS处理前30min经腹腔注射给予TNF-α合成抑制剂己酮可可碱(PTX,100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和/或PTX,部分孕鼠给药1d当天处死,部分孕鼠边续给药3d,于孕d18处死,测母肝、胎肝和胎盘的TNF-α等并统计活胎、死胎和吸收胎数,称量活胎体重,测量胎鼠身长和尾长,评价胎鼠骨骼发育情况。结果:①小鼠受孕d15-17给予LPS后,平均每窝死胎数为8.17±1.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5±1.09,PTX预处理预防LPS引起的IUFD;LPS处理显著导致胎儿IUGR和骨骼发育迟缓,PTX预处理明显减轻LPS对胎儿的作用。②LPS明显诱导母肝和胎盘组织TNF-αmRNA表达,增加母鼠血清和羊水TNF-α浓度;PTX预处理显著抑制TNF-α产生。结论:孕期给予LPS引起小鼠宫内胎儿死亡、生长抑制和骨骼发育迟缓,TNF-α至少部分参与了LPS引起的宫内胎儿死亡、生长抑制和骨骼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验证膳食抗炎指数(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Ⅱ)在孕妇人群中的有效性,并探讨孕中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DⅡ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2014年8月~2015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检的孕16~20周不伴有明显感染的孕妇纳入队列,收集孕中期基线资料和血清hs-CRP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计算DⅡ。追踪随访孕妇至分娩,记录妊娠结局。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有110例(32.74%)孕妇孕中期血清hs-CRP水平偏高(>3 mg/L),血清hs-CRP过高组发生GDM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96倍(95%CI:1.03~3.75)。孕中期DⅡ总分与血清hs-CRP呈正相关(r=0.20,P=0.003)。依DⅡ三分位分为3组,以第1分位组(抗炎倾向组)为参照组,经多因素调整后第2分位组(中间组)发生GDM的风险是参照组的3.66倍(95%CI:1.11~12.12),第3分位组(促炎倾向组)风险是参照组的5.99倍(95%CI:1.85~19.41)。结论 DⅡ可有效评价孕妇人群膳食炎性倾向。孕中期DⅡ促炎倾向升高,hs-CRP水平升高,GDM发生水平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4.
N-乙酰半胱氨酸对GalN/LPS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D-氨基半乳糖(D-GalN)与细菌脂多糖(LPS)引起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GalN/LPS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在GalN与LPS共处理前30min经腹腔注射给予NAC,于GalN/LPS处理1·5h后剖杀部分动物取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GalN/LPS处理8h后剖杀剩余动物,取血和肝脏,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和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肝脏组织Caspase-3活性与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DNA断裂分析方法检测肝脏凋亡,并对部分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GalN/LPS处理组比较,NAC预处理组小鼠血清ALT活力、肝脏Caspase-3活性和GSH损耗均显著下降,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DNA断裂分析未见明显凋亡梯度,而NAC对小鼠血清TNF-α含量和NO生成无显著影响。结论NAC预处理对GalN/LPS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其抗凋亡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究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过量所导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ALI)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①生存实验:将4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APAP模型组、fer-1预处理组、fer-1后处理组、N-乙酰-L-半胱氨酸(NAC)后处理组,处理后观察7d,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②将48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0 h组、fer-1组、APAP模型组(1、4、24 h)、fer-1预处理组(1、4、24 h).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生化仪检测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以及肝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的水平;RT-PCR检测铁死亡标志基因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I4)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以及铁代谢相关基因转铁蛋白受体1(TFR1)、铁调素调节蛋白(HJV)、转铁蛋白受体2(TFR2)和铁调节蛋白1(IRP1)的表达.结果 fer-1前后处理与NAC后处理相比,能提高小鼠的生存率;相比于APAP模型组,fer-1预处理组的小鼠肝脏系数下降,肝功能指标ALT、AST得到改善,脂质过氧化指标MDA降低,铁死亡基因表达降低以及铁代谢紊乱得到改善.结论 fer-1预处理可减轻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其机制主要可能是通过抑制铁死亡并改善了小鼠肝脏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6.
目的  3 甲氧基槲皮素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 ,研究发现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该文研究了 3 甲氧基槲皮素致突变性效应。方法 采用Ames试验 ,CHL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检测。结果 Ames试验 :在加或不加肝微粒体代谢活化酶系 (S9)的条件下 ,各菌株对最高浓度 3 75 0 μg 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4个标准菌株各浓度组结果均阴性。CHL细胞体外染色体畸变试验 :3 甲氧基槲皮素致染色体畸变类型以断片为主 ,未加代谢活化的 2 4h染色体畸变率为 9% ,在 5 0 %…  相似文献   
87.
单细胞电泳用于检测人精子DNA链断裂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引进精子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gel electropherosis,SCGE)实验方法,用以检测人类精子DNA链断裂。方法 载有精子和凝胶的玻片首先在pH10的弱碱性裂解液中作用1h,精子核分别用10mmol/L二硫苏糖醇处理1h,10μg/ml RNA酶处理4h,200μg/mg蛋白酶K处理15h。精子核用15μg/ml的EB染色5min。计数彗星细胞百分率,并用本试验室建立的精  相似文献   
88.
灵芝孢子粉拮抗环磷酰胺毒副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对抗癌药环磷酰胺毒副反应的拮抗作用,方法:小鼠经皮下注射40mg/kg的环磷酰胺的同时经口灌胃给予20,80,320mg/kg的灵芝孢子粉混悬液,给药结束后检测小鼠游泳耐力,小鼠碳粒廓清功能,小鼠血红蛋白和SGPT,结果:灵芝孢子粉明显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耐力下降,血红蛋白降低,巨嗜细胞吞噬能力减弱和SGPT上升的作用。结论:灵芝孢子粉对抗癌药环磷酰胺的毒副反应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探讨哺乳期母鼠接触氯氰菊酯对断乳期雄性子代小鼠生殖内分泌的损害作用,为研究氯氰菊酯的生殖发育毒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1只健康清洁级ICR孕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玉米油)、低剂量(6.25 mg/kg)和高剂量氯氰菊酯染毒组(25 mg/kg),每组7只.分娩后第1天,母鼠以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天1次,染毒至分娩后第21天.染毒后,每组随机取雄性仔鼠15只,称重,剖杀取睾丸,称重睾丸并计算脏器系数.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睾丸组织睾酮(T)和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取小鼠的同侧睾丸,HE染色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TUNEL法检测睾丸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氯氰菊酯染毒组雄性仔鼠体重、睾丸重量和睾丸系数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氯氰菊酯染毒组雄性仔鼠血清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剂量氯氰菊酯染毒组比较,高剂量氯氰菊酯染毒组雄性仔鼠血清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氯氰菊酯染毒剂量的升高,血清和睾丸组织T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各染毒组雄性仔鼠血清E2和睾丸T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处理组仔鼠睾丸生精细胞层减少,管腔内径增大,细胞相对稀疏,且排列较紊乱,但睾丸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哺乳期母鼠接触氯氰菊酯对断乳期雄性子代小鼠生殖内分泌有明显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