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与左室附壁血栓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附壁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左室附壁血栓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血栓组30例,非血栓组36例,比较两组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基底直径、膨出直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1)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室壁瘤基底直径、室壁瘤膨出直径、左室射血分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血栓组显著大于非血栓组[(1.17±0.26)cm比(1.04±0.19)cm,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易发生附壁血栓,但左室附壁血栓与瘤体大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缺血性二尖瓣返流与初发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6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既往有AF和原发瓣膜病的病例,根据二尖瓣返流程度分为2组:无返流组(n=165)和返流组(n=104)。AF通过住院期间心电图或心电监护诊断。结果: 无返流组和返流组新发AF分别为15例(9.1%)和22例(21.2%)(P<0.01)。结论: AMI后二尖瓣返流与AF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外周血滤泡样辅助性T细胞(CD4+CXCR5+Tfh细胞)比例及其转录调控因子BCL-6、BLIMP-1的表达变化.方法 依据病情将64例哮喘患儿分为哮喘急性期组(n=36)和哮喘缓解期组(n=28),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儿童25例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CD4+CXCR5+Tfh细胞数量;实时荧光定量 PCR仪检测各组转录调控因子BCL-6、BLIMP-1 mRNA表达;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总IgE、IL-2、IL-6 、IL-21浓度水平.结果 哮喘急性期组患儿CD4+CXCR5+Tfh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哮喘缓解期组(PPPPPP+CXCR5+Tfh细胞数量呈正相关(分别r=0.76、0.46,均Pr=-0.68, P结论 外周血CD4+CXCR5+Tfh细胞比例增高可能参与了儿童哮喘的急性发病过程,转录调控因子BCL-6 及BLIMP-1 mRNA的异常表达,以及局部微环境中总IgE和细胞因子IL-2、IL-6、IL-21的浓度改变可能与哮喘患儿CD4+CXCR5+Tfh细胞分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用药分为A、B两组,A组予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B组予万古霉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RP、PCT、TNF-α和NSE水平低于B组(P<0.05);A组体温恢复、颅内高压消失、惊厥消失时间短于B组(P<0.05);A组腹泻、呕吐、偏瘫、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治疗周期,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1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1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临床资料,并提取患者及其父母、兄长外周静脉血,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和Sanger测序进行ATM基因突变分析。结果该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患儿临床以进行性加重小脑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落后、球结膜毛细血管扩张,辅助检查结果示IgA缺乏,T淋巴细胞减少,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神经元烯醇化酶水平增高,头颅MRI示小脑萎缩。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患儿存在复合杂合突变c.5435(exon36)_c.5436(exon36)insT;p.A1812Afs*11,移码突变,该突变来源于父亲,c.8672-1(IVS59)delG,剪切位点上的插入缺失突变,该突变来源于母亲。结论本例患儿具有典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结果,ATM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多学科综合治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长支架用于治疗严重冠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入选2010年1月至12月因严重冠脉钙化而行冠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长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观察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及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共21例严重冠脉钙化病变患者接受了冠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长支架植入治疗,年龄(65.2±6.9)岁。合并高血压病16例(76.2%),糖尿病7例(33.3%),肾功能不全1例(4.8%)。旋磨部位共植入35枚国产药物支架(1.75枚/部位),最短支架长度为28mm,病变部位平均支架总长度为48(29~66)mm,仅1例因旋磨头未能通过病变而放弃,手术成功率为95.2%(20/21)。术中1例出现冠脉痉挛,1例出现胸痛伴心率减慢;术后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住院期间无心血管事件发生,平均随访26个月,仅1例(4.8%)患者于术后第2个月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余患者病情稳定。结论 冠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长支架植入术治疗严重冠脉钙化病变可取得很高的手术成功率,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患儿体内带有分别来自父母双方的致病基因,影响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使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蓄积,引起脑萎缩和智力低下.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给予早期干预和积极治疗,主要是饮食疗法.开始治疗的年龄愈小,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49.
患者,男性,47岁,因"胸背痛30小时"于2009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11月18日18时突发胸部大面积绞痛,向后背放射,程度剧烈,随即一过性晕厥,意识模糊,急送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低于80/60mmHg,23时意识完全清醒,外院行胸部CT提示"主动脉弓降部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50.
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而高热惊厥又是引起小儿惊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高热惊厥常有复发,总共9 %或更多的复发率.因此预测是否会复发,对判断高热惊厥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