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医药卫生   90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悦宁定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HF患者362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转化酶抑制剂和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观察临床效果、安全性。结果:应用转化酶抑制剂与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后,症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转化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刘淼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5):153-154
简易程序是行政执法实践中实施行政处罚程序之一,简易程序即当场处罚程序,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组织的执法人员对于当场发现的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违法情节轻微、处罚较轻的行政违法行为,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的程序.简易程序是相对于一般程序而言的,是为了适应行政管理活动的复杂性以及行政管理效率的需要而设立的.  相似文献   
3.
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自1995年7月-2006年8月,共6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18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术中骨折11例(股骨距骨折7例,假体柄下端骨折4例),术后骨折7例(假体柄下端、远端骨折),男12例,女6例,年龄51-79岁,平均68岁,按照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骨折的AAOS分型:I型1例,Ⅱ型4例,Ⅲ型4例,IVa型4例,IVb型2例,V型1例,Ⅵ型2例,其中术中假体周围骨折11例有10例予立即内固定,1例(Ⅱ型)股骨距劈裂骨折无明显移位未做内固定,仅延迟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假体周围骨折7例有4例在两周内行手术内固定,2例合并假体松动而采用全髋关节翻修术,1例(Ⅵ型)假体远端骨折因身体原因无法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予以骨牵引4周后改石膏外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6-38个月),15例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保守治疗的1例患者术后6个月拍x线片示骨折畸形愈合,术后8个月因内科疾病死亡。Harris评分平均80分(67-92分)。[结论]术中暴力、股骨髓腔发育异常、假体型号过大、骨质疏松是术中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骨溶解、假体松动、骨质疏松加外伤是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稳定假体,减少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尤其对高龄患者更为重要),尽早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祛银合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口服祛银合剂(129例)和复方青黛丸(121例)。3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口服祛银合剂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例红皮病型银屑病均得以治愈。结论:祛银合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未发现副作用,值是临床应用,同时为红皮病型银屑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阶段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变化及BMP-2对其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测定第3代和第18代细胞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活性;测定BMP-2对不同培养时间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测定rhBMP-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细胞传至第18代后,分泌的骨钙素(OC)水平及ALP活力明显降低,与第3代细胞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3代细胞在rhBMP-2的诱导下,分泌的OC水平及ALP活力在原基础上进一步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第18代细胞在rhBMP-2的诱导下,分泌的OC水平及ALP活力在原基础上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数量均有所增加,rhBMP-2诱导组与对照组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的传代次数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rhBMP-2对细胞增殖无影响。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能力下降,rhBMP-2促进其成骨的能力亦下降。  相似文献   
6.
实体与影像学测量颈椎弓根的比较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研究颈椎精细解剖的基础上,探索一种颈椎弓根的影像学测量方法,为临床置钉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应用20具标本,先行影像学检查测量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参数,再测量每一相应实体标本的参数,应用统计学来探讨影像学与实体测量参数内在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对影像学和实体标本进行了对比测量,结果发现影像学测得的数据和实体标本所测到的数据没有明显的差异(配对t检验P〈0.05)。结论:影像学测量方法可为颈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临床流行病学》教学对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提升的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某医学院2020级全体研究生为对象,在《临床流行病学》第1次授课前和最后1次授课后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授课前对本门课程的认知和科研能力需求,以及授课后临床科研能力提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临床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果 医学生希望提高的科研能力依次为科研设计(95.2%)、统计分析(95.4%)、结果解释(86.0%)、论文写作(86.2%)。该课讲授完后调查发现,医学生对于临床科研能力提升的多个指标,均显示帮助非常大。其中,硕士研究生在开拓科研视野这一指标评价帮助非常大的比例为62.3%;博士研究生多个指标评价帮助非常大,分别为开拓科研视野(69.1%)、改善思维方式(65.4%)、提高科研设计能力(66.3%)、结果解释能力(6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无工作经验(OR=1.713,95% CI:1.209~2.428),课前自学(OR=2.048,95% CI:1.151~3.645),课前有意愿提高(OR=3.162,95% CI:1.194~8.375)是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启发和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领悟该学科对临床科研能力及实践的重要性;面对不同层次、类别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以期针对性补齐短板,提升其临床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8.
致炎物质在退变腰椎间盘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友  刘淼 《医学综述》2001,7(7):387-389
腰椎间盘突出症 (protrusionofthelumbarintervertebraldisc)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然而其产生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传统的观点认为 ,突出腰椎间盘的机械性压迫是引起神经根性疼痛的原因 ,但机械性压迫学说并不能满意解释所有的临床和病理现象。随着CT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等先进影像检查在临床中的普及应用 ,在 2 0 %~30 %的无任何疼痛病史的受检对象中发现有腰椎间盘异常改变[1 ] 。相反 ,有些患者没有腰椎间盘突出迹象 ,却出现严重的神经根性疼痛的症状[2 ] 。因此 ,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有对肺炎支原体 (MP)肺外脏器受累和心脏受累的报道 ,为了进一步研究证实我地区该病的心脏受累情况及发生率。方法 :对 30 7例门诊及住院确诊为MP感染的患儿进行临床、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并记录有关症状和体征 ,必要时测心肌酶谱 ,对发现有心脏受累者除按MP感染治疗外尚给予心脏支持疗法 ,并定期随访。结果 :有心脏受累者 46例、占 1 4 9% ,平均年龄 9 8±S1 72a。结论 :本文心脏受累者占MP感染的发生率较文献报道 (4 9% )明显为高 ,可能与多数患儿发病年龄较大存在再感染有关。我们认为凡MP感染的患儿应把心电图检查做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社区老年人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综合评分对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老年期重点疾病预防和干预项目。纳入2015年基线调查及2017年随访调查均完成认知功能状况评定,且基线未患痴呆的2 537名≥60岁的社区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其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信息(体育锻炼、社会交往、脑力休闲活动、睡眠质量、吸烟状况与饮酒状况)并计算综合评分。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综合评分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关联。结果 2 537名社区老年人群中,评分5~6分者占28.7%,6项脑认知相关生活方式因子均健康者仅占4.8%。男性与女性的健康生活方式因子分布存在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评分0~3分组相比,评分4分和5~6分组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降低(OR=0.683,95%CI:0.457~1.019;OR=0.623,95%CI:0.398~0.976;趋势P=0.030)。在女性中,与评分0~3分组相比,评分4分和5~6分组的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降低(OR=0.491,95%CI:0.297~0.812;OR=0.556,95%CI:0.332~0.929;趋势P=0.024)。结论 脑认知相关综合健康生活方式与早期认知功能下降风险降低密切相关,在女性群体中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