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8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红外线性白内障是对冶炼工人视力影响最大的原因。笔者对吉林铁合金厂接触红外线的冶炼工人进行了晶体调查,结果如下:调查内容和方法一、对象和工具调查的对象分为二组。一组是检查组,指接触红外线的高温作业组(包括冶炼工人和技术人员);一组为对照组,指不接触红外线的非高温作业组。检查组与对照组人员年龄、工龄都相同。用苏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烧伤整形科皮瓣转移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皮瓣转移手术的烧伤整形病人60例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行PDCA模式护理;对两组病人在出院当天进行评价与比较,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病人皮瓣转移术后运用PDCA 模式护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血浆置换对严重烧伤后早期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严重烧伤后6h内入院患者20例,随机分为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均进行抗休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置换组患者年龄(28±7)岁,男7例、女3例,烧伤总面积(64±25)%、Ⅲ度(38±9)%TBSA.伤后16~20h行PE治疗:采用离心式血细胞分离机,抽吸速度20~30ml/mi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脱敏止痒膜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烧伤整形残余创面并发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脱敏止痒膜湿敷加冷喷,对照组采用复方曲安奈德软膏涂抹,治疗时间为2周.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分别为10、3、7例及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两组治疗7、14 d后,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出现局部疼痛1例,患者满意率为85%;对照组出现嗜睡、头晕4例,患者满意率为60%;P均<0.05.结论 脱敏止痒膜湿敷用于治疗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盆腔肿块的种类、特征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间40例盆腔肿块并行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中,卵巢肿瘤32例,占80%(良性肿瘤27例,占84.4%;恶性肿瘤4例,占12.5%;交界性瘤1例3.1%);慢性盆腔炎症性肿块5例,占总例数12.5%;其他3例,占总例数7.5%。结论:由本组案例见,盆腔肿块以卵巢肿瘤占大部分,且恶性肿瘤发生率高,提示盆腔肿块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可以及早诊断、治疗,改善预后和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烧伤残余创面并发湿疹是指在烧伤治疗的中晚期,残余创面或新愈合创面继发的一种慢性感染性湿疹样皮炎.这也是造成残余创面反复破溃、迁延不愈甚至形成难愈性创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烧伤刨面后期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难题[1].湿疹引起的渗出、红肿、痛痒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红枣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功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灸镇痛配合放松技巧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12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接生方法及产程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配合分娩放松法进行分娩镇痛,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测定,记录产妇接受干预后0.5、1.0、1.5 h的疼痛评分,比较2组产妇分娩疼痛评分、剖宫产率。结果试验组产妇疼痛评分、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针灸配合放松技巧进行产程干预,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加速分娩的进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传统的接生方法并进行产时护理及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建立孕妇个人档案、强化产前教育及培训、严格产前监控及管理、产程中指导产妇运用拉梅兹分娩放松法、配合针灸止痛等措施。结果:试验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高,阴道分娩中转剖腹产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加速分娩进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腹产率。  相似文献   
20.
赵宇辉  孙忠人 《心脏杂志》2009,21(5):657-659
目的: 探讨针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及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针灸预处理组间(分为手针、电针和艾灸日1次组和日2次组),并与缺血预处理、单纯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比较大鼠细胞凋亡及hsp70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 针灸预处理组均能降低细胞凋亡,促进hsp70 mRNA的表达,且与针灸预处理的次数有相关性。结论: 针灸预处理日1次组与缺血预处理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无显著差异,针灸预处理日2次组优于缺血预处理组。手针、电针和艾灸的效应接近,其效应皆与日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