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腹腔镜气腹压对肝脏疾病患者血清PA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气腹压对曾患有肝脏疾病手术患者肝功能及血清前白蛋白(PA)的影响。方法选择5年内曾患有肝脏疾病,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按气腹压力分为2组。Ⅰ组为常规气腹压(10~13mmHg,1mmHg=0.133kPa),Ⅱ组为高气腹压(15—17mmHg);同时选择既往无肝脏疾患,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按气腹压同样为2组(Ⅲ组和Ⅳ组),每组30例。Ⅲ组为常规气腹压,Ⅳ组为高气腹压。4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d抽血检测PA含量及肝功能。结果PA含量Ⅰ、Ⅲ、Ⅳ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肝功能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有肝脏疾病患者于高气腹压下行腹腔镜手术,肝功能无显著变化,PA却明显降低,提示PA能快速地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探讨小剂量氟哌利多耳穴注射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手术后发生呃逆患者(经一般治疗无效,且呃逆持续4h以上)38例,行氟哌利多耳穴注射(左耳膈、交感;右耳胃、神门),每穴注射0.2ml(0.5mg)。结果优16例(42.1%),良17例(44.7%),可5例(13.2%),优良率达86.8%,总有效率100%。结论小剂量氟哌利多耳穴注射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配合心理干预对手术后胃瘫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治疗组采用盐酸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配合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盐酸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均为每天1次,共14次。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配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芬太尼与氟哌利多混合液(芬氟合剂)分时段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90例足月单胎且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按分娩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为芬氟合剂分时段穴位(肾俞及次髂)注射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相同时段分别肌肉注射0.9%氯化钠液2.5 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胎儿娩出后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并取胎儿脐血行血气分析。结果镇痛后,观察组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活跃期分别为(3.6±1.7)分和(7.8±1.7)分,t=11.719,第2产程分别为(3.1±1.4)分和(8.1±1.9)分,t=14.212,P均<0.01];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血血气分析(pH、PO_2、PCO_2)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0.431、0.280、0.533、0.093,P均>0.05)。结论芬氟合剂分时段穴位注射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能满足全产程的镇痛作用,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临床确诊的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单纯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时段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P0.05);治疗后头疼发作次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少(P0.01,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与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月经性偏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每组34例。星状神经节阻滞于月经前6天开始,与穴位注射交替进行,隔天1次,3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穴位注射于月经前5天开始,选取脑户、率谷、百会、头维4个头部穴位分别注射稀释后的甲氧氯普胺1 m L(2.5 mg),隔天注射1次,3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药物治疗组口服西比灵(氟桂利嗪)2.5 mg,于月经前5天开始,每晚1次,连服7天,共3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2组患者均于治疗后3、6个月分别观察镇痛效果、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发作频率及头痛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或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及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月经性偏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且无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80例斑秃确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36/40),对照组有效率67%(27/40例),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患者、对照组3例患者斑秃皮损处在针刺后接受紫外线照射治疗,出现局部红斑反应,调整照射剂量及时间后,红斑反应消失。结论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针药并用法治疗斑秃,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易处理。  相似文献   
79.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已有较多的临床及实验报道,其疗效尚较满意。自1994-2000年,我们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基础上,配合颅骨骨膜下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7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与比较硬膜外(EA)与腰硬联合阻滞(CESA)用于双胎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双胎妊娠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拟行剖宫产术产妇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Ⅰ组采用EA,Ⅱ组采用CESA。观察麻醉效果、起效时间等。结果:(1)麻醉效果:Ⅰ级,Ⅰ组4例(26.7%),Ⅱ组14例(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起效时间:Ⅰ组(14.6±2.8)min,Ⅱ组(4.6±1.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ESA用于双胎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术麻醉效果良好,起效快,且便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