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2篇
医药卫生   4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在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脂联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276G/T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了266例非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和脂联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276G/T)的关系,研究设立了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相对于T/T基因型,G/G基因型修正后的OR值为3.16,(P〈0.05);G/G+G/T基因型的修正后OR值为2.69,(P〈0.05)。结论:脂联素SNP+276G/T各种基因型和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G/G基因型很可能是冠心病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2.
动脉硬度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硬度指数(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S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39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采用CardioVision MS-2000动脉硬度测量仪测定ASI作为反映动脉弹性的指标.根据ASI水平分为三组:Ⅰ组(ASI 0-70,186例),Ⅱ组(ASI 71~140,108例),Ⅲ组(ASI>140,102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支数来评价.结果:三组间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收缩压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显著的差别,平均病变血管支数Ⅲ组>Ⅱ组>Ⅰ组(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脂蛋白(a)、尿酸、ASI与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病变血管支数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S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ASI是一种评价动脉弹性功能的良好指标,可以提供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在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脂联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276 G/T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了266例非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和脂联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276 G/T)的关系,研究设立了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相对于T/T基因型,G/G基因型修正后的OR值为3.16,(P<0.05);G/G G/T基因型的修正后OR值为2.69,(P<0.05).结论:脂联素SNP 276 G/T各种基因型和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G/G基因型很可能是冠心病的易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493G/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335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和206例无冠心病对照者MTP-493G/T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MTP-493G/T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别,同时观察MTP-493G/T对血脂参数的影响.结果:在中国江苏汉族人群中发现三种基因型,GG型发生频率最高,CT型次之,TT型发生频率最低.冠心病组TT基因型频率(6%)高于对照组(3%)(P<0.05),且T等位基因频率(1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12%)(P<0.01).各基因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性.TT基冈型TG、LDL-C水平高于GG型(P<0.05),而TC、HDL-C和LP(a)水平在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的OR值为2.14(95%CI 1.22~6.56,P=0.014),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不依赖TT基因型升高TG、LDL-C的作用.结论: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493TT基因型可能与冠心病易感性有关,其作用不依赖于TT基因型对TG、LDL-C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依诺沙星分散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依诺沙星分散片(受试制剂)和依诺沙星片(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予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依诺沙星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各0.4 g单剂量口服。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血样中依诺沙星的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 ax分别为(5 320±1 275)和(5 163±1 241)ng.mL-1;Tm ax(0.88±0.37)和(0.89±0.37)h;AUC0→24 h(23 317±7 187)和(22 904±7 098)ng.h.mL-1;AUC0→∞(24 502±7 396)和(24 085±7 377)ng.h.m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9)%。结论:依诺沙星分散片与依诺沙星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16.
介入放射学是60年代兴起,80年代传入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作为放射学的一项新技术,对心、脑血管疾病及一些癌症的诊断和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优越性早有报道[1],因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项技术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X射线诊断技术,需要操作人员在X射线机床侧长时间工作,这给介入操作者带来了一定的辐射危害.辐射防护也就成为介入放射人员较突出的一个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解我市介入放射工作者的辐射效应,本文通过标准水模体[2]对模拟诊疗工作中,X射线剂量场分布情况的现场测量调查,从中找出基本的规律性,以探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介入放射学的辐射防护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7.
淄博市1993年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创建放射卫生综合监督管理示范市,并于 1995年顺利通过了卫生部专家组的考核验收。几年来,我们在实施这一工作中的做法与体会是:1做法1.1把好选场定址关“三建”(指新建、改建、扩建)单位要建会产生放射性影响的建筑、设施,必须提交书面材料,申请市级卫生(根据卫生监督体制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具体实施监督监测工作仍为卫生防疫机构)、公安部门审批。两部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要求和申请的内容,到“三建”单位初定的现场,…  相似文献   
118.
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RS)发生机制和防治手段的探讨,一直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全世界对RS的防治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新近血管内放射防治PTCA术后RS的初步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就血管内放射防治PTCA术后R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9.
应用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卵巢囊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诊断卵巢囊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及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 37例卵巢囊性肿瘤患者进行观察 ,获取肿瘤不同切面的二维及三维图像 ,并与术中及术后病理比较。结果 :三维超声所建图像清晰、直观、立体感强 ,能够描述内壁特征 ,显示内部结构如间隔、乳头状突起 ,确定病变与相邻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 :三维超声成像从多切面、多角度对病变进行重建观察 ,获取更多的临床诊断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 ,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研究糖基化终产物(AGEs)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间的关系,探讨AGEs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抽取30例健康人群(A组)、32例糖尿病患者(B组)及36例冠心病患者(C组)的外周血液,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AGEs与VCAM-1的水平.结果 B组AGEs和VCAM 1浓度均较A组明显升高[(12.43±0.52) U/ml vs.(8.82±0.36) U/ml和(735.50±55.75) pg/ml vs.(417.80±27.34) pg/ml](P<0.01);而C组AGEs和VCAM-1浓度为(9.04±0.38) U/ml和(417.80±27.34) pg/ml,均与A组相仿(P>0.05).B组、C组血清中AGEs浓度与VCAM-1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7347、0.6329,P<0.01).结论 AGEs在体内可以促进VCAM-1的分泌,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