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5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51.
光叶珙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光叶珙桐 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 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使用波谱分析技术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光叶珙桐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3,4,5-trihydroxy-benzoic acid1),鞣花酸(ellagic acid2),顺丁烯二酸(maleic acid3),槲皮素(quercetin4),3-O-β-D-吡喃半乳糖基-槲皮素苷(quercetin-3-O-β-D-galactoside5),2α,3α,19α,23-tetrahydroxyurs-12-en-28-o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ylester(6),短叶苏木酚酸乙酯(ethyl brevifolin carbosylate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52.
目的了解儿童甲状腺肿发病情况。方法选择周口市甲状腺病专科门诊1999~2002年的病例记录,选取10~14岁年龄组甲状腺肿首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来儿童甲状腺肿与儿童甲状腺病就诊病例的比相近。结论提示儿童甲状腺肿4年来就诊几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53.
那天,母亲打电话来说,周日回来吗?你想吃什么?  相似文献   
554.
目的 介绍同期联合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和封闭负压引流(USD)治疗四肢骨外露并感染病例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2009年5月~2012年1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联合VSD治疗并发感染的骨外露27例,其中胫骨上段5例,胫骨中下段20例,前臂尺桡骨骨外露2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3~67岁,平均40.5岁.方法 首先进行创面清创,按创面需求切取肌皮瓣并进行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组织瓣不需完全覆盖创面,需遗留1~2处通道与深部创腔相通,放置VSD进行封闭引流,可以同时进行冲洗.结果 组织瓣移植全部成活,成活率达100%,皮缘部分坏死1例.肢体创面修复时间提前2周,术后3周闭合创面16例,5周闭合创面8例,经长期换药治疗,内固定取出术后愈合3例.术后随访6~15月,1例改内固定患者于术后2个月发生感染,经切开引流后完全愈合,随访8个月未再发感染.结论 游离组织移植结合VSD技术一期修复创面是安全可行的,可以缩短治疗周期,避免围手术期创面感染,但对广泛组织坏死的创面不能达到一期闭合的目的,仍需反复彻底的创腔清创.  相似文献   
555.
目的观察中药局部熏洗治疗未成熟期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未成熟期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6例,分别采用中药熏洗和石蜡外敷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观察,对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熏洗组有效率为76.92%;石蜡外敷组有效率为30.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洗组疗效明显优于石蜡外敷组。结论中药熏洗能够有效抑制骨化性肌炎骨块生长,改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556.
目的 制备水杨酸甲酯乳糖苷片并考察产品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水杨酸甲酯乳糖苷为主药,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等为辅料制备水杨酸甲酯乳糖苷片,并对其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 经过实验建立了水杨酸甲酯乳糖苷片有关物质、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结论 本实验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靠;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准确度好、灵敏度高、辅料无干扰,方法可行,可用于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557.
目的探讨Evans跟骨外侧延长术治疗距跟联合合并后足外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0月,采取Evans跟骨外侧延长术治疗10例(13足)距跟联合合并后足外翻畸形患者。男6例(8足),女4例(5足);年龄13~18岁,平均15.8岁。病程10~14个月,平均11.5个月。患侧跟骨外翻、前足外展、足弓低平。疼痛部位:跗骨窦4足、距跟联合5足、踝关节4足。Silverskiold试验腓肠肌腱膜紧张3例(4足),跟腱挛缩7例(9足)。术前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46.54±9.08)分,行走1 km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54±0.88)分。术后采用AOFAS踝与后足评分、VAS评分,以及X线片测量距骨-第1跖列角(talar-first metatarsal angle,T1MT)、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 coverage angle,TCA)、距骨倾斜角(talar-horizontal angle,TH)、跟骨倾斜角(calcaneal pitch angle,CP)、跟骨外翻角(heel valgus angle,HV),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90.70±6.75)分,VAS评分为(1.85±0.90)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23.380,P=0.000;t=35.218,P=0.000)。X线片复查示截骨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个月。末次随访时,T1MT、TCA、TH、HV均较术前明显降低,CP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1例(1足)疼痛缓解不明显,1例(1足)出现腓肠神经皮支损伤症状。结论对于距跟联合合并后足外翻畸形患者,Evans跟骨外侧延长术可以有效纠正畸形、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558.
现对我院2005—01/2007—10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7例,平均年龄4.5岁。其中〈3岁10例,3~6岁4例,6~14岁3例。本组中12例有先天性心脏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3例为败血症引起。1.2临床表现发热15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及首发症状,其次为贫血9例,心功能不全10例,肝脏肿大7例,脾肿大2例,有脏器栓塞者5例,心力衰竭者2例。  相似文献   
559.
目的 探讨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作为受区血管蒂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作为受区血管蒂并与游离组织皮瓣(背阔肌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的主干血管相吻合修复23例小腿严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14例,女9例;年龄22~49岁,平均31.7岁;右侧13例,左侧10例;患肢均无局部皮瓣可供转位修复创面且只有一条主干血管或侧支血管供应远端,创面周缘无可携带游离组织皮瓣的血管蒂.损伤性质:交通伤12例,重物砸伤8例,机器绞伤3例.创面部位:小腿近端4例,小腿近中端12例,小腿中远端7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4 cm×5 cm~32 cm×12 cm,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7cm~34 cm×13 cm.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23例皮瓣全部成活,愈合时间为14~30 d,其中1例患者术后因感染出现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闭合.无一例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皮瓣供区切口一期愈合,植皮顺利成活.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2.4个月.末次随访时皮瓣外形、质地、厚薄及色泽均较满意;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辨别觉为10~25 mm;患者均对术后疗效表示满意.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具有血供可靠,术后疗效满意,术后患者无需被迫体位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560.
目的比较神效散散剂和巴布剂的透皮吸收效果。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神效散散剂和巴布剂中血竭素、三七皂苷R1。使用扩散池装置,以离体小鼠皮肤为屏障进行体外透皮吸收研究,比较神效散巴布剂和散剂中血竭素、三七皂苷R1的累积渗透量、渗透速率。结果神效散散剂和巴布剂中血竭素、三七皂苷R1累积渗透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两种成分的累积渗透量:巴布剂散剂;渗透速率:巴布剂散剂。结论与神效散散剂比较,神效散巴布剂具有更强的透皮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