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6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原发性肝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处于失衡状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与亢进,IgG等免疫球蛋白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异常升高.患者特异性免疫反应处于异常状态是与天然免疫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的[1].现认为天然免疫是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指导,特异性免疫功能失衡是与天然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的,天然免疫的物质基础是胚系基因编码的各种蛋白质,其广泛存在于血浆和血细胞上,如血浆中的补体系统和血细胞上的CR1等[2].红细胞数量巨大,在天然免疫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同时测定红细胞CR1分子与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的变化,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CR1分子量减少,而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明显上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儿童抽动——秽语症又称多发性捕动症,以多发性的不自主运动、口出怪声、秽语和局部肌肉抽搐为临床特征的病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多见于学龄儿童及少年期,且以男孩发病为多见。笔者从治疗方法和病例研究方面对该病症进行了治疗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3.
背景:体外研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1可以促进蛋白多糖合成,延缓椎间盘退变,但体内实验鲜见报道。目的:观察局部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兔退变腰椎间盘髓核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12周,经X射线证实退变后,随机选择6只模型兔及6只未造模正常兔,处死取材。分别向剩余24只模型兔L4~5椎间隙注射转化生子因子β1和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周取材,间苯三酚法测定兔椎间盘髓核内蛋白多糖的水平。结果与结论:造模12周,兔退变椎间盘髓核中蛋白多糖水平明显降低(P<0.01)。经局部注射转化生子因子β1后,兔退变椎间盘髓核中蛋白多糖表达明显增多(P<0.01)。说明在兔椎间注射转化生子因子β1可以促进髓核蛋白多糖的合成,延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无线便携式电刺激尿失禁治疗仪,该仪器通过将无线射频技术应用于肌电刺激系统,不仅能够方便地给予患者提供长期有效治疗,还能够消除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护患者隐私。本文详细介绍了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刺激脉冲的选取及无线通讯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磁共振DTI及DTT在脑梗死白质纤维束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海滨  陈文辉  乔松  许琦  赵国库   《放射学实践》2010,25(3):267-270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对不同时期脑梗死白质损伤的诊断价值,并观察白质纤维束的受损情况,为脑梗死后患侧肌力恢复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53例脑梗死患者按不同发病时期分为4组,行常规MRI及DTI检查,对比测量梗死侧与健侧相应部位脑白质的各向异性系数(FA)值,并观察梗死灶白质纤维柬的改变,按照皮质脊髓束(CST)移位、连续性及破坏程度在DTT图像上的表现分为3级。结果:超急性期梗死侧FA值(0.35±0.04)与健侧(0.37±0.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梗死侧FA值分别为0.17±0.07、0.14±0.06和0.09±0.05,分别低于健侧相应部位的FA值(分别为0.39±0.08、0.36±0.08和0.33±0.06),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DTT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肌力改变与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s=0.76,P〈0.05),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可以通过重建的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显示。结论:DTI及DTT技术能较好的评价不同时期脑梗死白质纤维束的损伤程度,对指导临床诊断和帮助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正>背景新闻2010年2月10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清脂联素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2009年烧伤患者64例其中严重烧伤患者36例,伤后5~12 h出现高血糖者25例(A组),血糖正常者11例(B组),28例中度烧伤血糖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动态检测烧伤后3、5、12、24、120 h患者血糖、血清脂联素(APN)、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的变化。结果严重烧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A组)一般出现在伤后3~24 h;A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B组和C组。结论严重烧伤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烧伤的严重程度有关,与应激性高血糖的关系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别比较热休克蛋白60(HSP60)在多西紫杉醇(Docetaxel)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及耐药前后表达的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20μmol/L Docetaxel诱导PC-3细胞凋亡,后采用逐渐加量的方式培养PC-3细胞Docetaxel耐药株;采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GE)技术定量筛选未处理组PC-3细胞与凋亡PC-3细胞,及PC-3细胞敏感株与耐药株的差异蛋白,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其进行成分鉴定,进而检测HSP60的表达。结果 HSP60在Docetaxel诱导PC-3凋亡细胞中表达上调,在Docetaxel耐药株中表达下调。结论 HSP60在PC-3凋亡细胞中高表达,在Docetaxel耐药株中的低表达,提示其可能与PC-3细胞的凋亡及耐药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利用血细胞快速培养系统模式设计为红细胞调控血糖的系统血液生物学实验,探讨肝癌患者与正常人红细胞胰岛素受体调控血糖浓度能力的差异,为肝癌系统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方法:肝癌患者与正常人枸橼酸抗凝新鲜血各自都设为全血细胞培养组和白细胞培养组,37℃温育1h,测定培养物中血糖浓度(mmol/L),计算红细胞对血糖吸附率=(白细胞培养组血糖浓度一全血培养组血糖浓度)/白细胞培养组血糖浓度。结果:正常人红细胞对血糖吸附率明显高于肝癌患者红细胞对血糖吸附率。结论:肝癌患者红细胞胰岛素受体调低血糖,将血糖转换为能量的功能明显低下。红细胞具有系统血液生物学调节功能(包括免疫和内分泌等)。枸橼酸抗凝新鲜血是一种动态的和活的血细胞悬液,而枸橼酸抗凝新鲜血细胞快速培养系统模式可设计成各种系统血液生物学实验体系用于各种疾病系统血液生物学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胆道闭锁术中胆汁成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组对62例BA患儿在Kasai术中收集从肝门流出的胆汁,以25例胆总管囊肿患儿术中收集的胆汁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胆汁中总蛋白(TP)、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CHO)、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浓度。术后随访2~16个月,随访内容有黄疸消退时间,术后血生化,术后胆管炎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存活情况。结果 BA组胆汁中ALT(210.13±127.75) U/L、GGT(319.03±206.73) U/L、TP(45.86±18.16)g/L、CHO (0.08±(0.04) mmol/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ALT:(69.39±44.55) U/L; GGT:(73.22±99.29)U/L; TP:(21.78±15.36)g/L; CHO:(0.02±0.03) mmol/L(P<0.05); BA组胆汁中TBA( 189.81±107.81) μmol/L和DBIL (61.31±25.53 )μmol/L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TBA:(735.06±199.75)μmol/L; DBIL:(90.43±27.18)μmol/L(P=0.000和P=0.035)。术前肝功能较好组胆汁中ALT(86.24±65.63) U/L、AST(801.64±516.50) U/L和GGT (205.82±112.25) U/L 浓度显著低于术前肝功能较差组,ALT:(244.67±175.69) U/L; AST:(1409.52±927.05) U/L;GGT:(362.05±235.57)U/L(P<0.05);术前肝功能较好组胆汁中TBA (346.04±279.33)μmol/L 浓度显著高于术前肝功能较差组(192.47±93.55)μmbl/L(P=0.029)。术后3个月黄疸消退者胆汁TBA显著高于未消退者(251.18±131.83)μmol/L比(121.43±80.42) μmol/L,(P=0.007);术后3个月黄疸消退者胆汁DBIL(72.08±32.51 )μmol/L显著高于未消退者(40.22±23.47) μmol/L (P=0.022)。术后1年存活者胆汁TBA浓度较术后1年死亡者显著增高(258.63±105.63)μmol/L比(110.63±46.08) μmol/L,P= 0.015);术后1年存活者胆汁ALT浓度较术后1年死亡者显著降低(8.72±8.83)U/L比(95.15±44.18)U/L,P=0.048。结论 BA术中胆汁成分与预后有明显的关系,胆汁中TBA较高、DBIL较高的BA患儿术后3个月黄疸消退较好;胆汁中TBA较高、ALT较低的BA患儿术后1年存活情况较好。胆汁TBA和ALT浓度可作为评价BA短期预后和中期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