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林言箴  曹伟新 《外科》1997,2(1):57-58,62
  相似文献   
2.
3.
丁酸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1116增殖及分化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结肠中膳食纤维的酵解产物丁酸对人结肠癌细胞株生长、增殖及分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将传代人结肠癌SW1116细胞株接种于不含及合不同浓度(2、3、4、7、10 mmol/L)丁酸的培养基中。经6、24、48和72h后,用四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细胞匀浆中癌胚抗原(CEA)及和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同时用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结果:丁酸对SW1116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在所观察的丁酸浓度及时限内,最高抑制率达53.9%。同时丁酸能大大增加SW1116细胞CEA和ALP的表达;当丁酸浓度≥7mmol/L和培养时间≥48h时,二者增加最为显著(P<0.001)。电镜显示丁酸能使细胞表面微绒毛明显增多。结论:丁酸能抑制SW1116细胞株的生长并诱导其分化。  相似文献   
4.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是胃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参与这个过程的很多基因及其产物可能成为判断病人预后的指标。表观遗传改变及基因多态性不仅影响肿瘤的易感性也与肿瘤的恶性表型有关,也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候选指标。近年来,微阵列与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技术的发展正成为寻找新的胃癌预后指标的有利工具。联合检测这些标志物不仅可以预测胃癌病人的预后,而且能够提供个体化治疗与预防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是非何杰金病在淋巴结外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本文根据Dawson等对原发性胃肠道非何杰金氏淋巴瘤(GI-NHL)的标准(无肝、睥、周围或纵膈淋巴结及骨髓累及),回顾性分析了1973~1990年间79例GI-NHL患者的资料。发现该病最常见部位在胃(70例),其次为小肠(5例)和大肠(4例)。其中Ⅰ期36例,Ⅱ期43例。85%患者主诉腹痛,31%伴体重减轻;其余初起症状为恶心(6%),胃肠道出血、肠梗阻和腹部肿块各占3%。 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75例)。其中56例作根治术:11例镜下见切除端有淋巴瘤残留;8例作剖腹探查术。术后,57例接受化疗,4例接  相似文献   
6.
静脉用脂肪乳剂要求乳剂组成尽可能接近人体吸收脂肪后的体内状态;符合正常代谢途径;在提供正常饮食等量脂肪情况下,长期应用无毒副作用;具备良好的节氮效应。乳糜微粒是机体吸收外源性甘油三酯的转运形式,每100克甘油三酯(乳糜微粒)磷脂含量为4~6克。目前市场上10%脂肪乳剂(静脉用)为每100g甘油三酯配含磷脂12g,高于乳糜微粒中磷脂(PL)/甘油三酯(TG)的比例。过剩磷脂的输入超过机体清除能力,对机体血浆脂质代谢产生不利影响,10%及20%Lipovens(Fresenius,北京)是一种静脉用脂肪乳剂,作为乳化剂的卵磷脂含量为6g/100g脂肪。磷脂/甘油三酯比例接近天然乳糜微粒,我们对短期应用这种低磷脂的Lipovends的安全性做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去甲硫氨酸全肠外营养对大鼠血清氨基酸谱等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含甲硫氨酸(+MetTPN,n=12)和去甲硫氨酸全肠外营养2组(-MetTPN,n=12),分别给予相应的TPN支持.治疗7d后,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处死,检测血清FAA(HPLC法)、肝肾功能和全血常规,同时作心、肺、肝、肾组织病理学检查.两组其余大鼠继续原TPN治疗,观察生存期.结果 -MetTPN组大鼠血清游离Met、Cys明显降低,Asp、Glu、Ser等显著增高;大鼠体重下降;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下降;血常规和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组织学检查见肝细胞轻度肿胀,细胞核仁增粗,心肺肾未见明显异常;平均生存18d.对照组上述检查未见异常,除一只大鼠因导管并发症于TPN第16d死亡,其余大鼠全部存活.结论 -MetTPN一周可致大鼠血清游离Met、Cys明显降低和Asp、Glu、Ser等显著增高,及轻度肝功能改变;随着-MetTPN时间延长,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其程度取决于肿瘤的类型、部位、大小、分期等。相对于非消化道和早期肿瘤,消化道和中晚期肿瘤对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更大。营养不良又与患者对肿瘤治疗的应答性、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相关;营养不良者的预后明显差于营养良好者。导致营养不良的因素除恶性肿瘤的局部作用、肿瘤产生的各类细胞因子导致的代谢异常和伴随抗肿瘤治疗的负性作用外,还包括患者对肿瘤的恐惧、焦虑、无望、疼痛和睡眠障碍等。不同恶性肿瘤对人体营养状况影响的共性主要表现为厌食、体质量下降和恶病质。目前,已将抗肿瘤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产生的正性影响视为与生存率同等重要;对伴有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在循证基础上提供营养干预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目的是改善功能和生活质量。营养干预主要包括处理厌食和供给营养素,尚无足够证据证实癌症患者需要特殊营养配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在右旋甲硫氨酸(D-Met)环境中氨基酸的代谢. 方法: 将6株胃癌细胞分别接种于D-Met、Met-和左旋甲硫氨酸(L-Met)培养液中,培养5 d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培养液中20种氨基酸的浓度. 结果: Met-组6株胃癌细胞的Met含量显著低于L-Met组和D-Met组(P<0.05);D-Met组和Met-组SUN-1、KATO-Ⅲ和MKN45细胞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显著高于L-Met组(P<0.05);除SUN-1和MKN45外,D-Met组和Met-组各株细胞Gln含量显著高于L-Met组(P<0.05);D-Met组和Met-组KATO-Ⅲ、NCI-N87和AGS的丙氨酸(Ala)含量显著低于L-Met组(P<0.05);D-Met组和Met-组SUN-16、KATO-Ⅲ和AGS的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低于L-Met组(P<0.05). 结论:D-Met环境可影响胃癌细胞代谢,其效果与Met-环境相似.  相似文献   
10.
Halsted以狗为实验动物,开始了甲状旁腺移植的研究。六十年代以来,在临床上分别进行了自体、同种及异种的甲旁腺移植的尝试,有的获得了完全成功,有的则发挥了暂时性的功能作用。本文介绍了美国得克萨斯州安德森医院关于人类甲旁腺自体移植的经验。全组共11例,其中4例因甲旁腺增生或腺瘤作了甲旁腺全或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