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6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往研究表明其发生常涉及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seofhetero-zygosity,LOH)这一途径,并与多个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近年来对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HNPCC)的发现和研究,使人们对大肠癌的发生机制有了新的认识。1913年Warthin首次描述了HNPC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报道了一些胃癌、大肠癌聚集的家系。但直到半世纪后,Lynch等才更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家系的遗传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根据是否发生肠外肿瘤将其分为LynchI和Lynch型。因此,HNPCC又被称为Lync…  相似文献   
72.
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灶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3~18个月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转移灶<2cm11例,2~3?cm33例,>3cm32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9例,伴脏器转移3例。放射治疗采用60Co常规分割照射,照射剂量10.8~75.0Gy。结果未完成治疗计划的9例患者均于照射后1年内死亡。照射剂量为50~75Gy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57/76)、27.6%(21/76)和9.2%(7/76)。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进行放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照射剂量以组织量65~75Gy为宜。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EC)的近期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 13例鳞癌、9例腺癌、3例腺鳞癌,其中2例肺鳞癌为手术后、化疗后局部复发。24例患者以前未做过放疗。肿瘤影像直径在4~8cm之间,适形野3~6个;肿瘤剂量48~66Gy;8~16分次。8~28d完成。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用6MV-X线加12MeV电子线常规分割放疗,剂量65~70Gy,7周左右完成。结果 24例患者1、2年疗效观察。8例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2例稳定(NC)、4例进展(PD),总有效率(CR PR)为75.0%(18/24),1、2年生存率分别为70.8%、45.8%。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小,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4.
75.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4 0 %~ 70 %的大肠癌于 5年内死于转移和复发[1] 。Yasui和Hirai[2 ] 认为肿瘤的大体分类指标是研究大肠癌转移的有价值的影响因素 ,本项工作对影响我国大肠癌术后转移与复发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 1980~ 1995年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同一研究小组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 132 5例大肠癌患者资料 ,其中直肠癌 70 8例 ,结肠癌 5 2 4例 ,结直肠多发肿瘤 93例。按Dukes分期 ,A、B、C、D期分别为 187例、5 98例、346例和 189例 ,资料不详、不能确切分类的 4例。自手术当年起建立入院治…  相似文献   
76.
77.
1991年11月到1992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快中子治癌装置上治疗10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腮腺癌、颌下腺囊腺癌、成骨肉瘤、软骨肉瘤、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2例为术后放疗,8例为复发、远位转移的晚期病例。快中子照射剂量800ncGy/5f~2168ncGy/13f,2f/1wk。近期疗效CR5例,PR4例。有效率90%。副反应包括干、湿性脱皮、水泡、糜烂,7~20天内愈合。  相似文献   
78.
大肠癌的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9.
80.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且绝大部分为B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即B细胞.CLL(B-CLL)^1。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CLL最基本及主要的诊断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可见到一些CLL患者伴幼稚淋巴细胞增多(CLL/PL),其临床表现、治疗反应、生存期等与典型CLL和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PLL)不同,现将我院1983年1月至2006年7月住院的71例CLL患者中l1例CLL/PL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