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9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目的:通过骨性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中肌功能训练的依从性分析,为正畸临床探索行之有效的肌功能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骨性错牙合伴口周肌功能异常患者78例(男35例,女43例),年龄16~39岁。进行相应的肌功能指导与训练,采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评价表,每1~2个月正畸复诊时检查、记录患者肌功能训练的进行和配合情况,连续记录6次。结果:6次均能按要求正确、熟练进行者(依从性好)15例(占19.23%);4~5次能按要求正确进行者(依从性较好)22例(占28.21%);2~3次能按要求正确进行者(依从性较差)24例(占30.77%);仅1次能基本按要求正确进行者(依从性差)17例(占21.79%)。其中依从性好和较好者中女性27例(占62.8%),男性10例(占28.6%)。结论:1女性骨性错牙合患者正畸中肌功能训练配合度相对较好;2正畸医生应针对不同患者的错牙合特点、年龄、性别采取相对个性化的方法进行正畸肌功能训练指导,从而达到提高依从性及训练目的的要求。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WPBL教学法在"循环内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对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的课程中"冠心病"和"心律失常"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WPBL教学尝试,自行撰写PBL案例"我胸痛了"和"我心慌了"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设立以传统教学方式授课班级为对照组。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形式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WPBL教学组的考试成绩平均分高于对照组(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21%的学生对WPBL教学法持肯定态度。90.68%的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并且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较大程度提高。结论:W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能力的提高,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因此,WPBL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目的为了解乙肝患者HBVDNA载量分布特征。方法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HBVDNA,选取HBVDNA阳性患者22638例进行分析,根据病毒载量(copies/ml的对数值)依次分为八组(分别为〈3、3—3.99、4—4.99、5—5.99、6—6.99、7—7.99、8—8.99、〉9)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和女性比例最高均为〈3.00载量的患者(分别为25.69%,3908/15215;29.83%,2214/7423)(X^2=43.36,P=4.55E—11),其次比例较高为7.00-7.99载量患者(分别为18.41%,2801/15215;18.90%,1403/7423)(X^2=0.80,P=0.37);病毒载量与年龄相关性分析显示男性(r=-0.87,P=0.0048)和女性(r=-0.86,P=0.006)年龄均与病毒栽量负相关。结论HBVDNA载量以〈3.00和7.00—7.99比例较多;男性和女性均显示随年龄增加病毒载量逐渐降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34.
[目的]总结武维屏教授运用柴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方法]通过分析武维屏教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机的认识,解析肝在本病病机演变中的作用,阐释武老从肝治疗本病及运用柴胡治疗本病的经验,并附医案验证。[结果]武老认为,肺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本,痰瘀是重要病理因素,虚痰瘀贯穿疾病始终。肝肺共司气血之调畅,痰浊瘀血的产生都与肝肺密切相关。故武老临床常以调肝之法治疗本病,包括疏肝理肺、清肝泻肺、解郁化痰活血之法,临证时善用柴胡。柴胡疏肝理气、推陈致新,伍黄芩能和解少阳、疏肝利胆,配芍药能理气活血通络,合二陈能解郁化痰,恰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夹瘀血碍气之病机。所举验案辨为痰浊内阻、肺气壅滞、枢机不利之证,治以疏肝理肺、化痰降气,以小青龙汤合小柴胡汤加减,临床疗效良好。[结论]武老运用柴胡调肝理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经验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继承和推广。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鉴定RA相关自身抗原COMP的一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15A11的表位特征。方法:选用随机十二肽噬菌体库对m Ab 15A11进行三轮筛选,随机挑取40个单噬菌斑,提取DNA,测序;ELISA检测每个噬菌体克隆与m Ab 15A11结合的特异性;通过Clustal W2对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展示的十二肽和COMP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Py MOL分析一致氨基酸所在肽链的二级结构及表位氨基酸之间的距离,初步确定m Ab 15A11的表位;变性和非变性Western blot、EDTA螯合Ca2+后ELISA分析以及合成多肽的ELISA实验进一步确定表位序列。结果:得到的40个测序噬菌体中,共有5个噬菌体克隆,ELISA确定克隆1和克隆2与m Ab 15A11特异性结合,其他克隆均为非特异性结合的噬菌体;氨基酸序列比对,在COMP上未发现与克隆1和克隆2噬菌体相同的连续氨基酸序列,提示m Ab 15A11的抗原表位可能为非线性表位;Py MOL分析表位氨基酸在COMP上的定位及距离,显示构象表位的合理性;变性Western blot分析为阴性,而非变性Western blot条件下为阳性;EDTA螯合Ca2+破坏COMP的构象后不能与m Ab 15A11结合,而未经处理的与m Ab 15A11结合,均说明m Ab 15A11表位是构象表位;合成多肽与m Ab 15A11的ELISA结果进一步确定了m Ab 15A11的构象表位序列。结论:鉴定了m Ab 15A11的表位是构象表位序列,且确定了该构象表位的氨基酸组成,为研究COMP抗体与抗原反应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检测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游离改良第一趾蹼皮瓣移植修复拇、示指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应用改良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拇、示指皮肤缺损19例,术前借助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明确第一跖背动脉在趾蹼皮肤的穿出点后,设计的改良皮瓣介于传统足背皮瓣与第一趾蹼皮瓣之间,手术时由远向近切取,掀起皮瓣远端直视下沿血管蒂深面往上游离皮瓣,皮瓣游离后根据受区需要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修薄,切取皮瓣面积为3.4 cm ×2.3 cm ~8.0 cm ×3.0 cm. 结果 19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11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美观,两点辨别觉2~6 mm,感觉功能恢复至S33例,S3+ 9例,S47例. 结论 改良第一趾蹼皮瓣的组织结构与拇、示指相似,修复后外形、功能恢复好,游离移植避免了局部带蒂皮瓣修复对伤手造成二次伤害,有效地保护了伤手的美观,是一种可行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8.
急性脊髓损伤(A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是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1].我们应用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探索SD大鼠ASCI后0 h和6 h的脊髓差异蛋白的表达.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编号SCXK(新)2011-0004]提供的2个月龄SD雄性大鼠8只,体质量约250 ~ 350 g(平均300 g).动物实验方法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伦理审批号20120220005). 2.动物实验分组及模型建立:将8只2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2组,即脊髓损伤后0 h组(H-0组)、脊髓损伤后6h组(每组各4只),参照Allen's方法建立大鼠ASCI模型.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珍石烧伤膏促进创面愈合情况,探究珍石烧伤膏治疗烧伤的作用机制及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7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72只)及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背部行深Ⅱ °烧伤后分3组:A组为同体对照,右侧创面涂珍石烧伤膏,左侧对照创面直接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包扎.B组背部创面全部涂珍石烧伤膏.C组凡士林油纱覆盖.观察每组创面愈合程度、创面组织病理学变化、胶原的变化和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珍石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愈合创面上皮化程度好于对照组,胶原分布规律,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珍石烧伤膏通过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刺激羟脯氨酸表达,调节胶原合成,减少瘢痕形成等机制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安宁疗护中心入住患者人口学资料及结构,探究其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启示。方法 对北京某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收治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治疗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08例患者中,99.2%为癌症末期患者,平均年龄为(69.8±15.4)岁,60岁以下患者占安宁疗护中心患者总人数的19.1%。住院时长中位数为26 d, 86.2%的患者在安宁疗护中心离世。结论 我国安宁疗护患者呈现癌症患者占比高、老年人群占比高、住院时间长及病死率高等特点。建议加强癌症相关科室建设,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制定相应的安宁疗护策略,构建安宁疗护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