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7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胰岛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细胞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比较少见。其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征已为大家所熟悉,但有关免疫组化研究报道不多。我们通过免疫组化观察,了解多种免疫组化标记与形态特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本教研室1981~1993年外检档案中...  相似文献   
52.
鼻咽癌中EB病毒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敏  刘强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2):1278-1278,1286
目的 检测43例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与鼻咽癌 发生的关系。方法 EBER-1核酸原位杂交及LMP-1和p53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结果 29例EBER-1阳性(67.4%),22例LMP-1阳性(51%),42例p53蛋白阳性(97%)。EBER-1和LMP-1阳性率低分化癌(分别为77. 8%和59.3%)高于角化型鳞癌(分别为37.5%和12.5%,P〈0.05),  相似文献   
53.
血浆交换疗法近年来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获得一定的疗效。我们对1例用大剂量激素尚不能控制病情的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用血浆交换疗法,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黄××,女,28岁,住院号27003。患者入院前4个月出现面部皮疹,1个月后间断发热,入院前3周呈持续高热,伴双膝关节疼痛,于1987年8月25日入院。入院时体检:急性病容,表情淡漠,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观察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检测HGF及其受体c-Met在IMP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IMPC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GF/c-Met蛋白在IMP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乳腺IMPC的检出率、淋巴管侵犯率、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个数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IDC)(P<0.01);IMPC组织中ER、PR、HER-2、p53、Ki-67的表达率与其在IDC中的表达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c-Met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IMPC组织中HGF的表达值比IDC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c-Met蛋白的表达值与IMPC的组织学分级、病理学分期有关(P<0.05);HGF蛋白的表达值与IMPC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 淋巴管侵犯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是IMPC的显著生物学特点,c-Met蛋白在IMPC组织中过表达,并与IMPC的组织学分级、TNM可以作为判断IMPC预后的因素之一,而HGF蛋白的表达则与IMPC的组织学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55.
小儿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病由6型和11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是儿童最常见的喉部肿瘤,病变部位为喉部,也可波及整个呼吸道。由于该病易复发,可致呼吸道阻塞,一般需多次手术治疗,常给患儿家庭带来很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同时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护理人员要熟悉小儿复发性喉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加强身心护理对患儿的康复十分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6.
在妇科工作中,手术治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手术对病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创伤,必然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尤其是妇科手术患者非常敏感,怕失去正常的生理、工作能力。对手术产生恐惧、焦虑、紧张、忧郁等不良的心理放应。这些心理状态对手术的实施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57.
1 病例资料 男,39岁.因间歇性上腹痛5天,加重2小时就诊.诉5天前出现上腹间歇性绞痛,无恶心、呕吐、畏寒及发热,无心悸、胸痛、气短.外院查血白细胞19.3×109/L,中性粒细胞0.87,血小板184×109/L;腹部B超检查示慢性胆囊炎改变,肝、肾、输尿管未见异常;摄腹部X线平片未见异常.予山莨菪碱10 mg肌内注射,左氧氟沙星0.4g静脉滴注,症状缓解后离院,后仍间断上腹痛,未重视.入院前2小时再次出现腹痛并持续加重.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中药脐贴结合穴位按摩对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因功能性便秘住院的80例患者,采取编码抽签形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通便药物,试验组增加中药脐贴(沉气散)敷脐和腹部穴位按摩。观察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治愈2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7. 5%。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15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57. 5%。试验组治疗便秘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 05)。结论中药脐贴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方法简单易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9.
子宫绒毛叶状平滑肌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30岁。因不孕症检查发现盆腔肿物1月余。查体:子宫稍大,前方触及较大肿物,上界至脐上5 cm,下界至盆底,可活动。B超示子宫上方见实质肿物,上界至脐上5 cm,向左右两侧延伸,下界至盆底,未见腹水。行剖腹手术。术中见一外生性分叶状的巨大肿物,表面充血、紫红色,似胎盘绒毛叶状,并借一长3 cm的细软蒂连于子宫底右后壁,扩张到右侧阔韧带及盆、腹腔。冷冻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行单纯肿物切除。病理检查巨检:切除的外生性分叶状肿瘤(图1)紫红色,由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30 cm×29 cm×12 cm大小;分叶状结节大小不等,5 cm×4 cm×3…  相似文献   
60.
氯苯氨丁酸对慢性应激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氯苯氨丁酸对应激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抗应激作用。方法:实验选用成年健康大鼠50只,随机将5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应激1,6,12和15d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单独饲养,避免外界干扰;应激组大鼠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制备应激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所有实验大鼠经腹腔注射γ—氨基丁酸B型受体激动剂氯苯氨丁酸(4~6mg/kg),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观察动物的心血管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应激1,6,12和15d组的大鼠在给药前的动脉压分别为(120&;#177;17),(128&;#177;9),(141&;#177;16),(130&;#177;10),(132&;#177;13)mmHg,注射4mg/kg氯苯氨丁酸对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注射6mg/kg氯苯氨丁酸时各组动物的动脉压分别降低到(70&;#177;13),(82&;#177;18),(86&;#177;11),(79&;#177;10),(78&;#177;12)mmHg,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45~12.43,P&;lt;0.01),对心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氯苯氨丁酸能够降低正常和应激大鼠血压,有剂量依赖性,氯苯氨丁酸对应激性高血压具有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