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8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电力牵引工频电磁场对作业机车司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方某省境内电气化铁路公司J103名机车司机为暴露组.并以该省内非电气化铁路公司的130名内燃机车司机为对照组;参照<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 16203-96)和国际辐射保护协会推荐标准对机车司机作业场所电磁场强度进行测定和评价,采用免疫比浊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机车司机作业场所中电场强度最低为(0.06±0.002)V/m,最高为(3200.00±54.00)V/m,平均强度为78.00(0.42±485.32)V/m;磁场强度最低为(0.01±0.005)μT,最高为(25.41±3.62)μT,平均强度为0.087(0.020,0.195)μT.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IgA水平明显升高.CD+4、CD+4/CD+8比值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力牵引工频电磁场可能影响机车司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正常人股骨近端骨密度变化(附445例DXA测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正常人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变化。材料与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445例正常人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值,其中女性255例,平均年龄45.7岁;男性190例,平均年龄46.9岁。按10岁一个年龄组统计分析。结果男性股骨近端各部位骨量峰值高于女性。男性各部位骨量峰值均在20~29岁年龄组,女性股骨颈骨量峰值位于20~39岁年龄组之间;Ward区值位于10~29岁之间;大粗隆区值位于10~19岁年龄组。男性股骨近端骨密度在70~79岁年龄组也有上升趋势。女性股骨近端各部位峰值虽与欧美女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股骨颈峰值骨量显著高于日本女性(P<0.05)。结论提供了正常人各年龄组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的正常数据及变化特点,为股骨近端骨质疏松的研究积累了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13.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军事毒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由Ostling和Jonhanson首先提出,后又经Singh和Olive建立和改进的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CellGelElectrophoresis,简称SCGE)技术,因其细胞电泳形状颇似慧星,又称慧星试验(CometAssay)。它是一种测定和研究单个细胞DNA链断裂的新电泳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其简便、快速、灵敏、样品量少、无需放射性标记,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可用于体内、体外各种实验,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有核细胞经受试物诱导的DNA损伤和修复的研究。在国外,SCGE被用于…  相似文献   
14.
病历摘要 患者女,21岁,因发现颅骨缺损3年来诊.患者2002年无意间自己发现头颅枕部骨骼缺损,大小4~5 cm,无头痛、发热等不适,否认颅骨及其他部位骨骼疼痛,外院CT示枕骨骨质缺损,边界清楚,于脑外科行颅骨修补术,术后病理提示"纤维组织及少量破碎骨组织,骨小梁间纤维组织增生及大量薄壁血管和淋巴管"(图1,2).  相似文献   
15.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对骨密度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估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对老年人骨密度测量(定量CT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影响。方法 201例老年人(年龄45-80岁,平均59.6岁)均摄正侧位脊柱X线片(正位:L1-4;侧位:T4-L4)用以评估脊柱骨折和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程度,骨病或影响骨代谢疾患者除外。腰椎骨关节病X线评估:腰椎X线正侧位(L1-4)所示骨关节病的椎间隙狭窄和椎体、棘突、椎小关节的骨质硬化和增生分别分为0度、1度、2度;椎体骨质增生另分为正常0-3度;采用半定量目视法观察201例胸腰椎侧位X线片并判定其有无椎体压缩骨折。腰椎骨密度采用定量CT双能X线骨密度仪(正位、侧位全椎体、侧位椎体中间)测量。结果 201例176例非椎体骨折者定量CT测量的骨密度结果显示:有、无退行性病变两者的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椎体正位测量结果表明:有退行性病变各组骨密度值高于无退行性病变组,特别是椎体骨质增生组更为明显(各组P值均<0.05);退行性病变各组对侧位椎体中部测量结果影响较小。x^2检验结果显示:椎体骨折与椎体退行性各组病变无明显相关(各组P值均>0.05)。结论 对检测腰椎 地性变患者,定量CT、侧位全椎体和侧位椎体和侧位椎体中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优于椎体正位测量,因此建议有严重退行性变者应行定量CT骨密度测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MRI引导下激光导热疗法(LITT)处理动物正常肝脏,判断病灶MRI实时信号反映病理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新鲜猪肝20个,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2W 10min、4W2.5min、4Wmin、4W7.5min、8W2.5min5个组,每组4个。在开放私MR仪上,于射频扰相稳态采集反转梯度回波(radiofrequency spoiled steady state acquisiton with rewound gradient echo,RSSG)序列下LITT处理猪肝,监测病灶MRI信号变化至术后5min,对病灶大体直径和术后即刻(术后0min)及5min时MRI信号直径进行比较,并观察MRI信号与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每组中LITT大体病灶与相应MRI信号直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1)LITT病灶大体直径与术后实时MRI信号直径比较,t值分别为1.095、0.792、0.775、0.000、0.522,P值均>0.05,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病理上病灶大体和镜下表现与实时MRI信号存在着对应关系;(2)LITT病灶大体直径与术后5minMRI信号直径比较,t值分别为14.000、5.019、19.053、3.434、16.189,P值均<0.05,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RI引导下LITT处理正常猪肝MRI实时信号可以反映实际病灶的变化。MRI引导下LITT可能成为治疗局部和区域性肿瘤的1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5 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期 1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研究 ;11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期半年的开放前瞻性研究。用药半年比较治疗前后骨密度和药物的副作用。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骨密度。结果 用药组治疗 1年时 ,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分别平均增加 4 7%±3 0 %、1 4 %± 3 7% ,安慰剂组增加 0 1%± 4 1%、- 1 3%± 5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用药组骨转换指标Ca/Cr、Hop/Cr在 3个月时降低到最低点 ;ALP在 6个月时降低到最低点 (P <0 0 1)。在开放组中 ,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平均分别增加 4 5 %± 4 3% (P <0 0 1)、1 5 %±5 2 % (P <0 0 1) ,用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主要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 (13 3% )、其次为皮疹和头昏 ,均为轻度、一过性 ,继续用药后自然缓解。结论 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骨矿含量的测定方法简介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骨矿含量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其临床应用方面还有许多相关问题值得商榷。本文仅就临床常见的X线片测量、X线片光吸收法、单光子和单能X线吸收测量法、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定量Cr、显微Cr、定量磁共振和定量超声等测量方法作一简介,并就有关的诊断标准、质控、骨密度仪的选择和应用、骨密度报告的解释、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病的区分和影像的鉴别诊断及其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益钙宁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益钙宁(人工合成鳗鱼降钙素,Elcatonin)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45例,有明显的减轻骨痛和改善活动功能的效果,有效率为91.1%,31例(占68.9%)病人停药后改善疼痛作用持续1个月以上。血TRAP和尿Ftyp排量在用约后均有明显降低,支持此药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作用。仅用药初期少数病人有轻微脸红、心悸或恶心等副作用。可自行缓解或对症处理后消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观察X线平片、CT和MRI在检查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2 5例RA患者 ,其中女 2 0例 ,男 5例 ,年龄为 2 8~ 70岁 ,平均 4 5 .36岁。临床诊断符合 1987年美国纽约类风湿协会修订的RA诊断标准。为比较观察X线平片、CT和MRI在RA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左、右腕分别行CT和MR冠状面扫描。MR成像仪的场强为 0 .3T。扫描时先行平扫 ,扫描序列分别为SET1WI和梯度回波重T2 WI(T2 WI)。然后行增强T1WI作进一步检查。结果  2 5例临床诊断为RA患者的 5 0个腕关节中 ,X线显示骨侵蚀病变者有 14个腕关节 ,MRI检出骨侵蚀病变者有 5 0个腕关节 ;2 5例中行CT检查者有 16例 32个腕关节 ,其中 2 2个腕关节有骨侵蚀病变。MRI共检出 16 4处腕骨的骨侵蚀病灶 ,而X线平片仅检出 2 1处腕骨骨侵蚀病灶 ,CT检出 6 8处骨侵蚀病灶。月骨是最易受累的部位 ,其X线、CT和MR的检出率分别为 6 .0 %、2 8.1%和5 4 .0 %。在类风湿关节炎骨质侵蚀病变的检出上 ,3种检查方法之间经两两比较分析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值均 <0 .0 1)。MRI不仅可显示RA早期CT和X线所不能显示的腕部骨质侵蚀改变 ,还可显示滑膜炎性及水肿改变 ,增强MRI可鉴别血管翳与关节积液。结论 在检查RA患者早期腕关节病变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