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5篇
工业技术   12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研究了Ti3Al C2体材料在氢气氛中的高温(1100~1400℃)热稳定性。采用XRD、SEM、SIMS和Raman分析等手段对Ti3Al C2临氢反应前后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使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计算了反应过程中的气态产物。结果表明,在1100~1400℃氢气氛条件下有少量H溶解在Ti3Al C2材料中,Ti3Al C2发生了以Al元素缺失为特征的有限程度的分解反应。缺失的Al元素与气氛中极微量的氧反应形成了均匀但不致密的Al2O3膜;而当反应温度为1400℃时,Al2O3膜发生了明显的脱落。使用热力学软件的计算结果预测,部分缺失Al元素与H2反应生成气体产物Al H。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300℃以下Ti3Al C2具有较好的耐氢性能。  相似文献   
62.
63.
64.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面心立方fcc、体心立方bcc和六方密堆hcp结构金属中氦缺陷,计算分析了三种晶体结构金属中四面体间隙位置、八面体间隙位置和替代位置氦原子的形成能.并比较了fcc、bcc和hcp结构中不同位置氦点缺陷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5.
文章介绍了铒氢化物的热力学特性研究进展,实验测定了铒三氘化物的热解吸谱,建立了热解吸谱峰与晶体精细结构的对应关系,发现并确认了铒氘化物中氘原子占据CaF2型面心立方结构(fcc)八面体间隙(βOct)和四面体间隙位置(βTet)时的氘释放峰。采用Redhead模型计算得到了γ+β相、βOct相和βTet相铒氘化物解吸氘的表观活化能,其值分别为(178.3±3.0)、(204.5±1.2)和(309.2±0.6) kJ/mol。结果显示,相结构对铒氘化物的热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提出了基于实验热解吸谱和Redhead理论模型来评估升温速率影响金属氢化物热解吸特性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大幅减少实验工作量。  相似文献   
66.
利用FTIR、XRD、AFM等方法,分析了聚乙烯醇(PVA)膜材料在不同氚气氛下的氚衰变辐照效应,表征了氚衰变β射线对PVA中氢与氚同位素置换的诱导激化作用,明确了PVA中的氚取代主要发生在C-H基团,而醇羟基O-H基团因强烈的氢键作用而未发生氚取代;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晶度等均发生了变化。通过PVA膜拉伸力学性能实验,测定了不同氚衰变辐照下PVA膜材料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结果显示,与其微观结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67.
实验研究了Ti3AlC2体材料在700~1000℃氢气氛中的热稳定性。通过XRD、SEM、EDS、XPS和Raman分析手段对反应产物和材料形貌进行了表征, 通过热力学软件Factsage对气体产物进行了理论模拟。在700~1000℃氢气氛(低O压)条件下, 固态产物是Al2O3、TiO2和石墨, 气态产物是CH4, 未检测到氢化物的生成。SEM分析表明, 样品表面未生成明显的孔洞和裂缝。通过Ti3AlC2临氢前后的物相及形貌变化分析结果, 初步表明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氢性能, 可能的原因是反应产物中生成的氧化物对Ti3AlC2基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69.
介绍了3种组成的Ti—V合金(Ti0.75V0.24、Ti0.51V0.49和Ti0.25V0.75)吸氢动力学研究方法,获得了动力学曲线、动力学方程及表观动力学参数。分析了Ti—V合金吸氢动力学的影响因素,金属氢化物动力学过程的特点及其与气-固反应动力学的区别。对反应程度进行归纳,得出T-V合金吸氢动力学方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0.
利用金属氢化物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测试系统对表面具有氧化层的钛膜进行了恒温吸氘和变温吸氘实验。结果表明:试样恒温吸氘时。吸氘速率随氧化层厚度的增加而变慢,达到吸氘平衡的时间也变长;试样变温吸氘时,在相同的升温速率和相同的初始氘气压力下,吸氘温度随氧化层厚度的增加而升高,表明钛膜表面氧化层具有一定的阻氘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