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30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31.
132.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妨碍养猪业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近年来 ,青海省现患病人增多 ,猪体囊虫病发病率增高[1 ] ,有日趋严重之势。为此 ,作者于 1997~ 1998年 ,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开展了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选点 依据地理类型、经济状况、环境卫生相近之原则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 ,选择五峰乡的陈家台村为汉族调查点 ,台子乡的多寺代村为土族调查点。1.2 调查对象  1周岁以上人群及屠宰年猪 (春节前家庭宰杀的猪 )为调查对象。1.3 试剂来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  相似文献   
133.
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评估膜部室间隔缺损 (室缺 )的导管封堵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患者均有运动后心悸气短 ,胸骨左缘第 3~ 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返流样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或分裂。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厚 17例 ,左心房增大 8例。超声心动图证实为膜部室缺。左心室造影测量室缺直径为 3~ 10 (4 .9± 1.8)mm ,室缺上缘距主动脉瓣下缘 1~ 5 (2 .3± 0 .9)mm ,36例合并有膜部室间隔膨出瘤 ,2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和 1例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选用Judkins右冠状动脉导管和Terumo导丝 ,通过室缺建立轨道 ,82例采用膜部室缺封堵器 6~ 14型号封堵 ,7例选用PDA蘑菇伞封堵 ,合并PDA者先行室缺封堵而后堵闭PDA。结果  88例介入治疗成功 ,6 7例即刻无分流 ,2 1例有少量分流 ,1例室缺术后封堵器脱落 ,经导管取出后行外科手术修复室缺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 1~ 15个月无异常表现。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有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 ,膜部室缺封堵术是一项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远期疗效尚需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34.
患者男,16岁,因间断胸痛6个月于2006年4月21日入院。体格检查肱动脉血压144/63 mm Hg(1mmHg=0.133kPa),口唇无紫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肺动脉区第2心音增强、分裂,股动脉枪击音阳性。心电图左心室高电压;心脏摄片心胸比值0.52;胸部CT检查示左肺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右肺血管纹理清晰,  相似文献   
135.
家族性基底节钙化症是一极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亦称Fahr氏病。笔者遇到 2例 ,系姐弟 ,报告如下。2例患者为亲姐弟 ,弟弟为先证者 ,因外伤入院治疗 ,CT检查发现本病。后邀其姐做CT检查亦证实患有本病。患者父母发育正常。例 1,男 ,14岁。体检 :神志清 ,身材矮小 ,身高仅 110cm ,发育较同龄少年明显迟缓 ,皮肤粗糙 ,面部多发皮脂腺瘤。智力低下 ,在小学一年级学习 3年未能升级。心肺正常。无锥体束征及锥体外系症状 ,皮肤感觉正常 ,病理反射未引出。血清钙、磷正常 ;无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的表现。CT检查 :两侧大脑基底节区呈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比较青南高原与柴达木盆地两地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形态学特征,为虫株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青南高原的黄南州同仁县、柴达木盆地的德令哈市为采样点,采集当地自然感染,发育良好的绵羊棘球蚴囊,分别人工感染实验犬,45d后粪检绦虫卵阳性时剖杀,取其肠道成虫,AAF固定液固定,成虫虫体用洋红或苏木素染液染色,切取的顶突钩用4%孔雀绿染液染色。低倍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用测微尺测量,记录结果。结果 德令哈株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多数为4节,黄南株多数为5节;德令哈株成虫链体较细长,黄南株较宽短,两株虫体总长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黄南株成虫成熟节片睾丸数与德令哈株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黄南株睾丸在生殖孔前后的分布相当,而德令哈株睾丸多分布于生殖孔前。两成虫生殖孔位置都位于链体节片偏后,但德令哈株有6.84%的生殖孔偏前。黄南株成虫雄茎囊明显小于德令哈株;虫体头钩总数多于德令哈株,大钩、小钩总宽均〉德令哈株,头钩总长两成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青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两地细粒棘球绦虫虫体在某些形态特征上显著不同,提示我国可能存在不同的地理株。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肝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患者诊断及手术治疗,为该类患者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18年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断为肝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确诊3例肝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患者。其中1例经术前CT检查确诊为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并在术中得到证实;另2例经术前彩超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细粒棘球蚴病,但根据术中病灶形态和术后病理学确诊为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2例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1例探查后仅行肝细粒棘球蚴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结论肝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患者术前易漏诊、误诊,影像学检查联合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才能最终确诊。肝细粒和多房棘球蚴混合感染患者手术相对复杂、困难,针对不同感染类型患者应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分析1995—2005年青海省人与动物棘球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方法人群棘球蚴病感染情况以Bu-ELISA、EM18-ELISA和B超、X线进行检查和评价。动物棘球蚴病/棘球绦虫感染调查采用解剖学方法和寄生虫学方法。结果①女性人群的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人群(14.41%和4.81%、10.22%和3.25%);随年龄增长,人群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升高(见表5);以牧民、喇嘛的血清阳性率和患病率最高(17.73%和9.33%、18.56%和10.0%)。②青海省人与动物棘球蚴病/棘球绦虫的血清阳性率和感染/患病率以青南高原的果洛、玉树、黄南三州最高(见表1、7、8),祁连山地和河湟谷地的海南、海北两州次之,海东地区、西宁及柴达木盆地的海西州较低。③青海省是以囊型棘球蚴病/细粒棘球绦虫为主的囊型和泡型棘球蚴病的混合流行区,并在其南部发现存在石渠棘球绦虫的动物感染。结论青海省棘球绦虫的生活史循环链十分复杂,家养动物相互之间、野生动物相互之间、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之间均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39.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9县18个调查点的9156人进行了一次性粪检。其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4.0%,其中感染1种寄生虫者占总感染人数的76.6%,同时感染2、3、4、5和6种寄生虫者分别占19.4%、3.4%、0.4%、0.06%和0.04%。本次共查见寄生虫15种,其中蠕虫6种,以蛔虫的感染率为最高(43.5%),原虫9种,以结肠内阿米巴感染率为最高(8.3%)。调查结果表明,本区人体寄生虫感染分布的特点是:以小于15岁的少年儿童感染率高;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少数民族感染率较高;地区分布有明显差异,有随地形、水系和海拔之不同表现为虫种和感染率不同。总的来看,寄生虫的感染水平从西北向东南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0.
目的分析青海省棘球蚴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为提高棘球蚴病的综合诊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青海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49例棘球蚴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及临床信息,采用EpiData 3.02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以棘球蚴病是否治愈为因变量,对两型棘球蚴病的疾病转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棘球蚴病患者治愈的影响因素,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整理了949例棘球蚴病患者临床资料,细粒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 CE) 756例,其中男性350例,女性406例;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 193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103例,女性较男性略多;藏族CE 524例、AE 141例;职业以农牧民为主,CE 604例、 AE 157例;文化程度均以文盲为主,CE 596例、 AE 147例;CE以青海省玉树州多见(209例),AE以青海省果洛州多见(93例)。临床症状腹部不适CE 579例,AE 140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CE 663例,AE 142例;超声声像学分型CE2 (多子囊型) 227例、 CE4 (实变型)302例、 AE1 (浸润型) 162例;手术治疗CE 409例,AE 83例。CE疾病转归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段、包囊大小、超声声像学分型、有无并发症、是否手术组间转归不同(P <0.01);AE疾病转归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分级(P <0.05)、是否手术(P <0.01)组间转归不同。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影响CE患者治愈的主要因素为性别(P <0.05)、包囊大小(P <0.05)和是否手术(P <0.01),而影响AE患者治愈的主要因素仅为手术治疗(P <0.01)。结论青海省两型棘球蚴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是提高两型棘球蚴病治愈率的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