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在停止核苷类药物(NUCs)治疗后,CHB患者的病情复发情况。方法收集接受NUCs治疗达到停药标准的CHB患者79例,其中HBeAg阳性患者47例,HBeAg阴性患者32例。接受拉米夫定(LAM)治疗者33例、阿德福韦酯(ADV)治疗者27例、恩替卡韦(ETV)治疗者19例。观察停药48 w患者生物化学和病毒学指标的反弹情况。结果在79例接受NUCs治疗达到停药标准的CHB患者,在停药48 w时HBV DNA转阳43例(54.4%)。在HBeAg阳性患者,HBV DNA转阳26例(55.3%),在HBeAg阴性患者,HBV DNA转阳17例(53.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LAM、ADV和ETV治疗患者在停药后血清HBV DNA转阳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48 w时ALT再次升高36例(45.6%)。在HBeAg阳性患者,ALT再次升高20例(42.6%),在HBeAg阴性患者,ALT再次升高16例(5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LAM、ADV和ETV治疗的患者血清ALT再次升高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NUCs治疗达到停药标准的CHB患者,不管应用现有的何种药物,在停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对这些患者的再治疗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2.
目的:调查慢性乙肝患者及其家属的学习需求,为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院传染科抽取8名护士,随机抽取28名慢性乙肝患者和40名患者家属进行访问调查。结果:初步得出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学习需求内容条目。结论:护士对乙肝患者及其家属学习需求的认识存在不足,患者及其家属对学习需求的认识比较深刻。  相似文献   
23.
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是难治性疾病,而糖尿病亦是一种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两者合并常常相互影响,治疗比较困难,且预后较差。为此,我们对1998年12月~2002年4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19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为使神经外科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颅内感染患者,安全持续引流脑脊液,防止引流管堵塞,提高引流效率,降低死亡率,防止脑积水发生.方法 将常规硬膜外导管切去盲端,扩大侧孔.并与一次性脑室外引流器连接,形成一个密闭引流系统引流脑脊液.结果 引流明显通畅,留置引流管时间缩短,颅内感染控制时间缩短,脑积水,死亡率等明显降低.结论 改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系统明显优于常规引流方法,效果明显,经济、实用、安全、高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5.
目的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用实时B超对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术中实时B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术中实时B超扫描,17例术后行颅脑CT扫描对比分析。结果 9例实时B超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及时手术清除血肿,获得良好疗效,死亡1例;另外17例术后结合颅脑CT,7例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术后疗效差,死亡6例;由脑挫伤引起的术中脑水肿、脑膨出共8例,无死亡;2例为脑梗死,无死亡。术中实时B超可以准确诊断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对脑室和中线结构形态可以准确诊断;从天幕上对天幕下结构观察基本无意义。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挫伤、脑梗死等均可引起术中急性脑膨出,各有其不同的膨出过程。术中实时B超可以快捷准确地判断脑膨出的原因,从而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决策和处理,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HBV DNA的相关性,以探讨PreS1抗原在慢性HBV复制中的作用。方法以ELISA法、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225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的PreS1抗原、HBV标志物、HBV DNA及肝功能等。结果 225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eAg、PreS1抗原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9.5%、57.3%和61.3%;PreS1抗原、HBV DNA阳性率在HBeAg阴性与阳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抗原与HBeAg和HBV DNA均存在相关性(P<0.01);PreS1抗原阳性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 HBV PreS1抗原与HBeAg和HBV DNA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双向注入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对49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双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双向引流,治疗组24例交替每天向侧脑室引流管注入10万U尿激酶,拔除侧脑室引流管后向腰大池引流管内,每天注入10万U尿激酶液化冲洗。对照组25例只交替向侧脑室注入2万U尿激酶,拔除侧脑室引流管后向腰大池引流管内,每天注入2万U尿激酶液化冲洗。结果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进行预后评价。治疗组Ⅰ级8例,Ⅱ级10例,Ⅲ级3例,有效率(87.5%)。对照组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7例,有效率(64.0%)。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术后双向注入尿激酶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中,大剂量尿激酶(UK)较常规剂量,安全可靠,可尽快清除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促进患者早日清醒,缩短住院日,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减少颅内感染,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髓疾病术中唤醒时间和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37例神经外科脊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右美托咪定维持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维持组。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治疗组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2 μg/kg·h,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唤醒前5 min(T1)、自主呼吸恢复(T2),唤醒即刻(T3),和唤醒后5 min(T4),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脑电双频指数变化,并比较两组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及唤醒时躁动情况。结果 两组唤醒即刻,唤醒后5 min,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唤醒前5 min(P<0.05),治疗组唤醒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唤醒即刻躁动情况、唤醒期间脑电双频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不延迟术中唤醒时间,且唤醒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躁动发生率减少,用于脊柱脊髓手术术中唤醒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长期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后转换为替诺福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医院收治的94例均已接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以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继续给予拉米夫定联合...  相似文献   
3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期如何正规治疗,尚无统一规范,疗效亦无法具体衡量。我科自2006年至2009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9例,恢复期通过综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Karnofsky功能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评估生活质量,较GOS预后评分法疗效更直观,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