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的评价经腋静脉途径穿刺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比较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常规组)和经腋静脉途径(非常规组)穿刺植入电极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X光曝光时间等。结果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相似(P0.05);非常规组穿刺并发症少于常规组(0.36%vs 1.81%,P0.05),但非常规组X光曝光时间要明显长于常规组[(83.51±29.09)s vs(10.72±30.47)s,P0.05)]。结论经腋静脉途径穿刺植入人工心脏永久起搏器有效,安全性好,但其X光曝光时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Parodi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即使是通过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成功进行再灌注的患者,如合并高血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更易发生心力衰竭。但这类患者心力衰竭发病率的增加与梗死后左室重塑没有明显相关性。该研究共纳入953例患AMI并成功行PCI的患者,其中324例合并有高血压,共随访5年。在血压正常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122±36)ml vs(131±47)ml,P<0.001],而高血压组没有[(127±41)ml vs(128±31)ml,P=0.768],6个月时,左室重塑的发生率2组无差别。5年后,高血压组患者因心力衰竭而住院和NYHA≥2级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型利钠多肽(BNP)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53例CHF患者按病因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组31例,特异性心肌病组22例,所有患者进行血浆N末端B型利纳多肽原(NT-proBNP)测定,并接受Swan-Ganz球囊漂浮导管检查,记录心腔压力并测得心排量(CO)和心脏指数(CI),评价不同病因患者之间NT-proBNP水平及与心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NT-proBNP与CI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32;CHD与特异性心肌病导致的CHF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是(38.74&#177;34.672)ng&#215;10-3/ml和(363.573&#177;179.89)ng&#215;10-3/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131);两组CI分别是(2.13&#177;0.342)L/min.m2和(1.902&#177;0.314)L/min.m^2,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754)。结论NT-proBNP浓度检测为临床方便、快捷地区分CHF病因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左束支起搏患者的心脏机械同步性的早期改变.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因二度Ⅱ型及以上房室阻滞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顺利行左束支起搏术(LBBP)的患者21例(LBBP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术(RVOTP)的二度Ⅱ型及以上房室阻滞患者23例(RVOTP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经导管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心脏几何构型和电生理的变化。方法记录24例ASD患者经导管封堵术前及术后1个月、6个月心电图(ECG)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指标的变化,ECG指标包括PR间期、QRS时限和QTc;TTE测量指标包括收缩末期左房横径(LAD)、右房横径(RAD)、计算RAD/LAD比值;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计算RVDD/LVDD比值。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RAD由(42±10)mm降至(36±8)mm(P〈O.01),RACl/LAD由1.3±0.2降至1.1±0.1(P〈O.05);RVDD由(33±8)mm降至(27±6)mm(P〈O.01),LVDD由(40±7)mm升至(45±6)mm(P〈0.01),RVDD/LVDD由0.8±0.1降至0.6±0.1(P-(0.05)。术后6个月时,RAD降至(32±8)mm,PR问期由(135±20)ms降至(127±18)ms(Pd0.01),QRS时限由(101±10)ms降至(92±11)ms(Pd0.01),QTc由(430±20)ms降至(425±18)ms(Pd0.05)。LAD至术后6个月时仍无显著变化。结论ASD的介入封堵治疗减轻了右心系统的容量负荷,使心脏的几何构型在术后早期即发生改变,电生理在随后数月也发生变化。介入封堵术逆转了ASD患者的,心脏重构。  相似文献   
16.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胃肠道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动脉血管病变,我们会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在高危血管性疾病患者中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可能会以胃肠道并发症为代价。严重的胃肠道并发症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胃肠道出血、穿孔和死亡。轻的并发症包括消化不良、药物性食管炎、上皮出血、糜烂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出现胃肠道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包括老年、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胃食管返流性疾病、食管炎、未治疗的Hp感染、肠道息肉或癌症以及抗凝剂、类固醇激素、非甾体类消炎药的使用。前列腺素合成被抑制…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导管消融及外科手术等。对于其方式的选择也有争论。现就心房颤动的当前相关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左束支区域起搏(LBBP)和右室心尖部起搏(RVP)对房室传导阻滞的老年患者早期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19-08期间我院因房室传导阻滞行LBBP治疗的60岁以上的患者30例(LBBP组),以我院同期行传统RVP的3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RVP组),分析起搏术前术后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及NYHA分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前LAD、LVEDD、IVST、PWT、LAA、LAV、LAVI、E、IVS-e、LAT-e、E/e'、TRV、LVEF、NYHA分级无统计学差异。LBBP组患者术后与术前相比,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RVP组术后与术前相比,LAD、LAA、LAV、LAVI、IVS-e、LAT-e、E/e'和TRV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IVST、PWT、E、LVEF、NYHA分级无统计学差异;RVP组术后与LBBP组术后相比,LAD、LVEDD、LAA、LAV、LAVI、IVS-e、LAT-e、E/e'和TRV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ST、PWT、E、LVEF、NYHA分级无统计学差异;RVP组术后与RVP组术前及LBBP组术后相比,二尖瓣反流及三尖瓣反流缩流颈增加(P0.05)。结论:相比传统RVP,LBBP保护老年患者早期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HTSSU-mAlb/Ucr)的变化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探讨采用晨尿U-mAlb/Ucr筛选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方法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用免疫比浊法,尿肌酐测定用苦味酸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50%狭窄及斑块组、≥50%狭窄组。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分别用病变血管的支数、病变狭窄程度及病变评分表示。结果正常组、〈50%狭窄及斑块组和≥50%狭窄组的晨尿U-mAlb/Ucr不同。相关分析发现,U-mAlb/Ucr与冠心病变血管数、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评分具有相关性。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mAlb/Ucr)可作为门诊筛查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