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立体定向伏隔核毁损术后1年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变化。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立体定向双侧伏隔核毁损术治疗酒精依赖患者33例。术后1年应用简明36项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1年患者戒断率为87.9%(29/33)、复饮率为12.1%(4/33);患者生存质量WHOQOL—BREF评分及健康状况sF-36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沪〈0.05);术后患者主观感受的健康状况评分亦显著改善(P〈0.05)。术后2例发生嗅觉障碍,均于6月内恢复;未发生明显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伏隔核毁损术短期内对酒精依赖患者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严重酒精依赖患者在其他方法治疗均无效时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探讨患者机体免疫状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NK细胞及CD4/CD8的比值变化。结果:(1)Ⅰ期乳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Ⅱ、Ⅲ期乳癌患者血CD3、CD4、CD4/CD8均低于Ⅰ期,CD8百分率显著高于Ⅰ期(P<0.05)。(2)腋窝淋巴结转移组(L+)中CD3、CD4、CD4/CD8、NK细胞显著低于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组(L-),而CD8百分率L+组显著高于组L-(P<0.05)。结论:乳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是判断其临床分期、预后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赵江涛  李洪涛  宫云昭 《医学综述》2009,15(11):1746-1748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应用于临床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36例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伴脊柱不稳的患者,年龄21~72岁,平均51.3岁,分别采用计算机导航系统(A组16例)和传统X线透视法(B组20例)行椎弓根钉固定术。比较两组置钉位置和术中使用X线次数。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血管和神经损伤并发症,两组螺钉位置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项安全的手术,且手术精度高。  相似文献   
14.
赵江涛  李洪涛  宫云昭 《医学综述》2009,15(10):1594-1595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的1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5个月。所有植骨在3~4个月内融合,融合率100%。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平均为15.3分。平均改善率为82.6%,其中优12例,良2例。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实用,且疗效满意的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对63耳有迷路瘘管的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的同时用颞肌筋膜或同种肋软骨片加筋膜一期修复瘘管。结果417耳慢性中耳炎中并发迷路瘘管63耳,其中胆脂瘤型60耳,骨疡型3耳。瘘管位于外半规管56耳(88.99%),耳蜗2耳,上半规管3耳,外半规管和上半规管同时有瘘管2耳。63耳中术前有眩晕症状的37耳(58.7%)。其中瘘管试验阳性13耳(35.1%),有眩晕症状耳平均骨导阈值为40.1dB,无眩晕症状耳为33.2dB。除1耳外,全部病例行瘘管一期修复后,眩晕症状消失。结论用同种异体肋软骨片加筋膜修复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是理想的方法,对瘘管大,病变重者应行二期手术。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每年全球约40万人死于该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大量研究表明,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的异常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乳腺癌的癌变过程中,相关基因改变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预后价值[1]。在与乳腺癌有关的指标研究中,P53癌基因蛋白是判断原发性乳腺癌的较好指标[2]。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痔注射横扎并整形小切口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8例予内痔注射横扎并整形小切口外痔切除术,对照组96例予外剥内扎硬注术。观察2组疗效、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变化;观察手术后水肿、出血、肛门失禁情况;比较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肛门狭窄;观察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手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后疼痛较对照组减轻。2组水肿、出血、肛门失禁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后水肿、出血、肛门失禁情况均较对照组减轻。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治疗组手术后尿潴留、肛门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痔注射横扎并整形小切口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简便易行,费用低廉,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l20例乳腺癌中ER、PR、P53、HER-2及TOPⅡ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得ER、PR、P53、H ER-2及TOPⅡ在120例乳腺癌中表达情况.结果:ER、PR、P53、HER-2及TOPⅡ的表达分别是:48(40.00%)、50(42.67%)、71(59.17%)、67(55.8...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耳漏中耳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15例无耳漏中耳乳突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无耳漏病史,鼓膜病变主要发生在松弛部包括充血、肥厚、膨隆。其中5例的鼓膜和外耳道局部无阳性体征。听力损失多为中度(30-40DB),计有11例。颞骨CT扫描病变主要集中在上鼓室和鼓窦。手术主要是清除病变,解除并引流通道的阻塞。术后随访1~3年,病变无复发,听力平均提高10-20DB。结论提高对无耳漏中耳乳突炎的认识,颞骨CT扫描可提高诊断率,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江涛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3):125-126
目的 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梅尼埃病的效果.方法 13例难治性梅尼埃病患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mg,第2天再注射5 mg,以后每周1次,每次5mg,同时配合鼓室正压治疗,检测眩晕、听力及耳鸣变化.结果 13例随访2~5年,眩晕完全控制9例,明显减轻3例,半年后复发1例,再次治疗1疗程后眩晕得到控制;耳鸣消失5例,减轻3例,无效5例;听力提高10~30 dB 9例,无改变4例,无听力减退者.结论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配合间歇性鼓室正压治疗难治性梅尼埃病能有效控制眩晕,其操作简单,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