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治安案件,工业生产意外等所致外伤也日益增多,其中颅脑外伤是最常见的严重外伤.研究急诊颅脑外伤流行病学的特点对于急诊外科日常工作和急诊外科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1].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脾切除术后高凝状态的原因。方法 :以四氯化碳所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 3组 ,检测 D-二聚体 (D- D)水平 ,血小板计数 (PL T) ,α颗粒膜蛋白 - 1 4 0 (GMP- 1 4 0 )血浆浓度 ,全血黏度 (WBV)。术前对照组 1 2只 ,不做手术 ,直接测定 ;行部分大网膜切除术 4 0只 (手术对照组 ) ,于术后第 3天 (1 2只 )、第 7天 (1 2只 )、第 1 4天 (8只 )及第 2 1天 (8只 )采血检测 ;行脾全切除术 8只 (脾全切除术组 ) ,也于术后第 3天 (1 1只 )、第 7天 (1 0只 )、第 1 4天 (8只 )及第 2 1天 (9只 )采血检测。结果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脾全切除术组自术后第 7天起 PL T、GMP- 1 4 0、WBV明显高于部分大网膜切除术组 (P <0 .0 1 ,P <0 .0 5 ,P <0 .0 5 ) ,自第 1 4天起 D- D明显高于部分大网膜切除术组 (P <0 .0 1 ) ,至实验结束时也未见下降。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脾全切除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血小板数目持续增多和功能活跃以及全血黏度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赵会民  王熙斌  李政钊  韦钰晴 《重庆医学》2011,40(7):661-662,665
目的基于急诊科与胸外科密切协作,探索更加高效、节约和安全的创伤性血气胸临床路径。方法以该院急诊科接诊的创伤性血气胸病例62例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日期分为两组,传统路径组(30例)明确诊断后交由胸外科专科治疗,协作路径组(32例)明确诊断后与胸外科密切协作在急诊科进行救治,需剖胸手术者才转入胸外科治疗,所有病例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创伤严重程度、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并发症、平均住院日、人均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 2种临床路径病例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创伤严重程度、主要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协作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人均医疗费用显著低于传统路径组(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急诊科与胸外科密切协作的临床路径与传统临床路径相比,同样安全并且更加节约高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科收治的22例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发伤的病例资料,统计致伤原因、合并伤、治疗方式及转归.按照CRASH PLAN法快速诊断及VIPCO流程治疗,手术遵循损伤控制外科原则.结果:抢救室行胸腔闭式引流术9例次,气管切开术1例,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14例.急诊剖胸手术2例,剖腹手术2例,膈肌修补术3例,开颅手术1例.生存16例,死亡6例,病死率27.3%.生存组和死亡组ISS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胸外伤合并多发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急救应遵循多发伤诊治流程,在处理胸部损伤的同时,要注意及时处理合并伤.  相似文献   
35.
结合4年来的实践,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法、阶段成果等方面,总结急诊专科医师继续教育经验,探讨急诊医师专业化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36.
多发伤早期休克复苏的护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发伤早期休克复苏的护理策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38例多发伤致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护理方法及效果等情况,总结创伤性休克的主要病因,探讨相应护理策略。结果11例休克迅速恶化致死,127例复苏成功;伤后1周内16例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MOF),其中5例死亡,122完全脱离生命危险。结论多发伤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失血过多、急性泵功能衰竭、严重呼吸障碍、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等;针对休克原因的综合性复苏护理策略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总体病死率。  相似文献   
37.
不同方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绞痛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绞痛的效果,探讨快速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方法:304例泌尿系统结石绞痛病例随机分为5组,a组62例给予山莨菪碱100mg肌注,b组57例给予曲玛多100mg肌注,c组64例给予山莨菪碱10mg肌注并20mg静脉滴注,d组63例给予曲玛多100mg肌注并山莨菪碱20mg静滴,e组58例给予曲玛多100mg肌注又山莨菪碱10mg肌注并20mg静滴,各组静脉输液量相同,用药完毕后观察疗效,其中d、e组病例中用药完毕疼痛无缓解者追加山莨菪碱20mg静滴后再次观察比较。结果:c、d、e组的疼痛解除率和总有效率较a、b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e组追加山莨菪碱后疼痛解除率较c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充分解痉治疗可以获得更高的疼痛解除率,不同个体对山莨菪碱的敏感性不同,但在20~50mg的剂量范围内,疗效良好且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早期气管插管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颅脑外伤昏迷患者89例,按急诊科接诊日期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于急救现场或接诊后立即气管插管;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气道管理,在需要使用呼吸机时才置入气管插管,其他医疗措施按诊疗常规进行.随访24 h,比较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伤后0.5 h气管插管使用率、伤后4 h呕吐发生率、伤后24 h呼吸机使用率、伤后24 h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伤后0.5 h气管插管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后24 h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可以显著降低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有效保障气道安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生物酶液化术和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2月本科收治的23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接受YL-1型颅内血肿穿刺±生物酶液化术作为观察组,11例接受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基本信息,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随访3个月GOS评分。结果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1例)在性别(男58.33%vs.63.64%,女41.67%vs.36.36%)、年龄[(65.5±11.8)岁vs.(56.8±10.1)岁]、术前GCS评分[(6.83±3.93)VS.(5.82±3.40)]、颅内血肿量(mL)[(50.52±23.07)vs.(68.77±11.18)]、住院天数[(15.58±14.72)dvs.(22.45±18.37)d]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h)[(0.73±0.21)vs.(3.92±0.67)]、住院费用[(45230.50±36566.88)元vs.(79857.90±34916.48)元]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两组优良率(33.3%vs.18.1%)、重残率(25.0%VS.27.3%)、病死率(41.7%VS.54.6%)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L-1型颅内血肿穿刺±生物酶液化术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在中老年HICH及急救领域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0.
研究区域内急诊疾病病谱,特别是急危重症病谱,对于急诊科的建设与发展有重要意义[1].现对2003年4月1日至2006年2月1日,我院接诊的急危重症2 027例的病人构成情况及病谱,做初步汇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