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3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了解2017~2019年急性胃肠炎患儿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急性胃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粪便标本共1 458份,提取病毒RNA,使用RT-PCR法扩增诺如病毒的衣壳蛋白VP1区,完善基因测序和基因型鉴定。 结果 1 458份粪便样本中,共检出158份阳性标本,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0.84%(158/1 458);不同年份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2.2%(105/860),高于女性[8.9%(53/598)](P=0.043)。12~<18月龄患儿的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6.9%(51/301)。诺如病毒流行高峰在每年的8~10月。23份诺如病毒阳性标本合并轮状病毒感染。检出的诺如病毒主要为GII型(97.5%,154/158),GI型仅4例(2.5%,4/158)。对阳性标本进行衣壳蛋白VP1区测序发现:GII型标本中以GII.4为主,占69.6%(110/158),其中99份为GII.4 Sydney 2012,占62.7%(99/158);其次为GII.3,占15.2%(24/158);GII.2占10.1%(16/158);GII.6占1.9%(3/158);GII.17占0.6%(1/158)。GI型标本中包括GI.3,占1.3%(2/158);GI.2、GI.5各占0.6%(1/158)。 结论 2017~2019年该院就诊的诺如病毒感染患儿以病毒为GII.4 Sydney 2012型为主,虽在全年均可存在诺如病毒感染,但8~10月份为高峰期,其间加强诺如病毒监测及重点人群防护,有助于对儿童诺如病毒腹泻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32.
胡月 《大家健康》2011,(10):11-11
1.头昏、头晕、颈部疼痛并不一定是颈椎病 目前,大众对颈椎病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在门诊,我们时常遇到一些因头昏、头晕来就诊的病人。因查不出明确原因,部分医生统统将其归于颈椎病之列。其实,有头昏、头晕,颈部疼痛等症状并不一定都是颈椎病。  相似文献   
33.
医保对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势在必行,应由传统的被动支付向管理型支付方向发展。在需方对医疗机构支付方式上.应确定与参保对象承受能力相适应的费用分担比例,同时组合应用多种支付方式:在医保对医疗机构支付方式上,应由后付制转向预付制、由单一的支付方式转向混合型支付方式。支付方式改革要辅之以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医保谈判机制和注重配套政策支撑等。  相似文献   
34.
Mac-2结合蛋白(M2BP)是存在于胞浆、组织液和血浆中的一类糖蛋白,可由多种组织器官分泌。Mac-2结合蛋白糖基化异构体(M2BPGi)由肝星状细胞合成,简述了M2BPGi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现状,发现血清M2BPGi水平有助于提高肝脏病变诊断、监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较其他无创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有望成为肝脏病变诊断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分析基于症状困扰形成的症状群与基于症状严重程度形成的症状群的异同,为形成适合我国人群的胃癌管理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胃癌特异性模块对85例胃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分别基于症状严重程度和症状困扰程度提取症状群,分析两者的异同。结果 18项症状中,严重程度得分前3位为疲乏、疼痛、苦恼;困扰程度得分前3位为疲乏、恶心、吞咽困难。因子分析,14项症状进入严重程度分析,形成病感症状群(3项)、消化道症状群(5项)、情绪症状群(3项)、胃癌特异性症状群(3项)4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49%;13项症状进入困扰程度分析,形成病感症状群(2项)、情绪症状群(4项)、消化道症状群(4项)、胃癌特异性症状群(3项)4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38%。结论两种分析模式均形成4种症状群;疲乏的严重度及困扰度均排第一,疼痛困扰度相对较轻,恶心等胃肠道症状困扰度高于严重度。在护理中除重视严重度及困扰度均高的疲乏等症状外,要特别关注严重度不高而困扰度较高的症状,以便采取措施缓解症状,利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疗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总结22号染色体三体嵌合的临床特征,提高对22号染色体三体嵌合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就诊于安徽省立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确诊为22号染色体三体嵌合胎儿的病例1例,并检索相关文献,总结主要临床特征.结果 病人28岁,17+6周无创DNA检测提示22号染色体三体高风险,孕18周产前超声筛查提示无明显异常,孕20周进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核型为47,XX,+22[5]/46,XX[69],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结果提示22号染色体存在三体嵌合,比例约为20%.相关文献报道22号染色体三体嵌合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低耳位、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身体对称生长受限、指甲发育异常、第5指内弯等.结论 22号染色体三体嵌合病人的临床表型具有差异性,产前诊断时应联合多种检测方法尽量避免漏检,同时应告知病人该项检测的局限性,由病人自行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对比单用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用Cochrane评价方法对文献的风险偏倚进行评价;对纳入文献的临床疗效、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RCTs文献,涉及1 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1)与单用西药组比较,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可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为1.55,95%可信区间(CI)为(1.39,1.72)];根据干预药物种类进行亚组分析,联合使用柳氮磺吡啶组和美沙拉嗪/奥沙拉嗪组合并的效应量RR分别为1.46[95%CI(1.19,1.77)]、1.59[95%CI(1.40,1.80)];根据干预疗程进行亚组分析,1~30 d、31~60 d、61~90 d疗程组合并的效应量RR分别为1.42[95%CI(1.18,1.70)]、1.69[95%CI(1.44,1.97)]、1.47[95%CI(1.15,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可以改善DAI评分,并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的文献同质性较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与单用西药组比较,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联用美沙拉嗪一类新型5-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疗效更佳,可改善疾病活动程度及炎症因子水平,适宜的疗程为30~60 d。因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各试验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结论需进一步的高质量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总结并总结临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110例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以及头孢菌素种类和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比较大及比较小的患者不良反应几率比较大,第三代头孢菌素发生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性的变态反应.结论: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在临床用药中医生应该熟悉掌握临床禁忌及适应症,根据患者的情况控制药物的剂量.  相似文献   
39.
目的:应用定量磁敏感图(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比较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大脑深部灰质核团的磁敏感值(magnetic susceptibility value,MSV),并分析ESRD患者MSV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的相关性,探讨QSM技术评估ESRD患者脑铁沉积的价值以及脑铁沉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5例ESRD患者及2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应用QSM技术测量每个人大脑深部灰质核团的MSV,应用Mann?Whitney U 检验比较各核团MSV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其诊断效能,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ESRD患者MSV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ESRD患者双侧红核(red nucleus,RN)、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尾状核头部(caudate head,CA)、壳核(putamen,PU)的MSV大于健康对照者(P均<0.05)。双侧RN、SN、PU及CA的MSV可以区分ESR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当右侧PU的MSV为0.085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91%。ESRD患者右侧RN的MSV与语言能力、抽象能力呈负相关,左侧CA的MSV与注意力、语言能力呈负相关,左侧苍白球(globus pallidus,GP)的MSV和视觉空间与执行能力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QSM技术不仅可以定量评估ESRD患者脑内铁沉积,还可以分析ESRD患者脑内铁沉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中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单中心单臂历史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32例符合入排条件,拟行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组成试验组,同时搜集2017年1月—2019年6月行同步放化疗且符合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宫颈癌患者病历资料,按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组成对照组。试验组为前瞻性入组,患者第1次化疗给药结束24 h后sc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每次6 mg,每化疗周期1次,共给药2次。若使用PEG-rhG-CSF预防后,中性粒细胞计数(ANC)仍<1.0×109·L-1,可给予短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5 μg·kg-1,sc给药,直至ANC≥2.0×109·L-1。对照组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既往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初始不给予PEG-rhG-CSF,当患者出现ANC<1.0×109·L-1后sc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5 μg·kg-1,持续使用,每日1次,直至ANC≥2.0×109·L-1。记录两组患者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化疗延迟和放疗中断发生率;评价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乏力、骨关节痛、发热、皮肤黏膜反应、恶心及呕吐等。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基线均衡。试验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59.4%,对照组为84.3%,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试验组为31.3%(10/32),对照组为56.3%(18/32),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试验组中位时间为0 d(0~29 d),显著低于对照组2 d(0~38 d);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试验组中位时间为0 d(0~22 d),显著低于对照组1 d(0~38 d)。两组FN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有降低趋势。试验组放疗中断1例,对照组2例,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延迟化疗出现4例(12.5%),对照组出现12例(3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乏力、骨关节痛、发热、皮肤黏膜反应、恶心及呕吐等,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过程中预防性应用PEG-rhG-CSF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以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减少FN和不良反应,避免治疗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