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医药卫生   39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培养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形态学和功能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短期培养内的最佳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Seglen胶原酶二步灌流法分离肝细胞。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 ;并收集不同时期培养上清监测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平均每只大鼠肝获取 1.2 1× 10 8个肝细胞 ,平均活力为 93.6 %。光镜下见肝细胞生长良好 ,可存活 3周 ,电镜下可见丰富的细胞器 ,细胞连接及胆小管 ,细胞角蛋白 18强阳性表达。肝细胞功能检测白蛋白分泌及尿素合成功能在第 3,4天时较好。结论 :肝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具有一致性 ,原代肝细胞在培养第 3,4天功能较好 ,可能为肝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应用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52.
植物蛋白MAP30等药物抗HBV的体外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体外观察植物蛋白MAP30 (Momordicaanti HIVproteinof 30ku)、α 干扰素 (α IFN)、无环鸟苷 (ACV)及叠氮胸苷 (AZT)的抗HBV作用 .方法 :以HepG2 .2 .15细胞为靶细胞 ,实验共进行 9d .采用ELISA法及荧光定量PCR法 ,测定药物对细胞培养上清HBsAg ,HBeAg及细胞内外HBVDNA的抑制作用 .结果 :MAP30具有明显抗HBV的作用 ,其抑制HBsAg,HBeAg及细胞内外HBVDNA的 5 0 %抑制浓度 (IC50 )分别为 0 .8,0 .6 ,0 .6及 0 .5 μmol·L-1,治疗指数 (TI) >4~ 7.α IFN也有抑制HBV的作用 ,但抑制作用较弱 ,而ACV及AZT对HBV无抑制作用 .结论 :抗HIV植物蛋白MAP30具有体外抑制HBV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3.
β3 integrin is one of a large family in cell-surface adhesion receptors, which can mediate cell-cell,cell-extracellular matrix interactions, and plays a key role in many virus infections. In this paper,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β3 integrin family are reviewed and the role in hantavirus infection is delineated.  相似文献   
154.
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61例血液透析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云志  白雪帆 《临床荟萃》2000,15(12):537-538
1998~1999年笔者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学习期间,共收治危重型或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61例,在血液透析中加入小剂量肝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1例中,男性56例,女性5例;年龄21~68岁,平均44.6岁。按EHF分型诊断标准[1]分为:重型16例,危重型45例。均具有EHF的典型表现。其中伴有肠道出血32例,呕血和(或)黑便24例,血性尿膜18例,大量活动性出血3例(出血量>2000ml),血尿5例,鼻出血3例,咯血1例;伴烦躁、抽搐、谵妄、昏迷等19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急性心衰5例,房颤…  相似文献   
155.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C)与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CV/HBV)共感染者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疗效的观察。方法治疗前后定期采集31例CHC、30例HCV/HBV共感染者的外周血,检测HCV RNA、HBV DNA和肝脏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CHC患者血清中HCV RNA含量51.6%〈102拷贝/ml,HCV/HBV共感染者HCV、HBV下降均不理想。结论 PEG-IFNα-2a抗病毒治疗HCV/HBV共感染者疗效较单纯丙型肝炎患者差,但对HBV、HCV有抑制作用,并部分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6.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各病期外周静脉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sVEGFR2)、血管生成-素1(ANG-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及其变化与病程中血管渗漏的关系,为研究HFR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68例不同病期HFRS患者外周静脉血上述5种细胞因子,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同时对20例HFRS患者病程5期连续动态收集的外周静脉血标本中的VEGF进行了测定。结果在所有观察患者中,血浆VEGF水平从发热期开始增高[(337.6±238.0)ng/L],休克期达到峰值[(556.0±185.2)ng/L],少尿期开始迅速下降[(259.0±152.8)ng/L],在多尿期[(223.1±110.6)ng/L]和恢复期[(246.5±202.0)ng/L]回落到正常水平。HFRS患者sVEGFR2、ANG-1水平在休克、少尿、多尿期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NF-α和IFN-γ水平在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多尿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大多数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患者不同病期及不同临床型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MCP-1)浓度变化与疾病相关性,为HFRS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2年10月—2014年1月期间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住院就诊的81例HFRS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其血浆中MCP-1水平,同步检测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并分析MCP-1与临床常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在急性期,所有患者血浆MCP-1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浆MCP-1水平升高比轻型/中型更为显著;中型、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浆MCP-1水平急性期均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MCP-1水平与白细胞、尿素氮、肌酐水平呈正相关,与血小板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HFRS患者血浆MCP-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 cells,PBMCs)表面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2和TLR4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表达,并探讨TLR2、TLR4与Treg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应用抗-TLR2-PE、抗-TLR4-APC、抗-CD14-FITC及抗-CD4-PerCP、抗-CD25-FITC、扰-CD127-PE对67例研究对象[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 related liver cirrhosis,LC)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21例、健康对照(normal control,Nc)16例]PBMCs表面分子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对TLR2、TLR4及Treg进行检测.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 LC组、CHB组、NC组单核细胞表面TLR2、TLR4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200.3±96.8和32.1±7.2、214.0±72.6和25.2 ±8.3、94.1 ±17.6和17.8 ±3.9.LC组与NC组、CHB组与NC组TLR2 MF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与CHB组TLR2 M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与NC组、CHB组与NC、LC与NC组TLR4 MF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CHB组、Nc组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07%±1.43%、5.88%±1.66%、4.21%±1.24%),CHB组与NC组、CHB组与L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C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LC组,TLR4的表达与Treg呈正相关(r=0.469,P=0.032),TLR2与血清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428,P=0.021).结论 LC患者,TLR2、TLR4的表达显著上调,TLR2、TLR4可能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9.
卡他布兰汉菌(Branhamellacatarrhalis,BC)是寄居于人类上呼吸道的一种细菌,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现将我院发生的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经痰菌培养及临床特征证实为BC菌感染的28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1995年7月~1996年12月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男23例,女5例,年龄54~81岁,平均66.27岁。本组病例符合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的诊断标准[1]。出现BC菌感染前均应用抗生素治疗,其中应用2种以上者24例(85.7%),…  相似文献   
160.
前列腺素E_1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对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抗纤维化疗效。方法 将 10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以PGE16 0 μg加入 10 %葡萄糖 2 5 0ml中静滴 ,1次 /d ,疗程 30d。对照组以门冬氨酸钾镁 30ml加入 10 %葡萄糖中 2 5 0ml静滴 ,1次 /d ,疗程相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肝功能均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IVC、LN ,B超探测脾脏厚度。结果 治疗组血清HA、IVC以及LN水平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治疗组 5 0 %病例脾脏缩小。结论 PGE1能明显降低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A、IVC、LN水平 ,且脾脏缩小 ,有一定抗纤维化作用。可作为抗纤维化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