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1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75篇
医药卫生   349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上消化道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肿瘤,为了解我市上消化道肿瘤的患病情况及癌前病变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1月,在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的支持下,温岭市开展了上消化道肿瘤普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2.
83.
理工科高校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体系、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以及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也存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足、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亟待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不强等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理工科高校必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集聚和培养,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和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就业质量和激发创业热情,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优势,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200例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100例产妇。我们对A组产妇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对B组产妇进行传统的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麻醉起效的时间、麻醉前后的血压和心率、胎儿的Apgar(抢救指数)评分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为98%,B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为82%。A组产妇麻醉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产妇麻醉起效的时间为5.25±1.68min,B组产妇麻醉起效的时间为11.16±2.44min。A组产妇麻醉起效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麻醉前,两组产妇的血压和心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麻醉后,两组产妇的血压和心率均较麻醉前有所下降,其中A组产妇麻醉后的血压和心率略低于B组产妇,但二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产妇胎儿的Apgar评分为8.57±1.36分,B组产妇胎儿的Apgar评分为8.42±0.69分。两组产妇胎儿的Apgar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产妇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为5.2%,B组产妇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为16.1%。A组产妇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B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地提高产妇麻醉的效果,缩短其麻醉的时间,降低其发生麻醉不良反应的几率,而且对产妇和胎儿的健康无损害作用。此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71例肺心病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5d、10d和15d测心肌酶谱。入院后均给予吸氧、抗生素、解痉化痰等综合治疗。出院后系统随访1年。结果随着NYHA心功能级别的增高.肺心病患者心肌酶谱LDH、α-HBDH、CK和CKMB的值均相应增高。心功能Ⅳ级组心肌酶谱升高尤为明显。肺心病治疗有效的患者心肌酶谱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好转的患者心肌酶谱在治疗后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不明显;而治疗无效的患者,心肌酶谱在治疗后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随访1年内,心肌酶谱正常的患者再入院率为5.3%,而心肌酶谱异常患者的再人院率为28.9%。入院心肌酶谱是影响肺心病患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心病患者的心肌酶谱与病情密切相关,并且能够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冷冻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血浆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肋间神经冷冻组、PCIA组及临时肌肉注射哌替啶组,每组40例.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VAS)法评价疼痛程度,比较各组术前、术后相应时间点IL-6及CRP水平,并观察比较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48 h,肋间神经冷冻组[95.0% (38/40)]、PCIA组[90.0%(36/40)]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临时肌肉注射哌替啶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术前1 d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肋间神经冷冻组术后6h时IL-6水平显著低于同期PCIA组[(13.82±4.42) ng/L比(17.94±5.1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ld及术后2h时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肋间神经冷冻组术后24 h时CR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PCIA组[(112.6±14.0) mg/L比(125.5±17.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时肌肉注射哌替啶组、肋间神经冷冻组和PCI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9/40)、5.0%(2/40)、12.5%(5/4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可以显著减轻开胸术后患者的疼痛,降低术后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87.
正附子与大黄、人参、熟地黄合称"药中四维"~([1]),能够"除六腑之沉寒,补三阳之厥逆"~([2]),虽具毒性,但其功效显著,为诸药所莫及,药用历史悠久。林胜友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对于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有着丰富的经验与较深的造诣,其临证充分把握附子的性味与归经特点,将附子用于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将林老师运用附子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比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辐射剂量及照射时间。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行DSA与DSA+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的213例患者,其中行DSA患者147例,DSA+CAS者66例。术前先对患者行Allen‘s试验,桡动脉搏动良好且试验阳性经患者同意行桡动脉穿刺者为观察组,其余行股动脉穿刺者为对照组。行DSA患者中对照组52例,观察组95例。行DSA+CAS患者中对照组24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股动脉穿刺,观察组行桡动脉穿刺。分别对比不同介入方式的DSA与DSA+CAS患者累积剂量(CD)、总剂量面积乘积(DAP)、电影(DAP)、透视(DAP)、透视时间及采集帧数、射线照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DSA患者射线照射时间及假性动脉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SA+CAS患者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射线照射时间、血肿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SA患者CD、总剂量DAP、电影DAP、透视DAP及采集帧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CAS患者中观察组患者CD、总剂量DAP、电影DAP、透视DAP及采集帧数均明显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路径相比行全脑血管造影对辐射剂量及照射时间均无显著影响,但经桡动脉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桡动脉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较股动脉路径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缩短照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采用损伤控制理念治疗肝癌破裂出血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损伤控制理念治疗,11例患者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后9例患者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均存活;1例患者病灶巨大,伴严重肝硬化,最后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患者肝内多发病灶,未能手术。结论损伤控制理念联合确定性手术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