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2篇
  2024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研究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联合热疗、化疗治疗术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2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方差分析单纯采用IMRT与联合热疗、联合热化疗的差异,并分析放疗量效之间的关系和内生场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单纯IMRT治疗有效率为63.16%,IMRT联合热疗有效率为78.52%,IMRT联合热、化疗有效率为86.29%;放射治疗量DT<40Gy有效率为57. 69%,DT40~60Gy有效率为79.20%,DT≥60Gy有效率为89.78%;内生场治疗<4次有效率为68.37%,≥4次有效率为83.16%.经统计学处理,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MRT联合热、化疗能更有效的控制术后乳腺癌进展.肿瘤量DT与疗效呈正相关;内生场治疗次数与疗效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联合热疗、狼毒水提液外用治疗皮肤癌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皮肤癌患者采用IMRT放射治疗与IMRT联合微波热疗以及狼毒水提液外用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单纯IMRT治疗有效率为61.11%,IMRT联合热疗有效率为72.23%,IMRT联合微波热疗以及中药狼毒水提液外用有效率为85.00%;经统计学处理,IMRT联合热疗以及中药狼毒水提液外用组比单纯IMRT组和IMRT联合微波热疗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IMRT联合热疗、中药狼毒水提液外用能更有效的控制皮肤癌发展。  相似文献   
83.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热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联合热、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方差分析单纯采用IMRT与联合热疗、联合热化疗的差异,并分析放疗量效之间的关系、微波热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单纯IMRT治疗有效率为47.62%,IMRT联合热疗有效率为56.67%,IMRT联合热、化疗有效率为73.53%;放射治疗量DT<40Gy有效率为56.00%,DT40~60Gy有效率为62.68%,DT≥60Gy有效率为72.41%;微波热疗<4次有效率为46.67%;微波热疗≥4次有效率为76.48%。经统计学处理,IMRT联合热化疗治疗组比单纯IMRT组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IMRT联合热疗组比单纯IMRT组有效率有所提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T为≥60Gy组比DT<40组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DT为40~60Gy组比DT<40组有效率有所提高,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MRT联合热、化疗能更有效的控制进展期胃癌发展;一定条件下,放射剂量越高治疗效果越好;在病人身体能耐受的前提下,微波热疗次数与疗效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4.
杨柯  王义善  王莉平  胡蓉蓉  王鑫  谷金 《医学信息》2010,23(14):2496-2498
本文主要综述了狼毒活性成分及其抗肿瘤药理作用,狼毒的临床应用情况,提出了狼毒对肿瘤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对肝肿瘤适形放疗后的患者进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以发现其特征,为与适形放疗后病灶未控或复发提供鉴别依据。方法30例单发肝癌患者采用了适形放疗,36~48Gy/8~12次,1次/2d。1~3个月后开始CT复查。对TDF值≥90及<90时与CT影像学异常的关系进行四格表精确检验法统计学处理。结果15例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10例中无强化6例,动脉期为低密度、门脉期或延迟期呈强化状态2例,早期至延迟期均强化2例。TDF值≥90与<90的放射剂量导致的CT影像学异常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3)。结论肝损伤照射后高剂量区CT可表现为低密度,可出现强化,特征为进行性或持续性强化。当TDF值≥90时,容易出现CT影像学异常。  相似文献   
87.
患者男 ,30岁。于 3个月前因“发热、右下腹痛” ,以“阑尾炎”收住外院 ,手术探查未见异常。 2个月前发现右腹股沟处索状包块 ,无痛 ,活动。于外院行CT检查见 :右精索部位实性肿块 ,直径约 2cm ,位于股动、静脉内侧 ,纵向长约 4cm ,至股骨头上缘平面消失 ,向上 1cm后沿精索又出现实性肿块 ,大小约 3cm× 2cm ,CT值约 2 6HU ;左侧精囊腺后上方与直肠左前方之间见约 2 .2cm× 1.9cm软组织密度影 ,其右侧可见面积约 4.5cm× 2 .0cm积液影 ;升结肠部位见界限不清之肿块 ,CT值 36HU ;右肾明显萎缩 ,考虑为升结肠癌…  相似文献   
88.
就肝脏肿瘤放射治疗后肝组织的病理及影像变化予以综述。病理表现以肝静脉阻塞为特征 ,具体分为 4期。影像方面 :核素扫描为示踪剂稀疏 ,B超为低回声 ,CT、MRI表现多样 ,可呈无变化、低密度 (信号 )以及强化表现 ,延迟期强化为其特征 ,这一点有助于与肝癌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9.
适形放疗后肝损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原发性肝癌适形放疗后的患者进行CT、MR平扫或增强扫描,以发现其特征,为与适形放疗后病灶未控或复发提供鉴别依据.方法 33例单发肝癌患者采用适形放疗,36~48 Gy/8~12次,隔日1次.1~3个月后开始CT、MRI复查.对TDF值≥90及<90时与CT影像学异常,关系进行四格表精确检验法统计学处理.结果 15例次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6例次;动脉期为低密度,门脉期或延迟期呈强化状态,2例次;早期至延迟期均强化,2例次.5例次MRI平扫T1加权呈低或等信号,4例次T2加权呈等信号,1例呈略高信号.5例增强扫描出现进行性强化.TDF值≥90与<90的放射剂量导致的CT影像学异常,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3).结论 照射后,高剂量照射区的肝脏CT可表现为低密度,MRI T1加权表现为低或等信号;可以出现强化,特征为进行性或持续性强化.当TDF值≥90时,容易出现CT影像学异常.  相似文献   
90.
食管癌是我国的多发肿瘤之一,特别是在晋、冀、豫三省沿太行山周围.发病因素主要是水的污染.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热疗、中医中药等.就诊时只有少量患者可以手术治疗,多数采用放射治疗,而放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局部未控或复发.热疗与放疗具有互补作用,对部分化疗药物具有增敏作用,理论上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了热疗在食管癌的应用研究.现将热疗在食管癌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