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正> 近年来国内外对锌(Zn)与生长发育的关系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Zn 营养水平低下与一系列生化紊乱有密切关系,缺锌可导致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异常,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目前已认识锌营养缺乏可用补充锌剂来治疗,硫酸锌等制剂已在临床试用,对纠正缺锌所造成的病变具有肯定疗效。但这些无机锌制剂,使用时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其吸收利用可能存在某些障碍。新近研制的富锌营养酵母,系通过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农民生活水平已有显著改善。为了了解当前农民的膳食摄入情况及一些营养缺乏病的患病情况,我们在上海县七宝乡进行了调查研究。 内容和方法 七宝镇农村共有11个村,4557户,总人口数17026人(1986年底统计数据)。以1986年人均收入将11个村分为4个经济层次,采取按比例分层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每个层次随机抽取60户,共抽得240户。  相似文献   
13.
以初断乳雄性SD大鼠进行为期7周的动态实验发现,肝铁浓度在核黄素缺乏组(RD组)呈下降趋势;自由摄食对照组(AL组)基本维持不变;而体重对照组(WM组)则明显上升。从2周末起,RD组的肝铁浓度即显著低于WM组。肝脾总贮铁及肝脾总贮铁以体重表示,RD组也低于AL及WM组。从5周末起,RD组的Hb浓度低于WM组,但三组的FEP浓度在各期均无差异。作者认为核黄素缺乏会降低大鼠肝、脾贮铁,同时影响Hb水平。该作用可认为系通过降低铁的吸收所致。  相似文献   
14.
15.
SY营养软件在营养咨询与食谱制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营养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营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定量评价某个体或群体的膳食营养状况并给予定量的膳食指导,这就要用到营养分析与食谱制订的软件。以往的营养软件多在DOS平台下开发,维护不易,功能尤其是食谱制订部分有限,这就使得营养软件的使?..  相似文献   
16.
实验采用三种代乳粉,即A方含全脂牛奶粉17.5%,B方与C方各含大豆30%与26%;A与B方均含蔗糖22%,C方不含蔗糖;其他成分为稻米粉,蛋黄粉(少量),豆油及其他成分,分别喂养一月龄雄性大鼠共4周。结果表明,C方促进大鼠生长效果最好,体重增重,FE、CE、及每克蛋白质增加体重克数均明显高于A方与B方,但B方与A方相似。大鼠体重恢复试验也以C方明显优于A方与B方。氮平衡、生物价三组间差异不显著。含蔗糖22%喂养大鼠4周,对大鼠血清渗透压未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关于碳水化物的问题,可能不太引起人们的注意。碳水化物的作用在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它可以简单的分成可消化的与不可消化的二类。后者在人体内不被消化,前者在体内最后变成糖,在世界各国之间,碳水化物中可消化部分的比例都相似。总的摄入量在350~450克之间,但种类却不尽相同,其差别有三:①西方国家膳食中淀粉占50%,蔗糖占35%,其它的为果糖等。发展中国家淀粉比例较高,蔗糖却较  相似文献   
18.
19.
核黄素缺乏对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棱黄素缺乏可能通过影响体内NADH-FMN氧化还原酶(铁蛋白还原酶)活力而参与铁代谢。同位素吸收试验证实核黄素缺乏会降低大鼠铁的吸收,由此可造成贮铁减少。与贫血关系现有报道不一,可能与缺乏期不同有关。Delana认为,枝黄素与铁同时缺乏,前者缺乏对机体铁状况有“节约作用”(Sparing effect)。核黄素+铁剂对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铁剂。目前工作主要为动物实验且不够深入,而人群工作尚未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20.
营养性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IDA)是全球性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好发于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各人群的贫血率均较高。自1983年以来,我们对营养性贫血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干预试验、铁资源开发以及维生素与贫血关系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将在上海县的工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