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医药卫生   4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摘要】目的 探讨助产士层级管理建立的方法,以满足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 方法 根据现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助产士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包括助产士层级管理的制定、准入要求、岗位职责的确立、审核标准和护理质控小组的建立,并采用科学的排班模式包括APN连续排班和弹性排班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每个月护理质量的检查,来评定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结果 层级管理模式满足了临床需求,解决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并最大力度地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安全和质量。结论 通过在护理管理中实行层级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实现,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2.
核酸原位杂交检测人淋巴结组织中的弓形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的淋巴结组织中的病原体检测。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弓形虫(RH株)特异DNA克隆片段,以地高辛随机引物法标记克隆的弓形虫DNA片段作为探针,与淋巴结组织切片中核酸原位杂交试验(ISH)检测病理标本中的弓形虫DNA。结果:32例何杰金淋巴瘤(HD)和41例非何杰金淋巴瘤(NHL)病理标本中各有一例阳性,47例慢性淋巴结炎(CL)病理标本中呈ISH阳性者2例,总阳性率为3.3%(4/120)。研究证明,所制备的探针能检测10pg的DNA,且特异性强。结论:核酸原位杂交为弓形虫病的病理标本中病原体检测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88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抗HCV与HBV-M,阳性率分别为14.77%和90.91%。用PCR法检测发现血清HCVRNA阳性12例(13.64%);11例血清HBVDNA阳性病人的肝癌组织中8例HBVDNA阳性;1例肝癌组织中同时检出HCVRNA与HBVDNA。结果表明,本组肝癌的发生主要与HBV感染有关,而与HCV感染也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4.
对我院550名人员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调查,总带菌率31.82%,院内和院外人员带菌率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对分出的25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按国际统一的标准分型噬菌体进行分型,总分型率达90.34%。通过分型查出院内一般性感染三起,流行性感染一起。其中196株作了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的治疗价值。方法60例重症AECOPD病人随机分成3组,均给予抗感染、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机械通气治疗,A组为对照组,标准的营养支持治疗;B组为谷氨酰胺组,在给以标准的等氮量、等热卡的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外加静脉补充谷氨酰胺(力肽,华瑞制药有限公司);C组为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所有病人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0天,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记录胰岛素用量(RI),每分钟通气量(MV),并比较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C组与A、B组相比:营养状况指标TRF、PA、RBP、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增加(P〈0.05);临床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r—hGH能促进重症AECOPD病人的蛋白合成,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带机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脑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SD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MP组,制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3、6、12、24 h.MP组于再灌注时腹腔注射MP 30 mg/kg.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神经细胞凋亡率. 结果 I/R组与Sham组相比,脑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caspase-3,HO-1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或P<0.01);MP组与I/R组相比,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1),caspase-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HO-1表达显著增加(P<0.01).细胞病理形态改变在24 h最严重,经MP处理后损伤明显减轻. 结论 MP可能通过诱导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细胞中HO-1的高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7.
张福仁  黄薇  陈树民  孙良丹  刘红  李毅  崔勇  颜潇潇  杨海涛  杨荣德  初同胜  张弛  张林  韩建文  于功奇  权晟  于永翔  张铮  史本青  张连华  程晖  王昌媛  林燕  郑厚峰  付希安  左先波  王强  龙恒  孙一萍  程义林  田洪青  周伏圣  刘华绪  陆闻生  何素敏  杜文莉  沈珉  金祺祎  王颖  Hui—Qi Low  Tantoso Erwin  NinghanYang  李金勇  赵欣  娇曰林  毛立国  殷刚  姜珍霞  王晓东  于京平  胡宗厚  巩翠华  柳玉强  刘瑞玉  王德民  魏东  刘金献  曹巍鲲  曹恒仲  李永平  阎维国  魏世玉  王奎军  Martin L Hibberd  杨森  张学军  刘建军 《中国麻风杂志》2010,(1):1-4
背景:由于麻风分枝杆菌宿主的局限性和难以在体外培养,限制了对麻风病的研究及其生物学方面的了解。宿主的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对麻风菌的易感性,也影响麻风病的病程。方法:采用IlluminaHuman 610-Quad BeadChips对706个麻风病例及1225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扫描的结果采用PUNK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可能阳性的93个SNPs位点在3254个麻风病例及5955名正常对照中验证,以确定麻风病的易感基因。同时我们在麻风病的不同临床型别中进行了异质性检验,以期发现与型别相关的易感基因。结果:(1)研究发现位于6个区域的15个SNPs达到了全基因关联研究水平(P〈1.0×10^-8),定位了6个麻风病的易感基因:HLA—DR,RIPK2,TNTSF15,CCDC122,C130RF31和NOD2。另外IBRK2基因对应SNP的P值为5.10×10^-5,提示该基因可能为麻风病的易感基因。(2)研究发现5个SNPs在多菌型麻风病中的遗传效力强于少菌型。结论:位于调节固有免疫NOD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基因的变异与麻风病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后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急诊ICU收治的38例重症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16例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100 U/kg微泵静脉注射24 h维持,疗程7 d。测定其入院第1天、第7天的P-选择素、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以及血气分析、有创通气时间和APACHEⅡ评分等。结果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DD、P-选择素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且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低分子肝素组较常规治疗组APACHEEⅡ评分改善(P<0.05),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兔脓毒症休克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联合静脉注入内毒素制备脓毒症休克模型。将5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造模组(B组,n=14),以1 ml.kg-1.min-1速率输注林格液进行液体复苏;多巴胺组(C组,n=14),以1 ml.kg-1.min-1速率输注林格液进行液体复苏,持续输注多巴胺3~15μg.kg-1.min-1;去甲肾上腺素组(D组,n=14),以1 ml.kg-1.min-1速率输注林格液进行液体复苏,持续输注去甲肾上腺素0.05~0.5μg.kg-1.min-1;对照组(A组,n=14),动物仅接受剖腹探查术。各组分为3、6 h两个时相点各7只,留取血标本后离心测定各时相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并留取肝脏标本作光镜检查。结果:B、C、D组血中ALT、TNF-α和IL-β值在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A组(P<0.05);C、D组血清ALT、TNF-α和IL-β值在3、6 h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3 h血清指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 h明显高于D组(P<0.05);形态学观察发现C、D组各时相点肝损伤明显轻于B组。结论:脓毒症休克时肝损伤严重,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均可以有效缓解脓毒症休克引起的肝损伤,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效果优于多巴胺。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超声心排量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 USCOM)与胸阻抗法(thoracic electrical bioimpedance,TEB)测定心功能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4~10月入院的39例重度心功能不全(临床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以上)患者,分别用USCOM与TEB检测患者心功能?结果:USCOM与TEB法测定的心功能指数: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分别为(3.85 ± 1.64)?(4.45 ± 1.65)L/min,心排指数(cardiac index, CI)分别为(2.44 ± 0.85)?(2.61 ± 0.76)L/(min·m2),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分别为(44.77 ± 20.98)?(51.72 ± 19.53)ml,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 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两法测得的CO?CI?SV值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 = 0.688?r = 0.797?r = 0.414,P均< 0.01)?结论:USCOM与TEB法测定的心功能指数CO?CI及SV无显著性差异,两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