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探讨扩展咽腔横径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3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在行常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后,将咽弓上缘向外上切开,充分外展咽弓,测量手术前后咽腔横径距离,与常规UPPP手术前后的咽腔扩展程度进行比较,并观察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砧果:手术后患者6个月有效率为81.12%,1年有效率为68.65%。改良UPPP手术后的咽腔较常规手术后咽腔增大1-2cm.结论:改良UPPP手术是扩展咽腔横径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面神经鞘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诊断面神经鞘瘤的方法、手术治疗该病的效果及修复面神经功能的途径。方法:入住本院的面神经鞘瘤患者11例,在确诊前全部误诊为他病,确诊后,对6例中耳乳突腔面神经鞘瘤患者行神经移植,其中5例应用耳大神经移植,1例行干热骨骼肌桥接;对2例中耳乳突腔-颅内面神经鞘瘤的患者,1例行舌下神经移植(舌下神经攀植入舌下神经),1例直接将舌下神经襻植入面神经远端;其余患者面瘫时间较长,已不能恢复面神经功能,仅1例行阔筋膜口轮匝肌悬吊术,其他放弃面神经功能的重建。结果:3例未行面神经功能重建的患者,遗留完全面瘫;6例中耳乳突腔面神经鞘瘤的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分别为(Brakmann House功能分级)功能2级3例、3级2例、未恢复1例;2例舌下神经以及攀支重建面神经的患者,功能2级1例、3级1例。结论:面神经鞘瘤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应进行系统检查排除误诊。术中为了完整切除肿瘤,可采用面神经改道吻合术、面神经移植等方法,在断端套用静脉血管给予保护,予以耳脑胶进行粘合。另外,干热骨骼肌的桥接在临床上应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庭神经及部分耳蜗神经切断术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8月至2003年3月采用乙状窦后进路内镜下前庭神经切断、部分耳蜗神经切断术治疗的9例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2~4年,对控制眩晕、耳鸣的疗效及保留听力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9例患者眩晕均完全控制,均出现高频区听力缺失(4000~8000Hz),低频区听力保存。耳鸣改善情况:5例消失,4例减轻,无加重病例。平衡代偿时间:9例术后均出现水平性眼震,持续7~10天,术后走路不稳的代偿时间是15~60天。并发症:1例术后5天发生迟发性面瘫,经药物治疗后40天恢复。结论该术式能有效地控制眩晕、缓解耳鸣,并能保留部分语频区听力,是治疗梅尼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SupraglotticlaryngectomywasfirstreportedbyAlousein1974andacceptedgradually.{'lAtventricularlevelincludingventricleband,vestibule,aryepiglotticfold,epiglottis,preepiglotticspaceandhyoidboneexcisionwascompleted.Itwasalsocalledhorizontalsupra-hemilaryng...  相似文献   
15.
例 1男 ,2 3岁。右耳间断流脓 15年 ,以乳突巨大胆脂瘤型中耳炎收入院。查体见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右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 ,鼓膜紧张部陈旧性大穿孔 ,乳突X线片示右侧乳突鼓窦区有 2cm× 2 .5cm密度减低区 ,诊断为乳突巨大胆脂瘤。 1991年5月在局麻下行乳突根治术 ,耳后切口进路 ,沿筛区凿开骨质约 1 5cm时见一暗灰色圆形囊状物 ,穿刺抽出暗红色鲜血 ,检查未见胆脂瘤 ,清理中耳腔肉芽组织 ,结束手术。例 2男 ,2 5岁。右耳持续流脓 2 0年 ,伴头痛 1月余 ,以胆脂瘤型中耳炎收入院。耳部检查见外耳道有奇臭的脓性分泌物 ,鼓膜充血 ,紧张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颈前径路舌根舌体手术加悬雍垂腭咽成型术治疗腭-咽平面、舌-咽平面阻塞所致的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方法为因腭-咽平面、舌-咽平面阻塞所致的6例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施行了经颈前径路的舌根舌体手术、经口径路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前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手术时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即入ICU病房监护12~48h.结果按照杭州会议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术后6及12个月的有效率均为100%,但痊愈、好转率有所变化,对舌的运动和感觉无影响.结论舌根舌体肥大所致的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如不能经口行舌根舌体手术,则应在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同时,可经颈前径路行舌根舌体手术,术前正压通气治疗,术后入ICU监护,观察血压、心脏情况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进路小脑桥脑角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116例乙状窦后进路小脑桥脑角手术的患者中,6例发生颅内感染,治疗措施包括:应用抗生素、腰穿放液引流、庆大霉素鞘内注射等。结果6例颅内感染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应严密预防小脑桥脑角手术的颅内感染,一旦发生则应根据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例1:男,34岁。因左耳反复流脓20年,加重半年,于1986年7月23日入院。早期曾诊断为中耳炎,反复发作伴听力下降,半年前又发作且伴耳周疼痛。查体:一般情况好,左外耳道有较多脓性分泌物,充满淡红色肉芽组织,触及不易出血,X 线片示乳突有透光区,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外耳道肉芽形成。7月28日行乳突根治术,见鼓窦明显扩大,内有肉芽组织,部分硬化,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鼻泪管前径路和后径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入路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径路及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10年8月,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腔鼻泪管前径路和鼻泪管后径路的多种方式切除上颌窦良性病变139例,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4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63例、上颌窦囊肿28例、出血坏死性息肉3例、骨瘤2例.所有病例术前行CT检查,可疑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同步行MRI检查.鼻泪管前方径路采取3种方式:梨状孔入路、泪前隐窝入路(包括解剖鼻泪管和不解剖鼻泪管2种方式)、梨状孔鼻泪管人路,共治疗97例;鼻泪管后方径路也采取3种方式:下鼻甲翻转、双蒂下鼻甲、单蒂下鼻甲,共治疗42例.观察患者术后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在鼻内镜下经鼻彻底清除病变,保护了鼻泪管,保留了下鼻甲,无一例发生鼻泪管损伤和下鼻甲坏死.术后鼻塞、头痛、闷胀不适、异味、牙疼和麻木感等症状逐步消失.9例感觉鼻腔干燥,经鼻腔冲洗等处理后1个月左右逐渐消失.随访6 ~79个月,骨瘤和出血坏死性息肉未见复发.所有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术中均可见窦腔黏膜明显水肿、增厚,术后3个月左右逐渐消失,无一例复发.2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术后10个月和18个月在上颌窦其他部位再发,但囊肿小且无临床症状未作处理.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有3例复发,1例术后17个月上颌窦口上方局限性肿物突出,病理示乳头状瘤复发,门诊予以清理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1例于术后15个月前筛处复发,行筛窦广泛切除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1例术后26个月上颌窦后外侧壁局部复发,二次行蒂在前方单蒂下鼻甲方式手术,术后1年再次复发,行鼻内镜下Denker手术,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征象.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上颌窦创面上皮、瘢痕覆盖,下鼻甲形态良好,下鼻道开窗者较术中明显瘢痕变小,且引流通畅无闭锁.结论鼻内镜下鼻泪管前、后径路上颌窦手术可以减小创伤,充分暴露窦腔视野,并为术后内镜复查和复发后的处理提供了视窗;保留下鼻甲避免了鼻腔外侧壁去除过多而导致的术后干燥、结痂、头痛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失败的原因及鼻内镜下再次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传统的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失败的15例(15眼)患者行鼻内镜下再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并且同时治疗鼻腔的疾病(鼻中隔弯曲、鼻息肉及鼻窦炎),并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结果 15例(15眼)患者,治愈10例(10眼),好转5例(5眼),原吻合术腔泪囊黏膜黏连、骨窗过小为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为外切口鼻腔泪囊吻合术失败的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术腔置丝裂霉素C可提高鼻腔泪囊吻合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