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医药卫生   78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过表达环状RNA circTCF25对膀胱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明确环状RNA cir-cTCF25是否与膀胱癌相关.方法 取于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保存的未经放化疗治疗且经临床确诊的20例膀胱癌患者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培养膀胱癌细胞株T24.分析miR-128、VEGF-C在膀胱癌组织及...  相似文献   
762.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治疗Ⅰ型和部分Ⅱ型糖尿病常规应用胰岛素注射.然而这种治疗方法既不能精确的控制血糖水平,也不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在Ⅰ型糖尿病中,胰岛中B胰岛素分泌细胞被自身免疫攻击选择性毁坏.因为糖尿病是由单细胞性细胞损失引起的,适合于细胞替代治疗.胰岛移植技术的进步已证实I型糖尿病患者可采用胰岛移植治疗但是供体有限已经限制该治疗的广泛适应症,使我们需要研究新的移植替代组织.近期实验研究显示分别有三种不同来源的组织表现出治疗潜能一从其他物种进行异种移植,组织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其中从其他物种进行异种移植是最适合临床应用的方法,但仍然存在着应用障碍.胰岛素表达细胞曾经被从各种不同物种干细胞中分离出来,但胚胎干细胞在人体应用时显示出明显优势,并能提供大量移植治疗所需的细胞.[1]这篇综述就是针对目前关于发育生物学的进展,扩展了我们对于胰岛细胞分化,转移的认识.讨论了B细胞替代疗法的前景.  相似文献   
763.
胸腰段是脊柱损伤的好发部位,约占脊柱骨折的2/3-3/4,而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多由高能量暴力引起,由于其累及脊柱的二、三柱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椎管狭窄和脊髓神经损伤,多为不稳定性骨折,其后果严重,轻者丧失劳动能力,重者丧失日常生活能力,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负担。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6月,我们对25例行前路或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4.
目的:探讨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妇科住院接受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的36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使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评分系统评价盆底脱垂程度情况;同时应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7(PFIQ-7)评价生活质量及问卷-20(PFDI-20)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应用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评价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36例患者中治愈率为91.67%(33/36);术后随访1年时POP-Q各点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FIQ-7评分及PFDI-20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时PISQ-12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治疗POP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65.
目的 旨在讨论不同子宫动脉阻断法(UAB)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行LM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电凝组与止血带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LM进行治疗。电凝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双极电凝进行阻断,止血带组采用止血带阻断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时患者性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性功能[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的变化。结果 电凝组手术时间与止血带组相比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电凝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E2水平降低,FSH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止血带组术后3个月时E2、FSH水平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凝组E2水平低于同一时间止血带组,FSH水平高于同一时间止血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FSFI各项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提高,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766.
目的 分析宁波市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ART)医疗保险(医保)药物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截至2023年2月宁波市所有在治HIV感染者与ART相关历史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感染者ART医保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使用R 4.2.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有ART记录的HIV感染者6 433例,其中在治HIV感染者5 783例。在治HIV感染者中,医保药物使用比例为24.8%(1 435/5 783,95%CI:23.7%~25.9%)。ART医保药物使用比例最低的两个区(县)为北仑区(8.7%,43/497)和奉化区(5.7%,14/247)。在治HIV感染者中,ART医保或自费药物组最近1年病毒载量检测≥1次的比例(84.9%,1 352/1 593)显著低于免费药物组(91.4%,3 829/4 190)(χ2=52.50,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RT医保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低(初中及以下:aOR=0.24,95%CI:0.17~0.34),农民或工人(农民:aOR=0.60,95%CI:0.39~0.91;工人:aOR=0.42,95%CI:0.27~0.64),月均收入较低(<3 000元:aOR=0.29,95%CI:0.18~0.45),确诊与ART间隔时间较长(≥21 d:aOR=0.47,95%CI:0.30~0.74)。结论 宁波市HIV感染者ART医保药物使用比例的地区差异较明显,应尽快完善HIV感染者随访管理方案,提高HIV感染者随访依从性,调动各区(县)推广ART医保药物积极性。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者和延迟治疗者的ART医保药物的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767.
768.
目的 采用平行人工膜渗透性分析法(PAMPA)研究微晶纤维素的用量、来源、型号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为巴洛沙星片处方中微晶纤维素的筛选及不同来源微晶纤维素的替代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μFLUXTM型药物渗透性测定系统,前30 min以胃模拟液(pH 1.6)为介质,而后介质转换成肠模拟液(pH 6.5),测定巴洛沙星在不同来源、型号、用量的微晶纤维素中的渗透性。通过对渗透性差异的比较,考察微晶纤维素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结果 随微晶纤维素(PH101型和PH102型)用量增加,巴洛沙星渗透性降低;不同型号的微晶纤维素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略有差异;同型号的进口微晶纤维素与国产品对巴洛沙星渗透性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微晶纤维素的用量和型号影响巴洛沙星的渗透性。在巴洛沙星片中,渗透性可作为重要指针,为选择不同来源的微晶纤维素进行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769.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T-follicular helper cell lymphoma, angioimmunoblastic-type, nTFHL-AI)继发/合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22年10月经病理确诊为nTFHL-AI后继发或合并DLBCL病例, 应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EB病毒编码RNA(EBER)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并收集临床随访资料。结果 (1)收集到3例nTFHL-AI继发DLBCL和3例nTFHL-AI合并DLBCL共6例, 男性4例, 女性2例, 年龄范围40~74岁, 中位年龄57岁。病变部位均位于淋巴结。其中4例可见骨髓累及(4/6), Ann Arbor分期均为Ⅲ/Ⅳ期(6/6)。(2)6例nTFHL-AI(其中3例为复合型淋巴瘤中的nTFHL-AI区域)均表现为典型nTFHL-AI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点;6例DLBC...  相似文献   
770.
目的:基于乳腺X线摄影钙化的形态及分布,探讨可能预测乳腺病灶浸润性的钙化特征。方法:回顾并分析乳腺X线摄影检出可疑钙化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女性患者267例,患者平均年龄(48.1±9.7)岁。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浸润性癌及导管原位癌微浸润定义为浸润性病灶,将导管原位癌及各种良性病灶定义为非浸润性病灶。探讨可能预测病灶浸润性的钙化形态及分布状态: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评估模型预测能力;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模型整体拟合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伴点状/圆形钙化的可疑钙化及无定形钙化对乳腺非浸润性病灶具有预测价值(χ2=10.567,P=0.001;χ2=31.153,P<0.001);而细线样或细分枝状钙化及段样分布的可疑钙化对乳腺浸润性病灶具有预测价值(χ2=36.2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