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了解输血前患者的HBsAg、抗-HCV、抗-HIV的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间在我院住院的需输血治疗的患者2403例采用ELISA分别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结果2403例查出HBsAg阳性84例,占3.5%,抗-HCV阳性18例,占0.75%,仅1例抗-HIV检测结果阳性,其中21~60岁的查出HBsAg阳性较高,70例,占4.8%。结论输血前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检测对了解HBV、HCV、HIV的感染状况,减少医疗纠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特异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犬胰腺及肺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0只健康雄性杂种犬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ANP组(8只)及特异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商品名:丹奥)治疗组(治疗组,8只)。采用胰管内逆行注射5%牛黄胆酸钠及胰蛋白酶混合液的方法制备ANP模型,治疗组于制模成功后2h起静脉输注2mg/kg体质量的丹奥,每天2次,连用7d。术后动态监测各组血清钙、超敏C反应蛋白(HCRP)、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水平。7d后处死动物,取胰腺及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评分。结果对照组胰腺及肺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ANP组胰腺及肺损伤严重;治疗组胰腺及肺组织损伤较ANP组减轻。对照组、ANP组、治疗组的胰腺病理评分分别为(1.25±0.96)、(7.00±2.39)、(4.63±1.19)分;肺组织病理评分分别为(0.75±0.50)、(7.13±1.55)、(4.88±0.83)分,ANP组、治疗组的胰腺、肺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评分又较ANP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对照组术后1d的血清钙、HCRP、TXB2、keto—PGFla水平及TXB2/keto—PGFla比值分别为(2.45±0.07)mmol/L、(30.36±4.29)mg/L、(345.8±46.8)pg/ml、(187.8±18.6)pg/ml、1.85±0.16;ANP组为(2.21±0.08)mmol/L、(72.04±10.22)mg/L、(1227.3±118.2)pg/ml、(368.8±64.4)pg/ml、3.33±0.19;治疗组为(2.32±0.08)mmol/L、(66.51±4,28)mg/L、(1179.5±116.3)pg/ml、(371.8±65.2)pg/ml、3.17±0.18。ANP组与治疗组术后血清钙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其他指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治疗组血清钙水平显著高于ANP组,血HCRP水平显著低于A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应用特异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治疗后ANP犬的胰腺及肺脏损伤程度减轻,其机制与阻断TXA2合成,纠正TXA2/PGI2的比例失衡,改善胰腺及肺组织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53.
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黏滞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复杂 ,最终结果则影响血流改变 ,血流减慢易发生血细胞的聚集 ,造成小血凝块的形成 ,形成血管栓塞 ,是心、脑、血管疾患的高危因素。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的改变 ,高动物脂肪和高热量的食物增加 ,高脂血症患者增多 ,为了解血液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水平升高 ,对血液黏滞度的影响 ,本文对 15 6例TC升高、46 8例TG升高和 149例TC、TG同时升高与 5 86例TC、TG均正常者进行对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①高TC组 15 6例 ,TC >5 .17mmo…  相似文献   
54.
病毒性肝炎患者补体抑制免疫沉淀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抗原,与相应抗体抗-PO混合后,加入血清,通过孵育、离心,取上清液加入邻苯二胺,以光电比色法对11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补体抑制免疫沉淀作用(IIPC)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OD值0.507±0.069)相比,急性肝炎IIPC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重症肝炎IIPC均显著降低(P<0.001);肝硬化IIPC下降亦较明显(P<0.05)。上述各种肝脏病患者IIPC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32%、52%、71%、72%、28%。表明各种肝脏疾病IIPC均有所降低,并与其严重程度有关。因此认为IIPC的降低在肝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5.
新生儿自发胃肠穿孔20例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胃穿孔虽然发病率较低 ,但起病急 ,发展快 ,死亡率高达 4 0 %~ 80 %。我院自 1985~ 2 0 0 0年共收治新生儿胃肠穿孔 2 0例 ,存活 8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4例 ,女 6例。入院日龄 1~ 9d ,平均 5d。早产儿 13例 ,足月产 7例 ,体重 3kg以上 2例 ,2kg~2 5kg 12例 ,体重 <2kg有 5例 ,出生时缺氧史 15例。剖腹产 5例。入院时合并肺炎 12例 ,合并心衰 6例 ,硬肿症 5例 ,休克 7例。1·2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 :腹胀拒奶为主 2 0例 ,呕吐18例 ,其中呕吐物呈咖啡色 14例 ,吐乳汁 6例、高度腹胀1…  相似文献   
56.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子女乙型肝炎感染状况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HB_sAg携带和抗-HBs阳转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的435名2~17岁子女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 435名子女HBsAg平均携带率为1.38%,抗-HBs阳转率为61.15%,无应答者为37.47%。结论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抗-HBs阳转率;对接种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应采取有效手段以提高对乙肝病毒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联合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对食管癌(E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135例EC患者为EC组,同期在院健康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对照组及EC组术前、术后2周及随访中发生复发转移后血清中D-D、CA19-9、SCC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的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比较D-D、CA19-9、SCC及三者联合检测对EC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前EC组血清D-D、CA19-9、SC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Ⅰ~Ⅱ期比较,Ⅲ期、Ⅳ期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Ⅲ期比较,Ⅳ期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术后比较,复发转移后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明显上升(P0.05);复发转移后EC患者血清D-D、CA19-9、SCC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D-D、CA19-9、SCC三者联合检测对EC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独检测D-D、CA19-9、SCC(P0.05)。结论 D-二聚体联合CA19-9、SCC检测可弥补单项指标对EC敏感性弱的缺点,为EC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患者补体对免疫沉淀抑制作用(IIPC)在丙型肝炎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PO)作为抗原,通过比色法对1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IPC进行了研究,并同时对补体成分C3、C4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者比较,丙型肝炎所致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IIPC均降低(P〈0.01,0.05),而与急性肝炎组、病毒携带者无差别(P〉0.05),急性肝炎组、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IIPC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39.0%、65.2%、51.0%、34.8%、73.3%。结论 丙型肝炎所致的不同肝病中IIPC均有所降低,并与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9.
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性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对36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人,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骨性关节炎患的血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异常(P<0.01),经治疗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在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P<0.01,0.05)。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流流变学指标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作为骨性关节患者治疗效果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不同的抗凝剂对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集 2 2人的血液分别加入EDTA K2 、EDTA Na2 、肝素钠、枸橼酸钠 4种抗凝剂试管中 ,用CELL DYN170 0血液分析仪计数 ,所得 4组检测数据 ,EDTA K2 组作为对照组与另 3组进行对照分析 ;另取 1人份的血液分别经 4种抗凝剂抗凝后 ,在 0h、0 .5h、1h、2h、4h、8h、2 4h分别计数 ,比较其结果。结果 EDTA K2 、EDTA Na2 、抗凝的血液 2 4h内计数结果基本无变化 ;肝素钠抗凝的血液WBC、LYM明显增高 ,PLT明显降低 (P <0 .0 1) ;枸橼酸钠抗凝的血液LYM增高 ,PLT、RBC、HGB降低 (P <0 .0 1)。结论 用血液分析仪计数所用血液的抗凝剂最好用EDTA K2 ,也可用EDTA Na2 代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