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研究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的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6年12月我们对3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技术,选取基底节区作为靶点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全部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的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患者均取得一定疗效,无手术并发症.3例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一定的提高,其中1例1年后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结果显示大脑皮质代谢明显提高.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可作为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双探头带符合线路SPECT仪^18F-脱氧葡萄糖(FDG)显像和^99m 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显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病灶的探测效果。方法各种恶性肿瘤患者37例,分别行^18F—FDG胸腹部显像和^99m Tc—MDP全身骨显像。比较脊柱、肋骨和骨盆等部位骨骼的病变情况。结果^18F-FDG显像和^99mTc—MDP显像共发现骨骼病灶130处,其中^18F—FDG显像共发现121处(93.1%),^99mTc—MDP显像共发现120处(92.3%),两者共同发现114处(87.7%);仅^18F—FDG显像发现而^99mTc—MDP显像未发现有11处,仅^99mTc—MDP显像发现而^18F—FDG显像未发现有10处。37例患者中,两种方法共检出有骨转移者24例,其中^18F—FDG显像发现23例,^99mTc—MDP显像发现2z例,^18F-FDG显像和^99mTc—MDP显像完全相符有15例,不符有9例。^18F—FDG显像发现有远处转移者32例。结论^18F—FDG双探头符合显像与^99mTc-MDP显像在探测恶性肿瘤骨转移病灶上具有相同的敏感性,但两者在某些病灶的探查上具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4例顽固性癫痫患者采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并对其中4例进行了手术前后的神经心理学检查.主要包括瑞文智力、心算、图形配对、划清、记忆广度、指叩试验等。结果:随访3~28个月,发作完全消失12例,减少75%以上7例,减少50%~75%者3例,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为22/24,显效19/24。神经心理学检查表明手术前后智力、记忆力无明显差异。结论:深部脑电记录电极引导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顽固性癫痫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影响智力与记忆力。术中应用深部脑电记录电极、采用合理手术八路以及多靶点治疗是提高手术疗效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早发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早发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复习国内外文献对早发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发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肌张力障碍叠加综合征,在肌张力障碍的同时伴有帕金森病症状,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能够部分缓解患者的症状。结论早发性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可选择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5.
目的总结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SC)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选择、显微外科切除技术要点,评价手术治疗BSCH的疗效。方法对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1月-2011年4月行显微手术切除的41例BS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例,女18例,年龄8~62岁。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头晕,脑神经功能障碍、肢体麻木、肌力减退等长束征以及共济失调等。根据病灶所在部位,遵循"最短距离"的原则选择手术入路,术中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结果 41例患者中35例获BSC全切除,6例巨大病变有少部分残留。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7例神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14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或原有神经障碍加重,其中2例呼吸功能受影响,人工辅助呼吸1周后恢复自主呼吸。平均随访38个月,有神经功能缺失的患者多数得到恢复,1例残余肿瘤再次出血,其余患者未见复发。结论根据病变部位和病灶突向的方式,选择个体化的手术入路,遵循"最短距离"原则,手术切除BSC能获得良好的预后,术中导航和脑干电生理学监测有助于减少手术损伤及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MRI检查非强化脑内病变立体定向活检诊断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92例非强化脑内病变的患者行MRI引导的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总结其临床表现、病变特点、病理诊断及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活检诊断率的因素。结果 77例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活检诊断率为83.7%,并发症发生率为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浅部(皮层)病灶活检诊断率显著低于深部(非皮层)病灶(优势比(OR)为3.937;95%可信区间为1.224~12.662;P0.05),其他因素与活检诊断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有助于明确脑内非强化病变的病理性质。病灶深度对活检诊断率有显著影响,皮层病灶诊断率较低。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估脊髓肿瘤患者神经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脊髓肿瘤患者和2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脊髓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 DTI 扫描,分析各向异性分数(FA 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纤维束比值(FTR)的组间差异,及其与 McCormik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2组病灶层的 FA 值(t =-5.587,P =0.000)、ADC 值(t =7.232, P =0.000)有显著差异;病灶上层的 FA 值(t=-0.438,P =0.666)、ADC 值(t =0.303,P =0.765)无显著差异;病灶下层的 FA 值(t=-1.777,P =0.090)无显著差异,ADC 值(t=2.113,P =0.047)有显著差异;2组的 FTR 值(t =-7.902,P =0.000)有显著差异。髓外肿瘤与髓内肿瘤的 FA 值、ADC 值和 FTR 值均有显著差异(P <0.05)。脊髓肿瘤组病灶层 FA 值、ADC 值、FTR 值与McCormik 分级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结论DTI 能够直观地反映脊髓肿瘤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和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58.
眼睑带状疱疹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但有时治起来比较棘手。容易有各种并发症以至失明。它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病,潜在约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在神经元中再激活所致的一种疱疹性疾病,因有许多并发症,所以不能单单从皮肤科角度去考虑,也要从眼科方面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6-羟基多巴脑内注射建立稳定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 将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入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和中脑被盖腹侧区,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和中脑黑质区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注药后2周,动物经阿扑吗啡诱导即出现向健侧的旋转行为,注射效果稳定.在长达3个月的观察中,动物的旋转行为稳定,无明显的差异.形态学显示,毁损侧的黑质致密部和中脑被盖腰侧区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通过6-羟基多巴脑内注射的方法可以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60.
第五代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第五代立体定向机器人系统(CAS-BH5)的临床手术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应用CAS-BH5实施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远程遥操作手术10例。术后随访10 ̄14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定位精度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成功完成无框架定位脑手术40例,定位操作均一次性完成,定位精度为(1.05±0.13)mm,手术有效率95%,无相关手术并发症。结论CAS-BH5设计结构合理,操作集成实用性强,定位精确且操作方便。无框架立体定向遥操作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