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背景:人外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能特异性地向损伤部位迁移,参与多种组织的损伤修复,然而其定向迁移的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不同个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10代,检测细胞衰老状态。RT-PCR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XCR4受体表达情况;体外迁移体系(Transwell)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长期增殖后生长逐渐缓慢,在第6,7代衰老细胞增多,其CXCR4受体表达减少。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趋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关键词:趋化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衰老;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受体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1.013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构建 MC1 4 8腺病毒重组体。方法 从传染性软疣病毒基因组中克隆 MC1 4 8基因 ,产物测序后将之插入柯斯质粒 ,然后与 DNA- TPC共转染进 2 93细胞 ,同源重组构建腺病毒重组体。浓度梯度法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 Ad- MC1 4 8腺病毒重组体 ,经测定滴度达 3.5 6× 1 0 9(pfu/ml)。结论 本方法建立为研究 MC1 4 8基因转染对趋化因子的拮抗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7个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7个患者的ABCD1基因编码区,分4个片段进行扩增并对PCR产物直接测序。应用PCR-限制性酶切或DNA测序等方法分析相应的基因组DNA,进一步确证ABCD1的突变位点。结果:在7名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的ABCD1基因上,存在6个不同的碱基置换(709C〉A、807G〉A、1161C〉T、2065C〉T、2113T〉C和2235C〉T)、1个碱基缺失(1801delAG)和1个碱基插入(1126insGCCATCG),分别造成5个错义突变(A141T、R259W、P560L、L576P和R617C)、2个移码突变(fs I246和fs E471)和1个无义突变(S108X)。结论:在中国人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中发现4个新的ABCD1基因突变。即S108X、fs I246、R259W和L576P突变。不同家系具有不同的突变位点,且突变类型和表型之间无特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4.
儿童进行性脊髓肌肉萎缩症,简称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以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变性为病理特征,临床上以近端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根据SMA发病年龄和病程的不同将其分为三型:Ⅰ型、Ⅱ型和Ⅲ型。该病的致病基因称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即SMN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它在染色体5q区域内存在2个同源拷贝,即位于端粒端的SMN1和位于着丝粒端的SMN2,两者在编码区内仅存在1个碱基的差异,即位于第7外显子上的840位碱基在SMN1为C,  相似文献   
65.
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在脊肌萎缩症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进行性脊髓肌肉萎缩症,简称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是一种以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变性为病理特征,临床上以近端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根据SMA发病年龄和病程的不同将其分为3型:Ⅰ型、Ⅱ型和Ⅲ型。该病的致病基因称运动神经元生存基因,即SMN基因(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它在染色体5q区域内存在2个同源拷贝,即位于端粒端的SMN1和位于着丝粒端的SMN2,两者在编码区内仅存在1个碱基的差异,即位于第7外显子上的840位碱基在SMN1为C,在SMN2为T,但SMN1和SMN2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5名生育过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患儿的妇女当前所怀胎儿进行产前诊断。方法超声监视下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离心后直接从沉渣中提取胎儿基因组DNA。采用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检测法排除母体基因组DNA污染。常规PCR扩增胎儿SMN基因第7外显子。PCR产物经DraⅠ酶切后,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位点特异性PCR扩增SMN1和SMN2的第7外显子。结果比较各胎儿与父母的1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未见羊水DNA受母体DNA污染迹象。常规PCR中,胎儿A、C、D的PCR产物(189bp)仅有部分可被DraⅠ切割,而胎儿B、E的PCR产物全部被DraⅠ切割。在位点特异性PCR中,胎儿A、C、D既有SMN1、也有SMN2的第7外显子扩增产物,而胎儿B、E只有SMN2的第7外显子扩增。结论胎儿A、C、D未见SMN1纯合性缺失,出生后患SMA的风险极小;胎儿B、E为SMN1纯合性缺失,出生后患SMA的风险极大。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诊治的9例腹茧症病人的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4例术前CT检查明确诊断腹茧症,余5例经剖腹探查确诊。1例接受非手术治疗好转,8例手术治疗。术中发现部分或全部小肠或伴有部分结肠包裹在纤维茧状膜中。手术方式为腹茧切除,肠粘连松解。术后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4例术后并发早期肠梗阻。8例生存病人中,1例失访,7例随访6个月至10年,其中1例慢性腹痛,2例肠梗阻,1例腹胀,3例情况良好。结论:腹茧症的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腹部增强CT伴或不伴二维图像重建检查的特征性图像是术前诊断的关键。手术治疗是首选,总体预后满意。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估右侧结肠癌根治术中常规根部切断结肠中血管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981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在我院行右侧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308例按手术的不同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103例,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常规根部切断结肠中血管,清除结肠中血管周围组织;B组(205例,1981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仅切断结肠中血管右侧支;对两组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和B组手术死亡均为1.0%,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2.9%和2.4%,腹腔淋巴瘘发生率分别为8.7%和5.9%,胃潴留发生率分别为9.7%和5.9%,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9%和3.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4例(82.5%)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A组1、3年复发率分别为1.9%和13.6%,B组则分别为19.0%和2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A组为(78.3±3.4)%;B组为(64.8±2.8)%;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结肠癌根治术中,常规根部切断结肠中血管,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可明显减少术后1、3年复发率,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69.
肾移植联合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肾病七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新型成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和无激素免疫抑制方案.观察.肾移植联合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肾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全氟化碳液与威斯康星大学器官保存液双层冷藏胰腺,Liberase酶消化,COBE 2991型专用胰岛细胞分离机分离及连续密度梯度纯化,获取高纯度与高活性的胰岛细胞.常规方法行尸体肾移植,次El采用外科方法将短期培养的胰岛细胞经门静脉移植到肝脏内,采用无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术后定期监测血糖与胰岛素用量、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肝肾功能.结果 23个胰腺均成功分离胰岛细胞,平均数量30万胰岛当量(IEQ)、纯度92%、活率95%、刺激指数3.16,病原学结果均阴性.7例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行胰岛细胞移植12次(移植1次3例、2次3例、3次1例).每次移植胰岛数量平均为11 820 IEQ/kg.采用阿来佐单抗诱导、西罗莫司和小剂量他克莫司、无激素免疫抑制治疗.随访1.5~3.0年,4例完全撤除胰岛素,3例胰岛素用量较术前减少>70%.术后血糖稳定维持在正常水平,C肽均>0.166nmol/L,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肝肾功能正常.结论 新型成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方法可靠,胰岛细胞联合肾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