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体外研究利拉鲁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并在体内进一步观察IPCs移植对1型糖尿病(T1DM)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体外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差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BM-MSCs,进一步分为未诱导组、高糖+尼克酰胺诱导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诱导组和利拉鲁肽诱导组;(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双硫腙染色鉴定诱导后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巢蛋白(Nestin)、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葡萄糖激酶(GK)、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基因,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蛋白;(3)将180 ~ 220 g的30只雄性SD大鼠以60 mg/kg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T1DM模型,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T1DM组,n=8)、未诱导的BM-MSCs移植组(BM-MSCs组,n=9)和经利拉鲁肽诱导的BM-MSCs移植组(LIRA+ BM-MSCs组,n=9),给予相应干预8周,待血糖基本稳定后,选取4只正常、同龄、雄性SD大鼠作为对照,行腹腔注射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进一步观察移植后细胞对高糖刺激的反应性.结果 (1)利拉鲁肽诱导后BM-MSCs形态逐渐变圆,呈明显的聚集性生长状态,双硫腙染色为阳性;与高糖+尼克酰胺诱导组比较,利拉鲁肽诱导组细胞Nestin mRNA表达下调(0.003 8±0.000 4比0.007 5±0.003 0,P<0.05),胰岛素(0.000 20±0.000 03比0.000 08±0.000 02)和胰高血糖素(0.001 1±0.0004比0.000 7±0.000 1)等mRNA表达上调(F=7.26、10.06、4.92,均P<0.05),PDX-1、Glut-2、GK mRNA表达亦上调;利拉鲁肽诱导组和GLP-1诱导组细胞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蛋白表达均呈阳性.(2)体内实验示,与T1DM组比较,LIRA+ BM-MSCs组和BM-MSCs组大鼠8周末血糖均明显降低[分别为(28.0±1.2)、(8.9±1.1)、(14.5±0.9)mmol/L,F=719.61,均P<0.05];IPGTT提示移植IPCs后的大鼠血糖在30 min时升至峰值,150 min时降至空腹水平,血糖变化曲线与正常组类似.结论 体外利拉鲁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BM-MSCs分化成为IPCs,且移植后的IPCs能够在体内进一步发挥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2.
健康学龄前儿童口咽部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健康学龄前儿童口咽部流感嗜血杆菌 (Hi)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选择福州市两所幼儿园日托儿童 6 0 3例 ,在每个季度的第 1个月咽拭子取材 ,在改良哥伦比亚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进行Hi分离培养 ,对 2 0 5 3份标本中分离到的 4 0 3株Hi分离株进行K B法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及 β 内酰胺酶测定。结果 Hi分离株对青霉素类、头孢拉定、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有较高的耐药率 ;对含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新型青霉素类、第 2代头孢菌素、第 3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及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多重耐药菌占 31 0 %。Hi分离株 β 内酰胺酶产酶率 32 8% ,多重耐药菌产酶率 91 2 %。 结论 治疗儿童Hi感染的一线药物 ,可推荐使用含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新型青霉素类 ,第 2、3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3.
精子特异性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C4。LDH-C4)特异地存在于哺乳动物发育成熟的睾丸和精子细胞中,具有和其它同工酶不同的独特理化性质,与精子的生成、代谢、获能和受精有密切关系,为精子能量代谢的一个关键酶,其抗生育效果在多种哺乳动物,包括灵长类已得到证实。鉴于在分布上的特异性,LDH—C4一直被当作避孕疫苗的候选对象而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研究LDH—C4的功能,制备针对LDH—C4的特异性抗体,我们构建了人精子特异性乳酸脱氢酶C(HLDH-C4)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和鉴定。  相似文献   
4.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X-ALD)是一种主要侵犯大脑、肾上腺等器官的遗传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老年患感染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状况、原因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对MRS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ATB细菌鉴定仪和系统检测盒对近年本院临床老年患各种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老年组MRS的检出率为80.7%,明显高于对照组,较多MRS菌株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结论 老年患MRS的感染率及耐药率高,与患自身和医院内感染两种因素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分子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X-ALD)是过氧化物酶体病的一种,由ABCD1基因突变所致,该疾病基因定位于Xq28,其成熟mRNA长约3700bp,编码1个含74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称为ABCD1蛋白。自ALD的致病基因被定位克隆以来,至今国际上已报告了900余种ABCD1基因突变(www.X-aid.n1),其中错义突变占60%。笔者于2006年7月至11月分别对6个X-ALD家系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人精子特异性乳酸脱氢酶(hLDH-CA)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将重组hLDH-CA应用于抗精子抗体(ASA)的检测.方法 以人睾丸TripIEx cDNA文库为模板,PCR扩增hLDH-CA编码序列.PCR产物经Hind Ⅲ-Xho I酶切后,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在E.coli BL21(DE3)中诱导His-Tag融合的重组蛋白表达.用免疫印迹、酶活性测定等方法鉴定表达产物.以纯化的重组hLDH-CA为基质,建立检测ASA的ELISA方法.结果 构建了hLDH-C4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LDHC.在IPTG的诱导下,重组菌可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35 000的产物,与预期大小相符.免疫印迹显示,重组蛋白可被抗His-Tag单克隆抗体和兔抗人LDH-C4抗体识别.重组菌在IPTG诱导后,其裂菌液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是诱导前的11.2倍.用基于hLDH-C4抗原的间接ELISA法,在一组不育症患者中检测血清抗hLDH-CA抗体,阳性率达30.51%.结论 成功地克隆了hLDH-C4编码序列,并在E.coli BL21(DE3)中获得高效的表达,重组hLDH-C4在ASA检测中得到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分子诊断中排除假基因干扰的新方法。方法:应用长链RT-PCR技术扩增3个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患者的ABCD1基因编码区全长,再分4个片段进行二次PCR,并对PCR产物直接测序;应用巢式PCR对ABCD1基因相应区域进行扩增,其中第一轮PCR产物覆盖ABCD1基因从外显子6至3′非编码区的一个大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患者的基因组DNA,进一步确证其ABCD1基因突变。结果:在3个XALD患者的ABCD1基因上,存在3个不同的碱基改变(2235C>T,2065C>T和2190A>T),分别造成2个错义突变(R617C和P560L)和1个无义突变(K602X)。结论:应用巢式PCR能快速、有效地排除X-ALD分子诊断中ABCD1假基因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蒋少敏  黄梁 《中国医刊》2014,(10):65-66
目的:调查分析外科围术期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的现状,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对200例普通外科住院手术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200例手术患者中,抗生素预防性用药200例(100%),术前1天用药0例(0%),术前1-24小时用药38例(19.0%),术前1小时内用药86例(43.0%),术后用药76例(38.0%);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第1代头孢菌素、第2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青霉素类、氟喹诺类、林可霉素类。结论本院普通外科围术期患者预防用抗生素存在不规范现象,医院必须加强围术期抗生素应用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以普外科为基础的初期一体化急诊创伤外科运作模式在诊疗相关患者方面的效用和所收治患者的主要特点,并与以往分科共诊模式进行比较。方法:采集急诊创伤外科成立之前和之后各2年半收治入院的155名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对其伤情特点、收治效率、转归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收入院患者中以男性患者为主,平均年龄47.92岁,交通事故伤为致创首因,腹部、颅面部、前胸部为易伤部位。就诊和入院的高峰时间分布为8点至24点及12点至20点。创伤组手术患者入院前滞留时间(t=2.115,P〈O.05)、入院至手术时间(t=2.381,P〈O.05)、投诉纠纷事件(x^2=7.232,P〈O.01)均短于或少于传统组。结论:以普外科为基础的初期一体化急诊创伤外科运作模式能够缩短患者入院或至急诊手术时间,提高伤员救治的及时性和连贯性,有利于减轻目前三级医院普遍较为严重的急诊患者的滞留问题及降低医疗投诉纠纷等隐患。可能对改善患者预后及缩短住院时间有所帮助,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